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

时间:2024-04-25

卢松

地理教学中的逻辑方法,是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联系、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方法,也是学习地理理性知识、发展智能必须具备的方法。它是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实现的,故也称逻辑思维方法。它与直观方法一样,是地理教学中的辅助方法,常与讲解法、谈话法等相伴出现,逻辑思维方法很多,在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多的是比较法。

一、比较是确定事物间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

地理知识因其综合性、区域性格特点,内容丰富广泛,类别复杂多样,需要根据一定标准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进行对照,从而确定相同、相异、相反相似之处,所以比较法是一切认识理解和逻辑思维的基石。

1、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突出本质特征,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有比较才有差别。比较的过程常常是对已知事物深入思考的过程。如对经线纬线的比较,要抽出二者在形状、长度、所指示方向及与赤道的关系等特性来进行比较这样就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加强知识联系, 便于掌握新的知识。有些地理事物的学习和新概念的建立,要通过与巳知内容的联系对比来引入。如根据丘陵的概念,得出山地、山脈,山区等概念。又如根据天气的知识得出气候的有关概念等。再如学习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景观、成因、气温与降水指标等内容时,只要列出表格,在讲过一两个气候类型后,其他类型可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

2、促进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利于发展忠维能力。

比较法是最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因为在比较之前需对所比较的对象进行一番综合分析。比如对中国各区域特征的比较,就需要先综合分析各分区的自然人文要素。然后方可与其他区域进行对比。又如进行秦岭-淮河南北的对比,也要先考虑各自在多方面的基本情况。此外如四川盆地与柴达木盆地的对比、长江与黄河的对比、中国与巴西地理位置的对比等,也都要在比较前或比较过程中作一番紧张地综合分析的思维活动。

3、 深化对事物的科学认识, 有助于形成正确观点

学生正确观点的形成,常来自对事物的科学认识与深刻理解。如对污染环境与保护环境的比较、对环境的破坏与治理的比较、对人口控制前后的比较等,均对正确观点的建立起到促进作用。

二、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分类及应用。

1、类比法 按知识的类别和属性进行比较的方法。无论在已知内容与新知内容之间、还是在同时进行讲授的两个内容之间, 都可进行比较。

(1) 同类同型事物的比较: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其对比各点常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如亚马孙河与刚果河均为外流河且均在热带赤道附近,特征相同点多;又如北美洲地形与南美洲地形,我国鄱阳湖与洞庭湖等,也属同类同型的地理事物的对比。

(2) 同类异型事物的比较: 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因具有各自的差异性,而具有较多相异或相反的特点,故可进行相异性比较如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的比较、欧洲气候与非洲气候的比较、长江与黄河的比较、地中海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比较等。它们有的因属同类,也存在某些相同相似处,但相异与相反特点也较明显。如秦岭一淮河南北虽均在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有共同点,但在位置、地形、气温、降水、河流水文、植被、耕作制度、主要作物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3) 异类共性事物的比较:不同类地理事物有时可比较其某一方面,如海洋与陆地, 类别与性质不同。但在形成季风方面有共性,可比较其热力性质差异;各种能源属于不同类物质,但它们因都具有能量这个共性,就可以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2 纵比法 对单一地理事物从时间上作前后对比, 其目的在于了解地理事物发展、演变的特点和规律。如喀斯特地形发育过程比较;山脉发育的青年、壮年、老年三时期特点的比较等。

3 横比法 将两个或几个同类地理事物的各方面并列比较,目的在于掌握这些地理事物的共性与个性, 以加深理解。如我国不同温度带在1月、7月气温,生长期,积温、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等方面的比较:我国干湿地区在年降水量, 自然植被等方面的差异比较等。

4 中心内容比较法 以一个比较对象为中心,分别与几个比较对象作某些内容的比较,如将我国森林覆盖率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平均森林覆盖率相比,说明我国保护森林、绿化祖国、加速林业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多将我国某些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及世界平均人均占有量相比多,也说明我国资源面临的严峻性和合理开发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的必要性。

5. 综合比较法是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都较多的一种方法。如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进行自然与人文地理多种要素的比较,内容全面,角度复杂,有助于形成全面完整的理解。又如对我国不同地区的河流 (如东北山区、秦岭一淮河以北、秦岭一淮河以南、西南山区) 进行水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多方面的比较等。综合比较法要在单项比较或专题比较的基础上进行,而且比较项目要明确,否则即无综合意义。

三、运用比较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根据教学需要,确定比较目的。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许多方面均可应用,地理概念、地理事实、地理特征、地理成因等许多内容,只要具有可比因素,都可进行比较。

2. 根据已知可比事物,选择比较对象应是已知的地理事物。如果学生对比较的事物尚不了解,则无法进行比较。内容尚不了解,则无法进行比较。

3. 根据综合归纳, 列出比较项目, 找出比较对象间的相同点、相似点, 如比较我国四大高原或比较三大平原,则需列出位置、范围、平均海拔、面积、主要特点等,而如果比较五种地形,则只需列出海拔, 地表起伏状况或特征即可。

4. 根据分析概括,找出比较内容。填表时文字要简练,内容要准确,因为填注比较表不宜将比较对象的情况详细叙述出, 只眠根据需要分析出本质特征。所以整个比较的过程都需要结合逻辑思维来进行。

总之,充分利用地理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 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更好的学习地理。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 题, 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 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力提升学生关注自然与社会的能力, 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