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

时间:2024-04-25

摘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学校学习同企业工作的有机结合,一方面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同时也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和挑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必须积极适应这种变化,不断开展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进而使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大幅提升。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高职院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的加快推进,不管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领域,都对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满足高职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工学结合”这一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主要突出“工”与“学”的有机融合,在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间无缝对接,由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职业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体系设计,指导学生通过提早熟悉实际工作技能,掌握工作所需的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水平,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因此,研究高职院校思政课在“工学结合”模式如何开展实践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适应大学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随着“工学结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推广,推进实施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的高职教育中,采取由教师、课程为主的模式一直以来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出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我国大力倡导实施专业职业教育,通过“工学相结合”这一模式,对以往的职业教育进行改革。为此,教育部以“工学结合”为导向,制定了有关具体标准,开启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新篇章。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改革;同时,高职院校学生也逐步走出学校,通过校企对接,走进企业,充分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指导企业,既达到了校企资源的有机衔接,又能让学生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提高对企业需求的适应能力。

2.符合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要求。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偏重单方向、传授式,教学方法单调,加之思政课的理论性较强,学生通常会觉得课程枯燥,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国家把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升到更高的高度,要求高校进一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突出实践环节。***主席在2016 年12 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职院校在推进教学改革工作中,必须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将多元素引入到教学当中,拓宽实践教学的广度及深度,指导学生将学与用结合起来,将课堂与企业结合起来,以此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视性不够。思政课实践教学由于涉及面广,内容烦琐复杂,需要高校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但由于这方面工作很难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很多高校对待思政课都持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各方面投入严重不足,极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比如,在经费上保障不足,虽然许多高校都有专项经费,但真正用于实践教学的很少;在制度保障上欠缺,当前学生就业率是高校最关注的考核指标,高校很多精力均放于此,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并没有纳入到具体考核中;在激励机制上还不健全,专职思政课教师通常需要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而又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使他们没有足够的动力和精力去重视“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问题,致使实践教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2思政课教学课程设计针对性不强。职业教育同本科教育不一样,前者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而现在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往往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很多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地围绕学生就业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安排教学內容,而能够与企业实际岗位衔接的教育更是少之又少,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由于实践教学重复性较高,通常是社会调研以及参观考察等,这些教学内容相对被动,学生往往只是得到浅显的感性认识,没办法真正深入参与其中。并且,很多实践教学只注重活动自身,对于内容设计以及效果反馈往往没有考虑, 致使实践活动同职业能力的培养分割开来。

3.实践教学创新性不够。因为保障不到位,许多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方法非常老套、陈旧。虽然有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在努力探索新方法,但往往零散于教师的个人教学之中,没有统筹配合,更做不到融会贯通,难以发挥整合效应,收不到综合教育功能。并且,大部分实践活动以参观为主,致使学生缺乏具体的实践机会。

4.思政课教师实践能力难以满足需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偏弱,特别是思政课教师力量单薄,还有一部分思政课教师是兼职教师,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别的教学任务上;思政课教师的在职培训机会很少,对他们的能力提升作用不大。由于缺少实践经验以及实践教学能力,很多高职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实施实践教学的能力极其薄弱。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进措施

1.强化保障机制。要确保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能正常开展,前提条件是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组织上保障、制度上保障、经费上保障。要求高职院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予以更加重视,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考核指标体系。此外,还要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完善经费保障,确保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实施。

2.注重课程设置。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高职学生能否顺利从学校走向社会。高职院校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进行设置,突出实效性。特别是,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企业不仅看重他们的知识技能,更注重其职业道德水准,这就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当前国家正在积极实施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倡导“工匠精神”,落实到思政课上,需要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在增强学生就业技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切实做到贴近学生实际、贴近企业需求。

3.创新教学方式。“工学结合”模式要求高职院校注重创新教学模式,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课堂上,可以利用时事新闻、身边故事,组织课堂讨论,进行思想碰撞,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参与度。在课外利用模拟创业、技能大赛等形式,使学生真实感受社会,进而深入了解社会。在网络时代,高职教育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切实发挥网络优势,实现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依托网络加强学校同企业的互动,将最鲜活、第一线的企业信息传递给学生。同时,可以充分依托网络平台打造思想交流空间,增进师生的互动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4.加强师资建设。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任课教师应不断更新个人的教学理念以及教育方法,建立现代的职业教育理念。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努力成为“多面手”。要全方位、多领域地掌握社会需求信息,了解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要求,进而不断优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增强授课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闵敏.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

[2]包耀东.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模式创新[J].大学教育,2014.

[3]汪小燕,万德年.基于工学结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作者简介:阎露方(1982-),女,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河北省石家庄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