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管理探析

时间:2024-04-25

摘 要: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与直接性、隐匿性与交互性、突发性与及时性等特点。同时,高校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管理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引导力度和控制力度不够、舆情管理人才相对匮乏、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等问题。因此,明确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管理理念、健全完善高校舆论信息传播制度体系、提高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管理者整体素质是解决这一现状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管理

当前计算机、互联网等新型设备技术已走进了普通百姓生活中,由于大学生对新事物、新科技掌握速度提升,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发展愈加迅速。截止到2014年年末,中国网民数量高达6亿以上,其中30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学生群体所占比达22.43%,表明了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队伍中的重要部分。由于高校新闻网站、论坛、微博、博客、QQ、MSN等交流手段的出现,大学生通过这些便捷的途径和方式,就涉及自身利益和感兴趣的新闻进行评论、互动、交流,最终形成了强有力舆论场。这些强大舆论形成的力量直接给高校信息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含义与现状,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主要特点,提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的具体路径。

一、高校网络舆情含义与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现代化设备被不断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此大背景下,高校校园网络不断得到了完善和更新,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借助网络表达观点,使网络成为了学生表达意见的新途径。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传递,有助于学生集中表达看法,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传递,更好地集中意见,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民意和决策。近年来大学生思想不成熟和情绪的不稳定,使得网络舆情的问题逐渐暴露,在校园中形成了一股不好的浪潮。因此,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进行传播管理成为了大势所趋。

所谓网络舆情,主要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范围内,围绕社会发生的某件能够引起人们共鸣或具有探讨价值和意义的事,从而导致人们在网上发表观点和言论,表明态度,是民意的一种集中表达[1]。高校网络舆情则针对各大院校发生的大事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引起的集体讨论,关乎高校学生的生活、态度,蕴含着人们的看法,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活动[2]。在目前高校对网络舆情的信息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表现在:

第一,网络舆情管理制度不完善[3]。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各大高校已经逐渐加强了对网络舆情的认识,并不断完善内部的管理规章制度,但这些规章制度仍旧存在很大漏洞。由于其不同于法律规范,因此,公信力和客观度都不够,内部管理细则也不够明确。同时内部监管内容也不够健全,职责划分不明,监督力度不夠,严重阻碍了高校舆论氛围。

第二,高校对网络舆情引导力度和控制力度不够[4]。据调查了解到,虽然目前我国有些高校已经制定完善了内部的舆论管理规范,但其执行力和控制力都远远不够。校领导将眼光集中在了学校教学和科研等管理建设上,没有发挥自身领导力。另外,由于网络强大攻势,使其总是处于被动状态,控制力度不够,不能把好舆情质量关。

第三,舆情管理人才相对匮乏[5]。人才是保证舆论有效监管,为学生创建良好讨论氛围的前提和基础,但由于高校资金的匮乏及受传统观念影响,使高校的舆情管理人才相对短缺,既掌握信息技术又能够发挥管理职能的人员少之又少,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第四,管理方式相对落后[5]。由于新技术的不断革新,传统的舆情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不能满足时代的变化发展需要,新技术发展下的网络舆情又有了新内涵,其传播速度和时效性都更强。针对这样现象,传统管理方式已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潮流,阻碍了高校舆论的有效传播。

二、高校网络舆情主要特点

高校网络舆情称之为校园媒介,是连接高校学生与客体事件之间的纽带,它有着更为广泛的特点。

1、自由性与直接性[6]。高校网络舆情与传统信息表达渠道有很大差别,它不需要循环往复表述,学生可以通过网上互动、手机短信、QQ、MSN、微博等传播和表达自己的意见,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传递,加强交流,发表观点。例如,学生对高校微博中某一热点话题很感兴趣,即刻能够通过转发按键实现信息的传达,具有自由性与直接性。

2、隐匿性与交互性[7]。网络舆情更加优越便捷在于它具有更好的隐匿性与交互性,区别于传统书信、打电话等交流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观点,不受身份与地位限制,而言论发表又可以匿名的形式进行,减小了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另外,网络舆情还具有交互性,学生能够通过高校网站浏览到任何人的留言信息,并与之进行对话交流,发表言论。

3、突发性与及时性[7]。网络具有更为便捷的优点,它能够使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所看到的突发事件,热点话题,避免了延时现象,并在需要了解事件的适宜时间进行网页浏览,找到自己关心的话题,与之进行探讨,保证第一时间获取信息。

4、丰富性与多元性[7]。即大学校园网络舆情热门话题涉及到的内容众多,包括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娱乐、世界各地热点新闻、学术话题、政治经济、军事体育等等;

5、海量性与爆炸性[8]。高校舆情信息传播数量的巨大,内容的多样,以及谈论人数的众多共同构成了其特点;第三,个人性与群体性,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发表个人意见,也可以组织很多人组成团体共同发表观点。

三、高校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管理的路径

为保证学生话语传递的良好氛围,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各大高校要不断进行管理制度的改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1、明确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管理理念[9]。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摇篮和重点场所,明确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管理理念,能够保证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维护学生的正当民主权利。第一,高校要实现宏观管理与具体引导相结合的战略理念。即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校的网络舆情阵地,加大管理力度,实施正确引导;第二,在发挥学生话语权基础上建立规范。高校网络舆情虽然给学生创建了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但这种看法的发挥并不是没有权限,自由传播不能“散”,要按照规范进行,其言论要正确科学,具有探讨价值,不允许有害言论和不健康话题出现;第三,坚持做到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近年来计算机和互联网兴起就意味着校园网络文化的异军突起,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校园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内容要以校园文化话题为主,做到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有机结合。

2、健全和完善高校舆论信息传播的制度体系[10]。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想要保证高校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健全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内部管理者有据可依,有规可守。首先,学校要健全完善舆情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机制,对学生发布的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类,并保证反馈的及时性,抓好管理的第一关和最后一关;其次,建立舆情信息的分析机制,对信息的来源进行辨别,避免虚假信息和危害性大的言论进行传播;再次,建立舆情突发信息的应急机制,对于突然出现的意外事件及时处理,在事件发生后,也要对学生的言论进行准确的汇总,保证工作效率;最后,健全完善舆情引导机制,发挥意见领袖的巨大作用,对不良言语进行科学引导,保证舆论信息的健康性,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提高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管理者整体素质。校园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管理情况由内部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决定[11]。各大高校为了保证学生言论平台的健康性和持久性,必须加强提高舆情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首先,高校要把好管理人员的选拔关,挑选具有网络舆情管理经验和能力的人员,并做好岗前培训;其次,做好管理人员再教育,定期组织培训,让他们明确自身工作重要性,并加强自主学习;再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购买与现代化高校相适应的舆论管理设备,同时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存的发展战略;最后,做好考察和评价工作,对网络舆情信息管理者进行综合评定,给予奖励或惩罚,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保证管理的有效性。

总之,高校网络舆情对学校的发展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反映一所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场所。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进行管理,以保证其传播效果,为学生搭建良好的说话氛围,创建沟通的桥梁,为学校进一步发展作铺垫。

参考文献

[1] 谢耘耕,刘锐,张旭阳等.2014年中国网络舆情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5,2:005.

[2] 郑岩.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目标定位,评判依据与运行保障研究[J].情报科学,2015,6:016.

[3] 杨先情.网络群体事件舆论引导失当的危害及应对路径[J].传播与版权, 2014(6):151-154.

[4] 于晨,郑凌冰,王维民.基于“微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点的高校学生工作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6):815-817.

[5] 姚健.当前我国高校网络舆情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政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24-25.

[6] 米丽娟.基于新新媒介研究现状的媒介生态系统重构论纲[J].西部学刊, 2015,7:007.

[7] 吴萍,陈山源.网络舆情的难控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与对策研究[J].浙江傳媒学院学报,2012(3):104-105.

[8] 刘萍萍,吕彬.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和管理策略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33(2):9-10.

[9] 王坤.自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J].学理论,2014(2): 236-238.

[10] 张雪媛,潘月游.高校网络道德责任教育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2,18(1):103-104.

[11] 易彪.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031.

作者简介:温庆(1981-), 男,江苏扬中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