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俞越
随着网络技术在各类公共设施的普及和应用,建立各类音乐教育课程平台、社区音乐活动平台、音乐资源共享平台等等是网络化背景下音乐教育的大势所趋。发布于互联网平台上的音乐课程在时间、空间与内容结构等方面均向公众开放。这种跨时空的教学模式促使各层次学习者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选择感兴趣且适合自己的音乐课程参与学习。网络环境下的音乐活动,打破了传统社区、学校概念中的区域性限制,虚拟音乐空间具有“合作、交融、开放”的特色,专门为有着相同爱好和经历或相关专业背景的网络用户提供可聚会聊天,相互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该平台可以使普通音乐教育领域中学校、家庭、社会音乐教育架构于
全球化网络背景下,构建更广泛、更交融、更具创造力的无限空间。
网络音乐课程:现有网络音乐课程的学习方式由实践表演与理论学习等多方面内容构成。主要以学生的自主音乐课程学习或音乐知识学习为主体,发布网络课程的网络媒体集教师、教材、教学于一体,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消化、提炼知识、体验学习过程的机会,并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音乐教育领域的网絡课程主要以网络公开课、精品课程、微课程等形式开展。通过网络平台可以看到来自世界顶尖大学的音乐课程。网络课程的全球化推进模式突破了学校教育时间、空间、教学对象等相关方面的局限,为终身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便利化的平台。在我国,以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为首的全国专业音乐院校汇集本校名师及丰富教育资源,开设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共享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践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现场教学录像等课程资料。该类课程面向全国免费开放,进一步促进了全国优质教学资源网络共享。目前这类网络音乐课程以理论类、普及性课程为主,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学生端的听课模式仅限为播放预先录制的网络授课视频,类似于我国八十年代末兴起的“电视课程”。
网络社区音乐活动:网络化背景下的社区音乐教育可分为以实体或虚拟社区为主体的网络社区音乐教育模式。西方各国由于其社区教育发展先于我国,各社区音乐教育工作者们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跨界合作,开展不受时空限制的远程网络社区音乐教育活动。此外借助于互联网时空开放的特点,不断地扩大教学规模,为更多爱好音乐的人群提供便捷的学习机会。除此之外,社区音乐教育工作者们还建立起音乐教育网站,为教育工作者和学员之间建造起有效沟通的桥梁。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虚拟音乐社区呈现各种各样的展现形式。例如:埃里克?惠特克在TED中分享的“一个2000人的虚拟唱诗班高声歌唱”,通过TED这一平台,使音乐教育领域对于虚拟合唱团的存在形式有了新的认知,认识了埃里克?惠特克与他的虚拟合唱团是如何在当今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得以实现几千人同时在线合唱这一独具创新的演出模式。
网络音乐资源库:通过网络技术生成数字化音乐资源库己经成为当今互联网音乐文化中重要的部分,网络音乐图书馆、网络音乐博物馆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无论音乐专业学生、专业音乐从业人员,还是音乐爱好者、学习者,网络音乐资源不仅是数据与资源的整合,更具有音乐教育的意义。例如,在西方传统实体的音乐博物馆,普遍的博物馆教育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观众选择由自由参观;另一种则是音乐博物馆提供各类讲解服务、专题音乐会和专业讲座课程等。观众在传统博物馆中看似具有主动选择参观内容,但其实质仍停留于博物馆所提供的内容范围。而基于数据库建立的网络音乐博物馆可以为访问者提供更宽泛
的信息资源,可以有效的激发观众的创造性、启发性与灵活性。这些数字音乐数据库、数字音乐博物馆除了具有一般的音乐文化与教育推广功能外,还对学术研究者做出了贡献。音乐数据库共分五个部分,目前己完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多为巴赫为他人所谱乐曲的复印件、部分原件等;另一部分是其他巴赫家族成员的作品资源。目前该网站己完成部分目录以及来源清单等数据资源,有约7200条资源可供搜索。其他如“波恩贝多芬故居博物馆”、“莫扎特博物馆”等专业数据库,相比其他数字音乐博物馆,更具权威性与专业性,多以为相关研究人员和各类教育机构提供研究资源的数据库为宗旨翔。
在我国网络化进程中,音乐教育是网络化程度较低的行业,其主要在于教学过程不像英语、数学、政治等其他学科可以完全采用远程视频、远程互动教学。音乐表演对网络延时、收音、视频清晰度等技术提出的更高要求制约了表演类音乐教育课程的网络化实时教学。网络技术能为普通音乐教育领域的家庭、学校与社会音乐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教学辅助性作用。我们的学校音乐课程应该考虑构建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无论该校的音乐课程中是否存在实践性器乐演奏内容,无论该名学生是否具有器乐演奏经验与乐队排练或演出经历,网络系统的建立能够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校内外音乐教学实践中。利用开放实时网络直播方式,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听到学校乐队的整个排练、演出过程,又或可以参与到他人的音乐制作之中。如果网络传输条件允许,可以同步、异地与虚拟空间中更庞大的团体“碰面”,学校音乐课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诸如埃里克?惠特克的“虚拟合唱团”这类的网络虚拟空间下的音乐实践活动。此举将在音乐教育最前沿的领域与世界范围内的音乐实践参与者建立“联系”。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这种联系的维度也将会迅速扩展。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在我国普通音乐教育中融合互联网技术,能帮助那些音乐教育资源、音乐教师相对短缺的欠发达地区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投入获得相对优质的音乐教育。与互联网相融合的音乐教育在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邻域还方兴未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但它为我国音乐教育的未来预示了蓬勃发展的巨大空间。
参考文献
[1]马达.美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脉络及其特点[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07:90-94.
[2]马达.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
[3]谭述哗.国际化与信息化:学校音乐教育的应对——第五届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会议综述[J].教师教育论坛,2015(5):5-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