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父母关系与孩子自尊研究

时间:2024-04-25

胡瑞霞 刘政宇 王凌超

一、序言

儿童与青少年的生理与心理都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父母的陪伴与教养在这一阶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水平,而且影响自尊发展的速度和方向。

但是男性与女性的性格、思想等方面的差异必定会带来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父亲在教养方式上更多扮演的是惩罚与严厉,而母亲在给予更多的温暖、理解的同时,也给予了更多的拒绝、否认。本文针对研究父母关系对孩子自尊影响差别,结合现实数据与国内外研究理论,以宁波江北中心小学的孩子为研究对象,探讨父亲与母亲对孩子自尊培养存在的差别。

二、父母关系因素与孩子自尊

本研究选取了父母与孩子关系中两个基础方面来评判父母关系与孩子自尊的高低标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trust)、孩子与父母的交流(communication)来作为我们参考父亲与母亲和孩子之间关系的差异。

(一)父母交流与孩子自尊差异分析

亲子沟通是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由图一可知,在低自尊或自尊偏低的孩子群体中父母交流存在着较大偏差,孩子与其父母之中的一方交流较多,与另一方则偏冷淡,评分最低的群体与母亲的交流基本多于父亲,而偏低自尊的孩子们与父亲交流则稍多。这一现象在当下众多家庭中十分常见,孩子与父或母之中的一方较为亲近,另外一方因为工作或性格等原因与孩子交流较少。

拥有正常自尊与较高自尊的孩童群体,与父母交流的曲线基本是重合的,说明了父母亲二者在孩子成长中的不可缺失性。有研究表明,家庭中的女性成员比男性成员在沟通中更积极,母亲更多是交谈的发起者,而且比父亲更能接受孩子的观点 ,在孩子遇到困难与困惑时,父母二人都参与到与孩子的交流中,能够让孩子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且较好地避免以偏概全的回答。

拥有极高自尊的孩童群体,与父亲的交流指数高于母亲,这恰恰是对“男主外,女主内”的有效驳斥,这种传统观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父亲对孩子的交流与陪伴。表中数据证明,在与母亲有深度交流的情况下,父亲与孩子的交流往往能使孩子拥有极高的自尊。

(二)父母信任与孩子自尊差异分析

在图二中,母亲信任、父亲信任评分与孩子自尊大体上呈正相关,说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越高,孩子的自尊就越高。偏低自尊孩童群体与父亲的交流低于母亲,而偏低自尊孩童群体与母亲的交流低于父亲,且与母亲交流评分低于偏低孩童群体,说明了父亲交流对孩子自尊培养的特殊作用,在一个家庭中,孩子偏向亲近于父母一方是十分常见的。

在同等自尊值的群体中,无论是每个群体的母亲信任评分都高于父亲信任评分。自尊偏低的孩童群体的差距最大,很清晰地反映了孩子自尊缺失家庭中父亲的冷漠与疏远,随着父母亲信任差距的缩小(特别是由于和母亲交流的增多和深入),孩子的自尊由低转为正常水平。

但在高自尊群体中,父亲信任评分较正常,极高自尊孩童群体相对有所下降,其背后反映的是父亲在家庭教养中普遍的角色缺失,虽然这种缺失是相对而言的,但现代父母的教育思想仍在一定程度上被传统思想所阻碍,即使处于良好自尊心理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也由于父亲角色的缺失而影响自尊的发展。

三、总结

经过本文的总结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孩子与父母应有深入的交流,建立和谐的亲密关系,有利于孩子自尊的建立。2、父母双方都应尽可能积极参与孩子的教养。3、在孩子自尊的建构上,母亲发挥作用的表现很多情况下优于父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有时会缺席孩子心灵发育的重要时段,这种情况很可能极大影响孩子的自尊与自信,本文呼吁社会中各个家庭重視孩子的自尊培养,倡导父母双方(特别是父亲)都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培养家庭信任感,为孩子良好自尊的形成提供优越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魏运华.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03):7-11.

[2]王世嫘.父亲教养方式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3,34(02):45-48.

[3]The role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adolescent identity and role taking. GrotevantHD,CooperC R. . 198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