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4-04-25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幸福感逐渐成为居民追求的目标。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微观数据,共2104份有效样本,采用线性概率模型(LPM)、Logit模型以及Probit模型,三种不同的统计学方法,研究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不同模型的估计结果中,变量公共服务满意度、政府工作认同度、家庭收入水平、家庭孩子的数量、住房面积、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性别、政治面貌均显著的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变量户籍仅在使用线性概率模型时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并且,Logit模型与Probit模型的平均边际效应与线性概率模型的系数相近。

关键字:幸福感;线性概率模型;Logit模型;Probit模型

1.基本数据介绍

本文基于CGSS2013数据,2104份有效样本数据,立足于微观个体的角度,在研究中,构建了新的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公共服务满意度、政府工作认同度、环境问题严重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家庭孩子的数量、宗教信仰、住房面积、通常住在一起的人数、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性别、政治面貌、户籍、民族。同时,通过将Logit与Probit模型的平均边际效应与线性概率模型的系数进行比较,对比三种研究方法的估计结果。

考虑到本研究的重点为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因此,在CGSS2013的全部样本中,删除相关变量数据缺失以及无效的样本,最终得到2104个有效样本。

2.变量介绍

(1)被解释变量:由于本研究采用的统计方法为二值选择模型,因此,对居民幸福感进行重新量化,将非常不幸福、不太幸福、说不清楚幸福与不幸福三个程度重新赋值为0,代表不幸福,将比较幸福、非常幸福两个程度重新赋值为1,代表幸福。

(2)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

解释变量:公共服务满意度、政府工作认同度、环境问题严重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家庭孩子的数量、宗教信仰X6、住房面积X7、通常住在一起的人数。

控制变量: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性别、政治面貌、户籍、民族作为控制变量,其中性别、政治面貌、户籍、民族为虚拟变量。

3.结果分析

(1)从线性概率模型估计结果中可以看出,以OLS稳健标准误估计结果为例,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家庭收入水平、家庭孩子的数量、住房面积、健康水平、性别、政治面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影响居民幸福感,居民对政府工作的认同度、受教育程度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变量户籍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具体的说,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与政府工作的认同程度越高,居民感到幸福的概率越大,居民所在地区环境污染程度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较弱且不显著。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家庭中孩子的数量越多,居民主观认为自己幸福的概率越大。居民住房面积与健康水平均对居民感到幸福的概率有正向的影响。居民受教育程度每增加1个单位,居民感到幸福的概率将增加0.124。男性比女性感到幸福的概率大,政治面貌中,黨员比群众感到幸福的概率大。

(2)从Logit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使用稳健标准误与普通标准误的估计结果非常接近,故该模型设定准确,Logit模型正确预测的比率为77.76%。在使用普通标准误的情况下,模型的似然比检验统计量LR=173.00,p值为0.00,故除常数项以外整个方程所有系数的联合显著性很高。以下在stata汇报几率比(Odds Ratio)的情况下,对该模型的估计结果作出解释。公共服务满意度增加一个单位,几率比是原来的14.3倍,居民对政府工作的认同度增加一个单位,居民主观认为自己幸福的几率比增加116.4%,家庭收入增加一个单位,几率比为原来的4倍,家庭增加一个孩子或者住房面积增加一各单位,几率比大约是原来的9倍,受教育程度或健康水平增加一单位,几率比大约是原来的2倍,女性主观认为自己幸福的几率比是男性的0.736倍,群众主观认为自己幸福的几率比是党员的0.529倍。

(3)Probit模型正确预测的比率为77.9% ,由于Probit模型与Logit模型所使用的分布函数不同,因此二者估计结果中的系数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在表3与表4中,分别列出了Logit模型与Probit模型的平均边际效应,比较可得,Logit模型与Probit模型的平均边际效应、正确预测比率几乎完全相同,因此,可视为基本等价。

4.结论

本文基于CGSS2013共2104份有效样本数据,设置相关指标,采用线性概率模型、Logit模型与Probit模型,对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第一,对比线性概率模型、Logit模型与Probit模型估计结果发现,线性概率模型的系数与Logit模型以及Probit模型的平均边际效应几乎相同,即采用三种估计方法研究居民幸福感影响因素得出的结论相似。一定程度上说明,本研究结果的稳定性。

第二,居民主观认为自己幸福受到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家庭孩子的数量、住房面积、健康水平、性别、政治面貌、居民对政府工作的认同程度、受教育程度等几个方面因素显著的影响。根据估计结果,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家庭孩子的数量、住房面积、健康水平、性别、政治面貌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的显著性最强,其次为居民对政府工作的认同程度、受教育程度因素。

增强居民幸福感作为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应受到政府的足够重视。结合本文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对策建议。

通过提高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的服务水平,从多方面满足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提高居民幸福感。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人群,并鼓励医疗机构免费为贫困居民进行体检以及送药等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有效避免“因病致贫”的现象发生。同时,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增强居民的幸福感。近年来,高昂的房价使得一部分居民面临没有居所的危险,政府应加大对住房的投入,通过建设廉租房,并保障廉租房环境、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服务质量,保障居民的住房需求。

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减少收入差距。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是影响居民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逐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减小收入差距,能够显著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另外,我国现阶段仍存在大量贫困人口,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政策,增加贫困群体的收入,增加全部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获得感。

第三,提升妇女的地位。从估计结果可以得出,男性的幸福感显著强于女性。在女性就业方面,由于招人单位认为女性更多的考虑家庭,会影响工作,因此,女性在就业时可能会受到歧视。另一方面,即使女性已经参加工作,但是由于不享有产假等待遇,显著降低了女性的幸福感。完善女性就业保障制度,保障女性在就业中享有公平的权利,并能够获得足够的产假,提升女性的幸福感。

作者简介:张鸿涛(1993-),女,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数据与数据挖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