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基于专业社团培养学生职业实践能力

时间:2024-04-25

江莹凤

摘 要:在职业教育改革新形势下,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的实际要求,需要职业院校教师转变思维方式,尝试创新形式多样的新模式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兴趣,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本文基于专业社团视角,探讨如何将职业能力与社团活动有效结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理论实践结合教育教学效果,在学生打好坚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具备与时俱进的实践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作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专业社团 ;职教现状 ;职业能力; 实施对策

职业院校本质上是一座连接校园与社会的桥梁,应提供一种更直接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促进就业的职业培训教育,以帮助学生改变基础教育时一味被动听课使劲刷题的应试模式,过渡到提高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素质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实战场。本文尝试利用专业社团,探讨如何通过社团建设及项目活动开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效结合,提高职业院校的学生职业能力,在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具备与时俱进的实践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工作及创业创新意识,提高工作能力和创业能力。

一、高职院校专业实践教育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迅速,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建设工作已经取得较好的成绩,普遍意识到传统的课堂难于承担培养为产业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大使命。据调查,职业院校已经越来越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在课程上强调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的衔接性,陆续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仿真教学实践软件、虚拟技术实训系统等手段强调岗位技能训练,希望能使学生一毕业就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然而,实际实施过程中,以教学课堂中以报告或讲座形式呈现,多数更多偏向于理论。学生思想认识还不够,就算实训课中,仍在片面地把学习和实践分离开,认为自己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技能而不是实际工作,以致无法全方位模拟工作场景、体验并提升工作中所需要注意细节的“软能力”。虽然学生对未来工作有较强烈的自主意识,但一旦具体实践时却表现不够自信、不够投入现象。在校园中始终难于形成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学习提高的氛围,实际对于高职学生职业引导帮助和支持力度远远不够。

在“双创”背景下,如何从纯理论基础教育过渡到以岗位能力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如何平衡量职业教育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教育是每一个职业院校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对此,笔者在校内尝试利用专业社团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开展结合职业工作实际开展创新性实践活动,来鼓励和引导学生寻找符合个性化发展的专业拓展方向和创新创业方向,培育学生的工作实践意识,逐渐养成创新性思考、实践的能力。

二、利用专业社团提高学生职业实践教育效果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社团,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在集“指导——自主——合作——探究——激励”作用专业社团的实战训练场中得到综合训练,不仅激发大学生的实践潜能,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发挥创业社团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实践载体作用,最终实现借社团之体、习创业之道的双赢目的。具体而言,利用专业社团提高专业实践教育教学效果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1. 现代职业岗位要求学生更注重综合性能力的养成,如技术水平、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服务特别是诚信意识显得尤其重要。利用专业社团开展实践活动能让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智力因素时,更注重“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时,更应去锻炼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能力,这是理论课堂和大多单人模拟专业软件实训室无法实现的。指导老师在活动设计与过程指导过程,立足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学习成就进行自主体验,立足于学生参加的多种社团活动基础进行联动融合,不管是对于“高起点”的资优生,还是对于“零基础”的普通学生,都能轻松介入,实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融合,使得兴趣爱好相近的社团活动空间被最大限度地打开,综合性、活动性、关联性的教育实践新形态对于发展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又能起到很好促进作用。

2. 专业社团中各类活动的开展,从具体活动分工、策划、筹备、实施直至完成,每位社员都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从中逐步意识到校园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未来职场中那些看似简单的事情,真正实践起来会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让本应在毕业后进入企业进行的自行摸索,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时间浪费、精力浪费、金融浪费的同时,还无形可能给学生造成难于社会于恢复的心理创伤。如果能把有工作过程放在校内进行,可以让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前得到最充分的准备,既有课堂的理论及时支撑,又有社会企业工作实际的锻炼,还能得到来自教师及同伴团队的鼓励,在精神上较放松。

三、利用专业社团开展高职院校职业实践教育教学对策

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决定专业社团建设发展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实践潜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普遍基本知识水平相对低、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专业社团管理部门及指导老师不能完全照搬传统院校社团特别是学生会等常规社团工作验和方法,应结合校院学生实际以及专业知识特点,尽可能在一系列活动开展工作过程不断优化完善,总结出更经济更高效的管理办法和对策,引导更多的学生社员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激发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實践动手能力,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第一,基于实践教育教学目标,建设优秀社团文化,营造良好社团氛围。指导老师应以职业院校培养培养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基础,多层次多渠道在全体社员及潜在社员中开展社团文化建设,形成为全体社员所认同、遵守、并带有强烈归属感的价值观念,在打造生动有趣的第二课堂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专业学科兴趣,鼓励学生自觉自愿参与各类专业教学实践活动。

第二,重点将课堂理论知识运用于社团活动实践,再将社团活动实践案例分析回归课堂。专业社团与其他学生社团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社团活动开展源于专业理论知识,如:财会金融专业社团开展除常规招新、宣传之外的主要活动应由金融专业老师指导紧紧围绕银行、证券、保险和互联网金融等专业知识方面开展校企合作,岗位技能培训与比赛,创新创业等等活动,活动过程涉及出纳、会计、财务管理则由会计专业教师指导进行实际核算监督,以上工作过程及文档除学生社员进行经验总结并届届相传之外,还能成为课堂案例在专业课堂进行复盘——由师生在课堂中分析讨论总结优化,进一步指导社团活动。

总之, 通过基于专业社团视角提高专业实践教育教学效果模式的研究,让学生在专业知识从零到有,从基本知识到专业技能,从兴趣到职业意识循序渐进的方式打造高职学生锻炼能力、提升素质的“课程建设+实践活动”平台,开展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推动学生专业意识与职业实践发展,在学生层面营造了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借社团之载体,实践专业之路径,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双赢目的。

参考文献:

[1] 严翔 何芳. 高职院校专业社团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J]. 文学教育, 2018年05期

[2] 张佳. 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对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03期

[3] 李邦帅. 浅析项目课程下高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今日中国论坛, 2014年01期

[4] 方爽,李龙. 营销专业社团管理对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 教育管理, 2017年02期

院级立项《新形势下高职课堂教学创新路径研究》课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