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于龙
神华准能集团选煤厂
点检定修制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于龙
神华准能集团选煤厂
随着我国近几年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设备自动化水平的逐渐提高,这就需要对设备进行高效管理。点检定修制作为设备管理的方法一种,在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点检定修制以点检员作为核心,严格执行设备的管理体制,确保设备管理可以得到全面的落实。笔者就对点检定修制的特点及分类进行了介绍,并对其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点检定修制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点检定修制;设备管理;自动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而设备的自动化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水平,因此,为了有效提升企业设备的装备水平,需要切实加强设备管理工作,推广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设备也快速发展,点检定修制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在点检定修制的管理下,企业设备得到了有效完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这也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点检定修制是设备管理的有效机制,其中点检指的是按照相关规定对设备的各个部位进行有目的的预防性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就需要立即做出修正。点检定修制则指的是利用测量工具、仪器或是点检员自身的实际经验与感官对设备运行中的关键部位进行规范化,从操作技术、维修保养等多个方面进行管理,确保设备可以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正常运行[1]。同时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点检员还需要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督,对存在问题的部位要立即停止运行整修,确定和安排合理的维修时间,这样才可以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的运行状态,避免发生设备安全事故。之所以采用点检定修制,是为了减少设备的维修费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有效利用率,以创造更多的设备周期效益。
1.1 倾向性管理
点检定修制是具有严格周期性的项目修理制度,每个项目都存在周期,但是只作为参考,其检修还是以点检掌握的设备状态为依据确定维修时间与项目,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维修可以有效避免过修或欠修的情况出现[1]。通过点检对设备进行检查诊断,可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裂化倾向性问题,在倾向性管理的辅助下,能够明确设备的检修项目,并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消除裂化,确保设备可以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1.2 预防为主
点检定修制的主导思想是以预防为主,这与传统的以修理为主的设备管理机制不同,在设备管理中应用点检定修制可以及早地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做出预防处理,使设备可以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最大限度地避免设备故障与事故,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与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设备使用的经济效益。
1.3 具有一套完整的维修标准体系
点检定修制拥有一整套完整的维修标准体系,包括点检、润滑、定修、检修、清扫,点检定修制将设备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划分为若干点,并根据其运行状态制定点检计划,包括点检周期、点检方法、维修技术、作业标准等,使点检定修制的技术可以得到全面的贯彻。点检定修制的应用有效避免了因人为原因而造成的设备点检不到位的情况,在维修标准体系的辅助下,可以提前做好定修项目的计划安排及配件的准备工作,使设备运行得以不断完善。
1.4 以人为本的设备管理理念
点检定修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备管理理念,点检定修制中,点检员是设备管理的执行者,其工作责任重大,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要负责设备的全过程管理、点检员需要对设备负全责,这样一来,就需要点检员能够组织协调好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部门工作,同时做好本职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可以顺利进行。
点检定修制以级别分类,可以分为专项点检、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三类[1]。
2.1 专项点检
专项点检指的是对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与主要部位进行点检,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在应用专项点检时需要预先了解设备的技术性能,由于机械设备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对专业性的仪器设备进行检修时也需要针对不同设备采用不同方式,一般的,对设备的专项点检定修包括振动测试、金属结构厚度检测等,点检员需要全面了解设备的性能与运行状态,并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维修计划,这样可以使设备管理更具针对性,对于设备的检修具有积极意义。
2.2 日常点检
日常点检指的是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在应用日常点检时通常会以点检标准与作业状态为依据,通过观察设备的各部位工作状态,而确定设备的检修时间与检修项目。日常点检主要包括设备的润滑、清洁、调整和更换等,在日常点检过程中若发现设备运行异常需要立即向设备管理人员报告,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2]。日常点检是点检定修制中最为基本的工作,能够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日常点检对机械设备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2.3 定期点检
定期点检以时间划分,主要包括周检、月检、季检、年检以及状态检查,周检指的是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较为专业性的专项检查,使设备可以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而月检、季检、年检则是根据设备的使用周期与设备的使用状态制定设备专项检查周期,状态检查则是对设备进行动态及静态检验分析,全面了解设备的技术状态,这样更有利于设备管理人员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设备管理能够实现标准化、制度化,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2]。
在引入点检定修制后,设备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使设备的生产运行效率得以有效提升。点检定修制将生产运行力、点检力、检修力都整合到一起,充分发挥设备管理人员的能动性,同时在设备管理中引入了状态监测及多手段点检,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备隐患的预防能力,使点检有效性得到了提高。然而就当前点检定修制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推行点检定修制后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仍然存在设备管理效率低、故障频发的情况,维修费直线上升、检修作业繁琐都对设备管理造成了困扰,这与点检定修制的目的不一致,因此,点检定修制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2]。
4.1 建立点检定修制组织机构体系
在应用点检定修制时首先需要建立点检定修制组织机构体系,由企业设备主管部门成立点检领导小组,以设备为单位成立点检工作小组,同时建设相关的信息传输平台,可以在点检定修制应用时使相关信息得到有效共享,促进点检定修制的正常运行。点检定修制组织机构体系可以使点检定修工作得到有效保障,点检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编制以及对点检工作流程进行调整,对点检定修工作进行指导,并收集整理相关的设备管理信息与资料,推进现代化设备管理。点检工作小组则主要负责点检定修的实际落实,是点检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因此,点检工作小组的成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性,能够对点检定修的项目进行分析总结,并不断积累经验,实现设备的有效管理[2]。点检定修制组织机构体系的建立可以实现设备故障的预防,同时进一步分析设备故障部位及原因,在设备自带监控系统的辅助下,实现设备信息的有效共享,为生产、设备管理与检修三方提供参考数据,实现设备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
4.2 工作处理流程合理化
很多企业在设备管理中应用点检定修制后,生产、管理、检修三者得到了有效整合,只保留了生产运行力与点检力,采用委外的方式选择检修力,这虽然使得设备管理运行的分工更加明确化,但同时也影响了设备隐患的处理流程。在设备存在缺陷时,无论设备隐患的严重性,生产运行方都会首先通知点检方,将设备的管理责任推脱给点检方,这样一来,在点检方获知设备缺陷信息时就会接受全部责任,需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设备缺陷情况进行了解,并采取有效措施,按照相关的处理流程对设备隐患进行处理[1]。实际上,最容易发生故障的设备是次要设备,对生产的影响较小,当点检员将大部分精力耗费在次要设备上时就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同时在主作业线上的关键设备若发生故障或缺陷,点检员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就会影响设备的管理质量,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企业需要对工作处理流程进行优化,对生产设备进行严格的划分,区分主作业线与辅线设备,明确各作业线的隐患处理流程。若主作业线的关键设备存在隐患就需要立即停止作业,在发现设备缺陷时需要生产运行力需要立即通知点检力,督促点检人员对设备缺陷进行处理,尽快恢复生产,将因设备故障而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若生产辅线的设备发生故障,对主作业线不存在影响时,生产运行力可以直接通知检修方对缺陷进行处理,避免造成点检人力资源的浪费,进而保证设备生产的稳定运行。
4.3 员工技能多样性发展
受企业体制等因素的限制,在设备管理中应用点检定修制后,生产运行方只关注操作方面的事项,忽视了现场设备的控制,对现场设备的控制技术并不了解,这样一来,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生产运行方就无法对故障做出正确的初判断,需要联系点检方对故障进行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效率[2]。因此,生产运行方需要在学习操作技能的同时,尽可能地多样性发展,了解设备控制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提高设备管控能力,进而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做出初判断,并且简单的故障,生产运行人员也能够自行解决,这样会节约大量的时间,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企业的点检队伍建设按照专业区分主要包括机械点检、电气点检与仪表点检等,点检人员对自身的专业技术有着较好的掌握,但是对其他类别的点检工作认识较少,这样一来,一旦设备出现综合性故障时,点检人员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因此,为了提升点检员的综合素质,企业需要定期组织培训,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加强点检人员的综合技能,实现点检员的技能多样性发展,同时要加强点检员专业间的沟通,使其综合故障解决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4.4 采用专业化的维修资源
设备管理在选择检修单位时需要有针对性地根据作业主体与专业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尽可能地实现最佳成本管理。企业需要采用专业化的维修资源,对主体设备采用维护业务外包模式,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总维护费用,提高维护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
4.5 实行全员管理
点检定修制要求生产方、点检方与检修方三者的共同配合,点检处于核心,需要起到协调作用。点检员可以主动对设备进行重点检查或修理,如果运行方负责检修作业的安排,就会导致点检员无法在最佳实际实施定修,这对于企业的设备生产运行是极为不利的[1]。因此,点检定修制需要实行全员管理,按照精密点检、技术诊断与裂化分析的要求,实现生产方、点检方与检修方三者的协调配合,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4.6 丰富点检手段
随着设备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仅靠点检人员的现场诊断模式已无法满足设备使用的需要,对于复杂的设备问题,企业需要丰富点检手段,以精密点检技术为主,建立设备管理数据库,将主作业线的关键设备运行参数信息化,自动化采集到设备管理数据库,实现设备信息的共享,这样一来,当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时就可以通过数据库及时地了解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而对设备进行维修管理,实现在线设备运行状态的自动化分析。
4.7 加强机组检修后期的综合管理
机组检修后期仍需要点检人员与检修人员的共同配合对设备的检修情况进行验收,若发现问题则需要及时进行整改,要求检修单位在规定限期内完成,做到问题的闭环管理。除此之外,点检员还需要对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以及施工方案等及时资料进行归档,实现设备管理的良性循环。
点检人员需要对机械设备金属构件的锈蚀、老化及磨损情况进行了解,并详细做好备用部件的准备,制定完善的设备维修计划,并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做好设备的养护、维修及改造计划,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使设备性能可以及时恢复,确保设备的稳定与性能,减少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2]。
点检定修制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有效保障了设备的稳定运行,同时提高了在线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了设备故障的发生频率,使生产可以顺利进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在点检定修制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企业进一步优化完善,使设备的效率与功能可以得到全面发挥,实现设备管理部门由设备管理到资产管理的转型,进而提高企业的设备综合管理水平。
[1]徐春.点检定修制在火电厂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实践及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285-288.
[2]鲁世军,朱白钦,刘素艳.设备点检定修制在煤化工企业中的探索和应用[J].河南化工,2012,Z4∶27-2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