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摘 要:商业银行作为现代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质量和运营效果直接影响着现代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近些年,全球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频发,而风险控制效果却并不显著。如何在上述背景下把握银行操作风险信息及数据,将其应用到实际风险处理过程中,形成针对操作风险管理策略及管理体系已刻不容缓。为了更好地研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措施,结合 A 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及新时期商业银行操作風险管理理论提出人员风险控制措施、流程风险控制措施、制度风险控制措施及基层风险防范措施,全面挖掘了风险管理中的注意事项,希望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策略
一、背景
中国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关注起步较晚,对操作风险的理解、认识和管理都处在初级阶段。探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相关基本理论,一方面对银行基层行有效控制操作风险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另一方面,明确提出了在目前操作风险管理手段还不成熟条件下对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的最有效、最现实的手段。上述研究能够从根本上完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建设,对操作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操作风险诱因、管理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明确重点人员、重点环节、重点方法、重点业务等方面的关注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措施,从而更好的应对操作风险,具有非常高的现实价值。
二、A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员操作风险
认识不足,操作风险管理不到位。A 银行日常业务开展的过程中虽然将操作风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形成了相应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但并未对操作风险管理内容进行全面宣传和教育,人员认识存在严重误差。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三分之二以上的员工都将操作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内容混淆,不了解具体的操作风险管理业务内容和细节,在工作中无法将操作风险管理落实到位,并且银行在其他部门设置的过程中人数均明显高于工作需求,人力资本利用率较低。
2、流程操作风险
工具欠缺,流程操作隐患重重。操作风险管理工具是保证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效益的基础,对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A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虽然也设置了相应的操作风险管理工具,但由于工具较为简单,风险规避效果并不理想。A 银行开始在该基础上构建集风险和控制自我评估、损失事件报告和数据收集、关键风险指标监测、新产品和新业务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测试和审查法、操作风险报告等为一体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希望利用上述工具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力度。但由于工具内容过于复杂,操作难度较大,致使其使用效益并不显著。流程漏洞。操作风险居高不下流程漏洞是 A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效果。目前,流程漏洞已经成为当前银行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
3、制度执行风险
A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制度体系存在明显的漏洞,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
制度执行风险,严重影响了 A 银行经营效益。A 银行虽然结合不同的业务类型形成
了相应的业务制度和业务操作,但由于内容较为复杂,制度设置难度较大,配合效果
并不理想。
4、基层结构风险
为了保证操作风险管理效果,银行必须要对基层结构进行完善,做好基础内容的
设置,这样才能够在该上述内容上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完成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的构
建。A 银行虽然设置了较为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基层结构,但在相关方面仍存在一定
问题,其具体表现在内部审计、职能分散、职能缺失三个方面。
三、完善A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
1、加强人员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强化人员操作风险管理
完善管理组织,形成独立体系。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各部门进行完善,做好组织结构的设计,如由总行统筹各项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委员会、审计部门等细化管理内容,对各项操作风险管理任务进行落实。强化人才培养,提升人员素质。在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A 银行一是需要与新加坡母行做好沟通,通过母行人才的引入丰富自身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借助经验型、科技型人才对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业务进行调整,做好业务的设置和配合;二是需要与人才市场构建良好的对接平台,吸引更多有经验、有技术、有创新的操作风险管理人员参与到 A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全面提升操作风险管理业务水平;三是需要与高校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高校中的先进理论对自身操作风险管理人员进行“武装”,对其操作风险知识和技能进行提升。
2、积极实施流程操作风险管理
把握业务流程,做好动态控制。首先要做好业务流程设计。要对银行内的多种金融产品和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在实现管理差异化的同时努力提升银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获得更多的市场发展空间,拓展银行业务面。其次要提升动态管理程度。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分析时需要从动态角度入手,这样才可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以降低银行的业务流程操作风险。另一方面,银行内部审计人员要做好监督工作,在增强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提高风险意识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不断积累应对风险的经验,在该基础上结合银行的具体环境进行审计操作,如信贷审计、出纳审计、财务会计审计、外汇审计等。
3、充分重视基于操作风险管理的执行
做好评估量化,强化智能管理。在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面,A 银行要在当前计量基础上合理运用高级计量法,通过该方法提升风险度量的准确性,全方位把握操作风险发生的实际状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控制,从而保证风险计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还可以适当运用损失分布计量法对损失事件状况进行分析,在损失事件数据库基础上确定操作风险管理效果,对风险控制方案进行调整,最大限度降低银行操作风险。通过风险诱因、风险指标和损失事件的历史统计数据等运用数学算法建立多元分布模型图,通过图线变化状况确定上述因素之间的关联度及发展状况,对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调整进行制定。
4、积极探索并建立有利于基层机构操作风险防控的管理制度
建立转移制度,实现风险分担。转移制度主要指保险转移制度,这种制度是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应用较为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银行操作风险的转移。但 A 银行对此方面内容并不重视,保险转移制度构建仍需进一步完善。建立预警机制,提升预防效益。该预警制度构建的过程中要明确:(1)关键业务恢复具体事项,通过对银行操作风险发生后业务损失状况进行分析确定关键业务项目,明确关键业务恢复的顺序、时间、内容、目标等,保证人员严格依照制度要求对其进行恢复;(2)操作风险应急内容,结合具体业务从数据、系统、人员、资源等状况设定操作风险应急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应急管理注意事项及要求,结合部门特征制定突发事件处理方案和流程;(3)危机沟通配合制度,通过结合银行业务内容及业务状况做好危机下各部门的配合设计,明确沟通内容和配合要求,做好危机处理权力的划分,严格依照危机处理制度做好操作风险事故控制。
上述业务连续性管理预警制度的构建,能够有效降低突发性事件给银行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利于银行向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有利于实现银行发展的“双赢”。
四、总结
在对A银行操作风险的分析中,仍然存在一些未能考虑到的部分,主要的分析从理论上展开,因为自身知识水平有限,以及对A银行操作风险的认知程度和管理水平存在部分限制,导致对操作风险的认识不完整不全面。今后,将继续收集和分析操作风险数据,不断学习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 郭美娣.大数据时代对审计工作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6(20)
[2] 陶少卿.大数据时代下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4(30)
[3] 张宇靖.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阴.区域金融研究,2013,01:67一72.
[4]徐学锋.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绩效评价[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6).
作者简介:
马一丹(1992-)女,山西晋城人,会计专硕,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