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分析

时间:2024-04-25

李力

摘 要: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准的重要方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企业经营方式也在随之变化,因此,企业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企业的发展状况,创新企业内部控制方法,本文将对新经济形势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探究,提出有效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的策略以及评价方法。

关键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分析

引言

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因素是有可靠的财务报告和相关利益,所以企业需要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来监督和引导经营目标的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和目标而制定,这样才可以引导并监督企业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并且作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保障。

一、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企业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企业经济资源的安全和完整,内部控制需要企业的各管理层之间确保利益相关信息的正确可靠,使之协调并且可控,利用单位内部层级的相互制约、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实际控制权的制度,并使其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完整的体系[1]。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能够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更加有序的进行,防范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风险,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内部控制的对象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所有员工,是一项客观的企业管理工作,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决策,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充分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及其影响

关键性因素可以直接决定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完整有序, 这些因素直接反映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科学合理、制度的受重视程度以及对内部控制贯彻执行是否落实到位。所以企业在制定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方案的之前,应当充分了解并掌握能够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要素,并针对这些要素对内部控制方案进行调整使其更加完善[2]。

(一)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想要提高一项制度的有效性,就要让企业了解这项制度的重要性。为防止有章不循和有法不依这些想象的恶性循环, 就要提高监管和管制的强度,避免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实权、无法深入企业内部进行控制,这种现象不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同时企业的领导层要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强调内部控制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建立有针对性的企业内部控制决策

企业之所以在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后依然出现了大量的纰漏和弊端,是因为建立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方案不够科学、合理,并不是因为制定的内部制度不够完善。这种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企业没有结合自身的状况、特点和运营目标制定出针对自己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盲目的效仿、搬运其他优秀企业的内部控制方案,因此,看似内部控制制度完美无缺,实际上却造成了企业自身在不适用于自己的內部控制制度下出现了很多运营弊端,企业应根据企业内部经营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市场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来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决策,综合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全方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工作。

(三)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在于落实

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之后,认真贯彻落实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使这项制度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全员强制性的参与、高度重视、认真谨慎、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能够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同时需要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从根本上保证内部控制的顺利开展,使得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实现。

(四)只有健全的约束机制才能使内部控制有效的进行

任何紧密的规范和制度都会有出错的时候,所以企业需要有一套完整全面的监督约束机制,对出现的弊端和纰漏进行及时的修改。企业需要采取连续的监督,保证内部控制能够正确无误的开展,因此,掐好人员的准入门槛、对监督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进行高标准的综合考量,才能确保企业利益不被损害,把好实现有效控制的最后一关。

三、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方法

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通常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活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第一,内控制度的设计标准是否完整,企业是否从多方面进行评价,例如企业是否贯彻落实控制活动,是否结合自身状况调整控制环境,各层级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是否没有漏洞,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和自律性是否需要加强等;第二,内部控制设计的标准是否合理,是否依据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具备经济性、效率性、操作性和可靠性,毕竟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利益;第三,内部控制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现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发展状况的适应情况体现在,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成果上,企业经营状况是否得到有效的发展,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质量是否得到提高,能否有效的实现企业的目标。下面来概述以下两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方法[3]。

(一)详细评价法

详细评价法是一种从内部控制制度开始落实,到企业完成目标实现评价的方法,企业结合自身的生产结构以及经营特点,从已经制定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制度的运行方式中, 找出存在的漏洞和不合理现象,来判断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详细评价法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依据是内部控制体系的组成,并且对内控有效性进行测试,然后进行综合, 在此基础上再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总体评价。

(二)风险基础评价法

这种方法要求企业的发展目的存在风险性,并确定企业是否能通过内控来化解风险,然后根据结果来识别内部控制的有效依据、运行的状态、运行性能的保障、控制缺陷等[4]。

四、选择完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方法

大致可以从三个角度选择:企业内部完善的内控披露制度,建立严格的会计控制系统和企业要重视内控环境[5]。

如何顺应民意、提升民主化程度成为企业内部控制运行之前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把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将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无遗漏的告知员工,上市公司还要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披露。其次,企业要对业务凭证制度进行完善,使企业的各项业务都有留底,有理有据,并且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不能只走形式。最后,企业应净化内部控制工作的环境,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觉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明确自身的经营目标,针对企业自身实际状况执行一套符合自身的制度[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会给企业内部控制不断带来新的挑战,企业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些挑战,结合自身的企业管理结构,针对企业发展中的不足,制定相应的企业内部控制决策,分析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因素,加强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意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认真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有效进行企业内部控制,促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文芳.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3):161-161.

[2]张会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中国经贸,2015(20):202-203.

[3]任新英.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

[4]现代经济信息,2016(05):95.

[5]许延明,王阳.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研究[J].

[6]商场现代化,2015(09):117-11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