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徐浩然
摘 要:随着网络舆论环境的快速发展,网络舆论对公众的政治观念、道德素养、人生价值观等意识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因为人本身作为网络舆论环境形成的基础,其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反作用于环境。而这就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来发扬网络舆论环境中的积极影响,抑制消极影响。通过纠正人的意识来改善环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基础。
关键词:网络舆论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舆论;网络舆论环境优化;
1.网络舆论环境
截至 2017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7.51 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 1992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 54.3%,较 2016 年底提升 1.1 个百分点。而网络新闻类应用使用率达到83.1%,使用人数超过6.2亿人。可以看出,通过了解政治时事新闻,并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已经成为了社会舆论形成的一大方式之一。
网络舆论环境打破传统舆论环境的形成机制。因为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舆论不再是以前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形成机制。网络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舆论的形成和信息交流更加扁平化。互联网技术的匿名性和开放性让网络舆论变得更加自由化。互联网的全球性也让社会思潮和文化观念互相碰撞,从而使得网络舆论多元化。网络舆论的低门槛大大增强了其大众性。
2.网络舆论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网络舆论环境的形成的确从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言论的自由,尤其是让每一个发声者处于更加平等的位置。
(一) 主流社会共识和核心价值的缺失
当网络舆论环境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在没有自己社会的主流价值共识和核心价值进行合理引导和灌输时。网络舆论环境的无序性会大大增强,而舆论中所包含的大量隐形意识形态会对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主流社会共识和核心价值长期缺失,网络舆论环境中的主体会被这些负面价值言论所感染,最终走向认同和依赖。让人担心的是,当主体在网络受到消极价值观念影响并在真实世界表现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甚至政治立场不坚定。
(二) 道德问题凸显和法制意识低下
人们在网络世界获得了平等且广泛的发言权,而网络的自由性和弱控性使得网民可以匿名表达观点。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完全自由开放的言论平台,任何人和组织都可以表达观点和态度;宣泄自己的情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网络舆论环境也在按照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模式不断前进,但是互联网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时候,放弃了维护网络道德体系,这也从侧面促成了网络舆论环境参与者道德水平参差不齐。
法治意识低下表现为:不懂法。许多人在网络舆论环境中发表虚假言论、对他人进行辱骂、甚至传播反动思想内容时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在这些人看来,网络舆论环境还是一片“三不管”地带。一方面,自己不懂法就有可能会触及法律禁区,承担效应的后果。另一方面,自己无法甄别环境中的违法行为,那对自己权利和隐私的保障就无从谈起。
(三)政治素养和大局意识不足
在网络舆论环境中,人们更强调和重视自我价值。发表舆论和评价时往往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分析矛盾时无法顾全大局。这类人的思想普遍偏激,无法客观的看待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而其所发表的言论更多的是情绪化和片面的。过于强调自我实现会破坏网络舆论环境的良性循环,给国家的治理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3.优化网络舆论环境的措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会和每个人的生活结合的更加紧密,网络舆论环境的影响也会继续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去寻找网络舆论环境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和举措,充分调动和发挥其中的积极因素,抑制和减少消极因素的影响。通过构建健康环境来保障网络舆论的均衡有序发展,而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是有益的。
(一)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唱响社会主旋律
在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来,没有哪个国家会放弃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的权利与阵地。首先是一定要占领网络舆论环境的意识形态阵地,且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来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让其成为主流积极舆论的拥护者。比如:共青团中央的微博账号以及思想火炬微信公众号等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渠道的牢牢把握和内容手段的不断创新。不断增强主流舆论在环境中的引导力,往主流舆论中输送健康和积极的言论。
网络舆论环境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机制才能保证健康发展,而监管的方式无外乎于用道德约束人以及法律制度的作用于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加强法制教育。在不断完善网络舆论环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讲座、报告、视频学习等方式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强化网民的自觉守法意识,让人们在网络上的言行时刻以法律为准绳。准确地在网络舆论环境中传播最新、最准确的网络法律法规,引导人们依法上网。除了法律法规的强制他律,我们还需要以各种形式和渠道进行网络修养道德的培养的宣传。我们应该利用网络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声的喉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梦”为基础,对人们进行旗帜鲜明的宣传,用高尚的精神感染大众,潜移默化的塑造正确、高尚的道德观念和主流社会价值观。并且把这些教育内容糅合进网络舆论环境本身的内容之中,让人们时时刻刻处于网络道德的约束下。
(二) 提升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针对社会人群的特点,利用网络渠道加强政治观的教育。让更多的网民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所持的根本立场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还可以以网络推文、科普小视频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颖方式对党的基本路线进行讲解。通过让网络舆论环境参与者对国家的政治关系、政治活动的根本观点和立场有了明确的认识来对网络舆论环境进行优化。党和国家要通过网络渠道和人们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网络舆论环境中的意识形态思想状况,解答大众思想上的疑惑,在解疑答惑中加强公众对政治的敏感性;让人们形成更高的政治觉悟。警惕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对网络舆论环境的渗透。
需要说明的是。构建健康网络舆论环境并不是阻碍言论自由和政策的民主化进程。净化网络舆论环境,让正面意识形态和积极价值观成为主流;让真相和事实成为主旋律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应有举措,也是建立网络强国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贾文岩. 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舆论”健康环境构建中的作用. 山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104-106 .
[2] 申楠,杨琳. 复杂背景下网络舆论引导与网络环境治理探析..陕西:西安交通大学,2014:96-101.
[3]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2-188.
[4] 洪瑾,常昊然.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研究].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13(1)
[5] 谢梅.利用网络媒体构建和谐社会舆论环境].四川: 改革与发展,2006.02.025.
[6] 朱伟.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 郑州大学学报,2006, 39(5): 68-70.
[7] 刘秀伦,谷文陶.网络环境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湖北社会科学, 2010-7:183-185
[8] 秦自强,陈南南:优化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校园环境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6:219-222
[9] 张青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调查研究:教育理論与实践,2011.11:41-43
[10] 樊虎,宋南:谈网络环境的道德建设:数字出版:69-70
[11] 蒋艳艳,蒋洁成:新媒体影响下后现代传媒环境的道德重建: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2:30-33
[12] 姜恩来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54-5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