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潜油电泵供液不足机理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4-04-25

刘凯

摘 要:潜油电泵提液增油是油田稳产增产的主要举升方式。针对潜油电泵供液不足频繁躺井的问题,研究分析了具体机理,并制定了治理对策,助推电泵效益開发。

关键词:潜油电泵;供液不足

1  前言

潜油电泵是现河采油厂特高含水期(综合含水94.4% )开发的重要举升工艺,以仅占采油厂9%的开井数产出了占采油厂15%的日油量。潜油电泵提液增油是采油厂取得产量主动的重要手段,然而近年来,部分电泵井措施后供液不足造成措施无效,甚至躺井的情况频繁出现,已成为制约电泵效益开发的关键问题。

2  供液不足对潜油电泵生产影响的机理分析

2.1 现状

2017年-2018年,共有10口井潜油电泵措施后供液不足,额外增加作业13井次,额外投入费用251万元。10口井最终转抽6口,补孔合采2口,仍停井观察1口。如河106-斜45井,2018年5月封窜改层单采沙二31,完井配套150方电泵,泵挂1800m,投产后生产14天供液不足,检电泵改为60方电泵,加深至2000米,仍然生产15天后供液不足。

2.2 机理分析

根据理论研究,结合现场情况印证分析,供液不足对潜油电泵的影响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散热差,造成局部高温

根据GB/T16750-2015《潜油电泵机组》要求,为保障电机散热良好,电机表面液流速度应大于0.3m/s,折算成液量,则电泵的日产液量应在80方以上,然而现场为保证产量,一般也会采用60方小电泵。当供液不足时,电机本身效率降低,电机散热无法及时带走,电机温度将急剧增加。[1]以河31-斜173为例,60方泵,产液为10方时电机温度将增加42℃,机组处温度将超过120度。电机运转时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往往会导致电机因过热而烧毁。

(2)造成井况恶化

一是加剧结垢。采油厂电泵井矿化度3.4 104mg/l,当油井内井温升高时,离心泵泵壳及叶导轮附近的液体很容易出现过饱和状态,且泵壳需要的形核功较低,很容易形成结晶核,因此油水内易形成垢的物质会在这里出来沉积成垢。垢主要为碳酸钙,其溶解度随着温度上升而急剧下降。当供液不足生产时,易在泵的壳体上结垢形成隔热层,阻止电机运转时热量的散发,导致电机因过热而烧毁。另外潜油电泵的叶轮也会结垢,并且结垢后增大流动摩擦阻力,大大降低泵的效率,使泵过早损坏,或造成泵上止推轴启动运转时电机过载。如梁60-侧斜48井60方电泵1900米,生产时液量32方,液面1700米,仅生产30天泵卡,拆解泵内大量垢。

二是频繁启停。长期供液不足,会造成频繁启停。频繁启停一方面造成电机内部温度频繁交替上升和下降,造成保护器呼吸次数增加,影响使用寿命[2],其次每次启动电泵一次,井下电机、电缆救回收到电机正常运转时额定电流2-8倍的冲击(监测梁11-斜76井开机电流111A,比正常生产电流35A,高3.1倍),对电机、电缆绝缘造成很大伤害,同时对泵的机械冲击伤害较大,容易造成机组的轴扭断或花键套脱销、断脱。

三是气体影响。当供液不足,沉没度过低时,原油大量脱气,使得井液中含有大量的游离气体,进入潜油电泵的气体体积也会大量增加。潜油电泵各级叶轮高速旋转时,叶轮上下压头产生压差,迫使井液中溶解气的溶解度下降并大量析出,而液体密度远大于气体密度,使得泵内气体大量累积,出现气阻和气锁现象。如计算泵挂950米,气油比65m3/t,液量250方时,计算骑在不同泵入口压力下的气液比,当泵入口压力为2兆帕时高达51.8%,已无法适应电泵生产。

(3)加剧叶轮磨损

目前潜油电泵中叶轮多为浮动叶轮,排量在100方以下为全浮动叶轮,排量在100方以上的潜油电泵叶轮70%为浮动,在正常生产时,叶轮会受油井供液的状况上下窜动。排量正常时,叶轮会处在悬浮状态;当供液不足,排量过低,会导致叶轮与导壳互相磨损,含砂又会加剧磨损。如史8-侧3井供液不足躺井,拆解机组泵叶轮下部磨损严重。

3 治理对策

3.1 加强方案论证,优选完井方案

针对地质认识不清层、新层,以抽油机井投产,便于灵活调整参数,同时探索应用温压探边试井测试技术,获取储层有效渗透率、油藏压力、采液指数,落实油藏边界、油水边界,便于方案的整体把握。对于潜力不清或能量无法长效保障,慎重下小电泵,避免短效生产,徒增操作成本,可采用有杆泵深抽或碳杆大泵深抽的方式,替代小电泵,利用其参数可调、适应性灵活的优势,实现长效生产。

3.2 改进泵结构,增强适应能力

针对地层能量不明的井,应用全压紧电泵。该泵叶轮与泵轴为一体, 叶轮与轴之间不会相对滑动,轴向力由高承载保护器承担。其主要特点,一是抗振动、抗弯曲能力强。全部导叶轮用锁紧螺母与泵轴固定为一体,整体结构刚度大,抗弯曲和振动能力提高;二是抗砂磨、抗结垢能力强。叶轮全压紧安装,轮柄之间没有间隙,砂不易进到叶轮轮柄与轴的间隙里去;三是高效、宽幅、高适应能力。机组具有更宽的排量适应范围。该泵对地层供液认识不清的井可适当延长生产周期。

4、结论

(1)供液不足对潜油电泵生产危害巨大,主要是局部高温降低机组电缆寿命、加剧井况恶化(结垢、频繁启停、气锁)、加剧机械磨损。

(2)电泵生产必须满足能量长期合理供给。不能仅满足目前能量状况,更要考虑对应水井的注水方向、注采井距、提配空间,特别是动态调整需综合分析,调整后做好跟踪。

参考文献:

[1] 张琪. 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2] 梅思杰,邵永实,刘军,师世刚. 潜油电泵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