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时间:2024-04-25

摘 要: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发展,但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混合所有制改革受到阻碍,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混改中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本文研究主要探究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保证混合所有制改革顺利进行,实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互利共赢。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策略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董事会机制不健全

一般的民营企业都存在董事会,董事会的存在能够有效的对企业进行管理,还起到方案以及战略制定以及企业各重大事项决策作用,董事会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的执行力以及促进企业的发展,能够更加有效的对企业进行战略布局。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企业董事会一把手一般都是由国资委直接任命,导致一把手权力过大,在企业管理层日常监督过程中,对于董事会一把手监督不到位,各项决策管理监督审查不到位,导致企业的经营效益有所影响。此外由于企业管理制度的原因导致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区分不是很明确,导致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工作存在交叉,从而影响企业的执行力以及经济效益。这些问题的存在归因于没有完善的董事会机制,从而导致对董事会的监督以及职责安排并不是很到位。

(二)管理模式行政化,占股比例确定较难

对于企业管理,国有企业管理并不同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资产一般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而且对于国有企业高级管理层的任命也是有党委以及国资委直接任命,并没有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此外对于任命的高级管理者也并没有考虑其能力是否能够胜任岗位。由于这种直接任命的形式,导致企业管理行政化以及机关化,管理模式并不适合企业的发展,与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相比,这种管理模式导致企业较少关注市场动态以及市场实际情况,从而也导致管理层对于市场发展并不了解,从而影响企业各项决策,进而影响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以及发展,这也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之一。除了管理模式行政化以外,国有资产与非国有资产的占比也影响着混合所有制改革,当国有资产比例过高时,非国有资产无法真正发挥起作用,企业机制得不到完全的市场化,无法调动市场资本。然而当非国有资产过高时,企业有改变了其国有资产的性质,因此国有资产与非国有资产的占股比例是影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员工持股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在企业管理中,员工持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能够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比如华为公司采取全员持股的方案,每个员工年底都有一定的分红,这也使得华为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更加的认真、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但是员工持股并不绝对对企业发展有利,如果有心人恶意做减企业净值产,就会导致企业生产总值降低,当企业净值产降低后,如果有人恶意收购企业股权,就会导致国有资产私有化,最后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因此员工持股对企业发展有利也有弊,需要合理均衡分配。

(四)经营管理者聘用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经理人市场还不是很完善,因此国有企业无法从经理人市场聘请优秀的经理人对公司进行管理,在企业发展战略布局中大多以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为主,构建政治企业家人才市场。许多国有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由一人担任,没有将董事会与经理人区分开来,从而导致许多决策性的内容都是由董事会参与,导致经理人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董事会决策出发点不以市场经济发展为主,导致其决策不一定适合市场机制,从而导致企业效益降低。由于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因此对于管理层的各项决策存在一定干预,导致管理层并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也导致国有企业管理层素质较低的情况出现,不满足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管理要求,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五)外部治理机制不健全

所谓外部治理就是由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以及要素市场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对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各项决策进行约束,从而保证企业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实际情况是我国外部治理市场不健全,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还没形成,因此对于企业经营者不能够实现有效监督。银行等金融单位也没有对企业的债务进行动态的监控,导致对企业监督力度低下,因此并不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经营风险,从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遭受影响。

(六)法规政策单一化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改革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是并同性质企业之间的简单叠加,还涉及到其他方面。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涉及到股权制度改革以及公司治理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如何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問题。由于我国产权交易不发达,没有完善的产权交易法规政策及制度。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如何对国有资产进行保护以及管理没有相关的实施措施,没有国有资产流失相关的解决办法,导致国有资产存在一定的流失。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策略

(一)做好思想工作,转变意识形态

一个企业管理层的意识直接决定企业发展情况,因此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转变意识形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首先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改变传统管理理念,要不断学习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断解放管理思想,深切体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性以及目的,把握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其次要深入基层,做好基层员工的思想工作,让基层员工也了解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性,鼓励全员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最后也要转变观念,在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要实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共赢,双方互利的局面,而不是牺牲国有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够出现互相博弈的局面,要协同发展。

(二)引进多元化投资主体

由于国有企业相对私企来说有着较大规模,因此国有企业人才储备以及技术相对私有企业有着较大优势,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比较老化,没有创新观念,导致企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企业发展大多由国家扶持,企业发展能力相对于私有企业来说较弱。民营企业管理制度较为新颖,适合市场机制,管理者创新意识较强,竞争意识较强,企业管理机制比较灵活,但是民营企业由于人才储备以及技术的原因,导致其规模不如国有企业。为了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采取混合所有制,实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互补。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控股的方式引资,对民资以及外资进行引进,在引进过程中,除了要引进资本以外还需要引进民营企业的创新管理理念、技术以及人才,为国有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混合所有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人民息息相关,因此在利润分配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所有员工要公平对待,不能够在企业中搞特殊化。国有企业相对民营企业来说比较特殊,在国有企业中存在垄断性质行业,对于这些性质的企业其利润较大,因此导致员工的待遇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国家对于这种现象不加以干预,就会导致问题越来越激烈化。为了强化国家监管权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是我国监督权力机关要致力于转型,要和市场密切联系,这样国资委才能够根据市场动态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监督;其次国有资产是国有企业的命脉,对于国有资产的流动以及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全方位的监督,才能够保证国有资产不会减少以及流失;最后国有企业的监管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国有企业不同于私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的监督要从全方位角度出发进行监督,要根据市场导向进行监督,而不是国有企业垄断竞争力,因此需要设置专业的监管结构进行监督,减少政治手段的监督,保证企业良好发展。

(四)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市场机制对企业发展能够很好的引导,因此市场机制必须有效的贯穿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具有开放和创新思想,要适当引入外资,在某些行业,外资企业有着优良的技术以及管理模式,因此可以通过入股的方式引入外资企业,同时引入新技术以及创新管理模式,从而使得企业更具有创新性,使得国有企业发展越来越强大。

(五)共享资源资产,做好利益均衡

共享资源资产才能够保证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利益均沾,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除去“收之国企,用之国企”以及国富民退的思想,要保证人民的利益;其次解决因为民营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分量不足而拿到分红的问题,要保证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双方的利益;最后提高非公经济体所有权以及经营话语权,保证非公经济体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地位以及发挥起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济效益。

(六)实施股权多元设计,资本融合

股权配置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各个企业决策经营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是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之间的一个融合,要将非公经济的优势在国有企业中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够使得企业得到发展。在股权配置过程中不能只是形式,要真真切切的实现资本混合,实现非公经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辅助作用,非公经济在混改后的企业中要有经营权。

四、结语

混合所有制改革带动了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共有经济与非公经济的融合,实现非公经济管理模式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促进了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创新性人才的引进,逐渐使得国有企业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解决,将会阻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行,从而影响混改预期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杨红英,童露.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J].宏观经济研究,2015(01).

[2]李跃平.回归企业本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01).

[3]王金荣,屠晓萌.论大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与方法[J].企业技术开发,2016(24).

[4]刘灿,韩文龙.国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动态关系治理的新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14(2):33-39.

[5]陳俊龙,汤吉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行为经济学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5(7):103-105.

[6]何立胜、孙中叶《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路径及选择[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4(6):22-128.

作者简介:

王冬,男,在职研究生,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国企改革,现就职于天津物产集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