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立足文本,超越文本真正把书读“活”——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时间:2024-04-23

刘涛即墨市普东中学

立足文本,超越文本真正把书读“活”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刘涛
即墨市普东中学

阅读,是一种心理变化的过程,是一种从文字语言中取得某种意义并加以升华的心理变化过程。阅读的本质是介于作者——文本——读者三度模态交界面上的一种交际功能!“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易经。系辞》)“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出了阅读教学的至高境界:“立足文本,超越文本真正把书读活”针对近年来的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理念,借鉴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尝试,在此,浅谈一下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一、独立质疑,节外生枝,让阅读具有生命活力和创作激情

众所周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在课堂实行“分组联动,互助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小组为单位质疑和讨论研究,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率和质疑兴趣。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不断质疑和释疑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使其主动探求知识。鼓励他们“节外生枝”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特点设计课堂的教学重点和目标,更重要的还要面对学生的节外生枝,教师要在尽量做到不挫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迸发出生命活力和创作激情。所以,我在教学时经常这样对学生说:“读了本文,你想知道什么?”、“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吗?”……同时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我都给予耐心的解答,或在课堂上讨论,或课后单独讲解;或由其它学生回答或由教师亲自解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讲解讨论过程中,学生最后质疑中提出了两个难题:“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的是什么?和“为什么三味书屋中没有孔子牌位,却算是拜孔子?”,在激烈的讨论探究中遇到的材料考究的难题,我也没有仔细的准备这一论题,所以我在充分肯定了学生的质疑积极性的基础上,鉴于这一问题也比较有价值,我设计了“课下小论文”这一环节,使之成为补充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学生对“论文”二字很感兴趣,也很主动。第二天,一篇篇观点新颖、材料充分的小论文应运而出:《浅析“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三味书屋”中的孔子牌位之我见》等等,不但学生们对课文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与拓展,而且也真正的达到了更高层面的学习!对于学生产生的一些与课文主题无太大关系的质疑,也要坚持因势利导,课下解决!

总体说来,学生的质疑,是在文本理解基础上的对知识的再创造,是一种超越与升华,是我们老师最应该肯定的!

二、找好切入点,在思维碰撞中引入佳境

在阅读教学中,要“入”“出”结合,“入”即指指导学生去感知和理解文本,立足文本,“出”则是指引导学生去鉴赏和感悟。“出”必须以“入”为基础,“入”而不“出”也是难以真正把书读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自己去探究文章并深入的“入”还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找到突破口,找好切入点。我在教学《〈世说新语〉两则》时,组织学生围绕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展开了讨论。认为元芳不失礼的同学的观点是:不算无礼。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正好表现他性格率直、好恶情感分明,符合七岁小朋友性格特点,对于一个七岁小朋友,不应责备求全。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芳失礼的同学观点是:元方确实有失礼仪。客人已经认错了,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也可以说是无礼。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智慧火花在闪烁,学生充分的参与其中,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出”的境地。

对于一些有争议的文章主题的理解,更需要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理解文本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发散思维,超越文本本身,加强对阅读理念的挖掘!《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讨论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以及对菲利普夫妇的性格进行赏析的基础上,我抛出了问题:“同学们在对菲利普夫妇一味抨击的同时,大家是否考虑到菲利普夫妇有值得我们同情的一面?”一石激起千层浪,找出了这一突破口,学生的思维马上为之活跃,从人性以及站在菲利普夫妇的角度来理解,又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不同的看法:“菲利普夫妇是小平民,家庭情况很拮据,所以对钱的渴望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家是这样的,你怎么对待呢?”“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于勒不仅糟蹋了自己的那部分,还花光了我父亲的积蓄,这种人不值得我们同情的,菲利普夫妇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对文本的理解在这一探究碰撞中得到了升华!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也从文本的理解中“出”来,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加强!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于无字处读文本,填补空白,真正把书读“活”

“言有尽而意未尽”往往是一篇好课文审美价值的体现。课文中作者的思想不仅可以通过字面来表示,也可以隐蔽于文字的“空白”处。这种空白有多种形式,如结构上的分节分段换行,是空白;欲言又止,“话到嘴边留三分”,是空白;借用修辞手段,象征、双关、反语是空白;置疑不答、无可奉告,是空白;主次有别,说这不说那,那也是空白……这些“空白”,或者是言外存意,让读者猜想;或者是言此意彼,让人琢磨;或者迂回的反衬;或者是委婉的曲笔。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于无字处找寻作者的思想,填补空白,动态的把握课文,真正的把书读“活”!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阿长为“我”买书的过程课文中没有提到,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白”,我让学生分组交流自己对买书过程的看法,并推荐一组学生表演“阿长买书”的细节,于是不识字的阿长在学生的想象中活了起来,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买书的艰辛过程,更加深了对阿长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填补空白的过程,也就是对文本的理解加深并升华的过程,不拘一隅,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把握好文本,并在此基础上超越文本,真正地把书读活,成为真正的阅读者。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自主的阅读,研究的阅读,质疑的阅读,发现的阅读,殊途同归,都在客观上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立足文本,超越文本,真正地把书读“活”!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大胆改革与创新,在实践中教学、教研语文,让语文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