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李一鸣
摘 要:淮海戏是淮海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戏曲种类之一,属于中国地方戏曲的范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淮海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认知价值。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深受当地人们群众的喜爱。文章详细追溯淮海戏的历史起源及发展历程,在描写其发展历程中肯定了一代一代的淮海人对于淮海戏发展所做的努力。
关键词:淮海戏;地方戏曲;豆腐宴
淮海戏的发展历程
早在清乾隆嘉庆年间,淮海戏就以“打门头词”的演唱形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艺人们背着三弦和锣鼓走村串户,卖唱换取粮食或者熟食,这种演唱形式一直持续了80多年。
到了清道光年间,逐渐发展成了“戏”的雏形。艺人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班组,几个人凑在一起在庄头、街头等固定场所进行表演。遇上烧香会、庙会,则更是热闹非凡。“随身衣、就脚鞋”是当时的真实写照。自清光绪六年后,淮海戏的演出班组开始不断增多,在行当上也慢慢趋于正规。后来随着徽剧、京剧的流入冲击,淮海戏的艺人们不再固步自封,纷纷开始向徽京二剧的艺人们拜师学艺或与他们一起搭班演出,大大的丰富了淮海戏的演唱和表演艺术,为淮海戏的发展又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再往后的革命战争时期是淮海戏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特别是1940年后,在黨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上下都弥漫着硝烟的情况下,淮海戏艺人成立了“艺人救国会”。此救国会旨在培养艺人的艺术水平的同时,更多的是去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艺人们编排了近百出带有教育意义的现代戏,积极宣传鼓动抗日,在群众中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在这一时期,淮海戏艺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政府还选派了一批新时期有文化的艺术工作者深入淮海戏艺人当中,与艺人们一起创编新剧,对于旧时期的淮海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突破了以前的表演形式,为淮海戏揭开了新的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淮海艺人们正式从地摊走向了舞台,从农村走向了城市,部分县市相继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淮海剧团。1954年,由江苏省文化局正式定名为“淮海戏”,淮海戏迎来了发展史上最繁荣的一个阶段。后虽经历了十年文革,在此期间,许多剧团被迫解散,演员被批斗,淮海戏的发展被迫中断,但是在文革后,淮海戏恢复了发展,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再次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可惜好景不长,自九十年代开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接触到的世界越来越新奇,比如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再加上港台及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人们对淮海戏的兴趣愈发淡薄。听众越来越少,老艺人难以继续演唱,年轻的艺人也不再觉得这是个“铁饭碗”,于是纷纷转了行。淮海戏一度面临几近消亡的境况。
淮海戏的艺术特点
新编现代淮海戏《豆腐宴》作为全国优秀剧目,其在语言、唱腔和表演上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下文将从这两个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淮海戏的艺术特点。
(一)鲁与吴融合的地方话——以《豆腐宴》中方言为例
淮海戏能一直发展到今天,为许多人所喜爱,与它独特的语言魅力是密不可分的。淮海地区作为一个融合北方鲁文化和南方吴文化的特殊地区,其语言既粗犷,又婉约。而淮海戏采用的都是淮海地区的方言俚语,是淮海地区人民的日常用语,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听者听后倍感亲切自然,印象深刻。
创作于九十年代的大型现代淮海戏《豆腐宴》,整体风格轻松明快,其中不乏有既幽默又有特点的语言应用。两大主角王麻子和刘婶第一次因加盟新潮洋快餐麦当劳还是坚持传统食品开豆腐坊起争执时,刘婶的儿子大水笑话他俩怎么突然“红脸”了,此处的“红脸”并不是我们熟知的害羞的意思,而是恼火生气的意思。后面二者讲和,齐心要办好豆腐宴去迎接镇里召开的豆腐文化节筹备会,刘婶给王麻子进行了“包装”。买了西装、皮鞋还有手机,王麻子连呼太贵重了,说自己是“穿草鞋,戴礼帽,上下不配套”,这句体现了淮海戏语言上朗朗上口,前后押韵的特点。握着手机,王麻子又受宠若惊的说“挑着豆腐担,手里拿着小电话,乡亲们不骂我是麻木鬼,也会说我是老骚包”。“老骚包”就是我们平时理解的意思,而“麻木鬼”就是有特色的方言了,这是形容一个人十分矫情,有些自己惯自己的意思了。从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淮海戏近俗的语言不但没有限制其发展,反而成为了它的亮点之一,给人留下了亲切古朴,轻快自然的印象。
(二)“以歌舞演故事”的表演特点
淮海戏长期扎根于人民群众中,因此它的表演艺术有着丰富的民间色彩。著名京剧大师荀慧生在看过淮海戏后,是这样评价的:“正因为它来自农村,所以演出中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无论曲调和表演都非常朴实。”
淮海戏不仅取材来自民间生活,语言也都是浅显易懂的日常用语,因此在发展中总结出了许多有趣的表演艺术形式,如“鸡刨塘”、“狗套头”和“猪吊腰”等。其中“狗套头”这个身段表演,在著名丑角杨云发在《催租》中套用的恰如其分:他所饰演的杨福来骑着小毛驴去收租,路上偶遇美丽少妇双姐,心生坏心思便故意让驴冲向双姐踩坏她的篮子,以此为借口搭讪。在装作赔礼时,他的双手从膝下往上直到脑后,再回到胸前,突然的又翻向脑后,最后返回胸前向下抱拳作揖。此过程就像狗吃了东西后仍馋的在舔爪子,故名“狗套头”,生动形象,惟妙惟肖,让人听后忙拍案叫绝。此“以歌舞演故事”的表演特点,大大丰富了淮海戏的表演形式,将许多内在的东西通过舞蹈传达给了观众,让人耳目一新。更因其区别于“话剧加唱式”的现代戏表演形式,具有特别的重要的意义。
结语
我国戏剧种类繁多,约三百六十余种,每一个戏种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 淮海戏作为一个地方戏种,代表了淮海地区的音乐特点,有着独特的艺术研究价值。它的语言、唱腔和表演都是经过了数代淮海人的无数次的推敲,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才有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我相信,在淮海人的带领下,淮海戏这个地方戏种会被更多地区的人们熟知,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喜爱。
参考文献:
[1] 朱林:《淮海戏声腔结构及发展》[J],南京:艺术百家,2002(3)。
[2] 徐子方:《淮海戏简论》[J],文化遗产,2008(2)。
[3] 王安顺:《浅议淮海戏声腔的传承与创新》[J],南京:剧影月报,2007(2)。
[4] 王安顺:《淮海戏的腔与字》[J],南京:剧影月报,2005(5)。
[5] 曾 钰:《淮海戏的传承发展及音乐资源的保护开发研究》[G],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2)。
[6] 谢红霞:《试论淮海戏的文化保护》[J],武汉:戏剧之家,2011(2)。
[7] 王 佳:《浅谈淮海戏的特色及价值》[J],北京:艺术教育,2011(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