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究影响大学生积极品质发展的主要因素

时间:2024-04-23

刘晓东,李明睿,刘心灵,高郑男

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青云湖学校

探究影响大学生积极品质发展的主要因素

刘晓东1,李明睿2,刘心灵2,高郑男3

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青云湖学校

为了解影响大学生积极品质发展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对60名大三学生进行访谈,被访者回忆大学期间对自身影响较大的各项课外活动或其他生活经验,以Lerner提出的“人类发展的发展情景论模型”为依托,结合Benson的“发展性模型”框架,多维度、多水平的考察各个影响因素对大学生10项积极品质的影响。

大学生;积极发展;影响因素

对于青少年积极品质发展的研究相对比较单一。本文从什么样的内部资源与什么样的环境有什么样的互动(好活动的特征)导致怎样的积极品质。

从访谈结果中,提炼影响大学生10项积极品质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以“什么样的内部资源与什么样的环境有什么样的互动(好活动的特征)导致怎样的积极品质”的形式,多水平、多维度对其加以总结:

1.大学生自身具有的成就动机,通过参与创造性的活动,克服困难,可以增强自信心,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学校组织运动会,我鼓起勇气参加了集体舞这个节目。我知道这是一次很好地锻炼机会,所以就想好好把握,别人休息的时候我就自己练习。之前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现在迈出了这一步,对以后的大学生活更是充满了期待。”

2强烈的责任感,加上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使得大学生更容易获得服务与关爱他人的机会,也更值得去努力坚持。

“爱心使者团得爱心学校支教活动中,孩子们就拿着笔记本问我叫什么名字,他们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是真诚,让我十分感动。这让我觉得很有存在感。让我认识到无论做什么都要有始有终、努力坚持,最起码要对得起自己。”

3.充分的个人力量,使得大学生更乐于参与青年项目,从而获得担当责任的机会,领导能力随之得以提高。

“我们院每年都会举办历史知识竞赛,第一年的时候是学姐带着做,后来我做了副会长,就由我来主办,因为有前期的经验,所以活动办得很成功。”

4.自身具有积极的价值观,乐于关心他人,通过为他人服务,获得服务与关爱机会,关爱他人的品质得以提高。

“因为一些原因我参加了一项照顾老人的志愿服务,我做了好多饭菜,奶奶一个劲说好吃,我也很感动,觉得能为别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很高兴,很兴奋。”

5.大学生自身的成就动机,加上与其他成年人的关系,使其获得更多展示机会,从而增强自信。

“我来自农村,内心有些自卑。真正让我变的自信的是参加了一次演讲比赛。我第一次做PPT,从这方面来说我算是处于劣势,但是由于我演讲内容的角度比较新颖,前期我也做了很多练习,最后获得了一等奖,这让我的自信心就大增。”

6.大学生和平解决冲突的能力较强,加上父母的高期待,使得自己可以克服困难,具有较强的意向性自我调节能力。

“父母希望我能跨专业考研,我觉得父母的阅历比自己多,应该听他们的,但具体要考哪个专业还不确定,所以挺纠结的。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有时也会痛苦,不过通过写日记来发泄一下,看一些专业书让自己舒服一些。”

7.勤于做出计划和决策,大学生作为资源,在学校中担任有用的角色,获得更多反思自我的机会,更加认真谨慎。

“以前总是马马虎虎的,上大学以后做一些学生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谨慎细心真的很重要。有一次,我们学院做导游员大赛宣传,因为时间太急,最后活动办得不是很理想。从那以后,不管是做海报还是借教室,都特别仔细。”

8.大学生具有的责任感,使他们作为资源,担任有用的角色,获得担当责任的机会,激发热爱学习的积极品质。

“高中时,我在学习方面很被动。上了大学以后,有一次参加爱心支教活动,要我们给学校编排一个团体操。我很乐于去学习新的东西。虽有挫败感,但又有责任感。。后来,在许多方面,我都去尝试着学习新的事物。”

9.大学生自身具有的成就动机,使他们作为资源,担任有用的角色,获得担当责任的机会,更加灵活创新。

“编舞的过程让我开始学会灵活创新。一开始只是女生舞蹈,后来导员说有点单调,我开始设计加入几个男生,后来又觉得女生风格的曲子男生跳可能有点难,我决定再加一个男生风格的舞蹈,从编到演整个过程,一点一滴,慢慢地,我学会了不断灵活,不断创新。”

10.大学生具有目标感,乐于参加创造性的活动,获得更多展示机会,培养兴趣好奇心。

“进入大学,时间精力更充裕,很想展现自己,就有意识的多接触自己没接触过的事物。几乎各个社团都有报名,根据自己的兴趣,最终留了四个社团,并一直坚持了下来。”

本文主要有两方面价值:一方面,在活动策划阶段应有意识地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在活动设计、环节安排等方面主动给予这些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机会,充分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以便使课外活动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积极发展。另一方面,本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以便日后更有效地开展课外活动。

由于本研究采用访谈手段进行质化研究,所取得的发现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主观性。因此,研究结论还需要在未来的量化研究以及应用性行动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1]Muuss,R.E.(1996).Theories of adolescence(sixth edition). New York: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2]Peter Dolton&Wilbert van der Klaauw.The Turnover of Teachers:A Competing R isks Explanation[J].R 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9(3):543-55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