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旅游学科教学创新研究

时间:2024-04-25

董颜宏+刘海艳+徐涛

摘要: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以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为载体,将其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密切结合。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更是成为其用户的主力军,这使得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习惯、思维模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作为高校旅游学科教学工作者,则必须有效结合移动互联网创新旅游学科教学工作,以满足当今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旅游学科;教学创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以及移动APP软件的大量研发和运用,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微博、微信、QQ等移动社交软件进行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沟通越来越频繁,信息流通越来越快捷方便。2016年1月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提升至90.1%;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5.2%。作为移动互联网用户主力军的高校大学生,其生活方式、学习习惯、思维模式更是因此发生巨大改变,而由此带给传统高校中填鸭式教学模式以巨大挑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传统教学理念已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但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也为高校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信息平台进行备课、教学,让手机进课堂不仅仅成为一种可能,更成为一种必然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制定多变灵活的教学形式。

一、移动互联网给旅游学科教学带来的契机

(一)信息记忆的深刻性

对于旅游学科而言,在学科讲解过程中通常会涉及旅游的六要素,即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而旅游所涉及的这些方方面面又都与移动互联网密不可分,无论是购物平台还是支付方式,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外,旅游学科往往还会涉及旅游资源的讲解,在进行这些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单纯通过课本的描述、教师的讲解,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其真正的意境,但利用移动互联网微信息平台进行备课、教学,结果就会大不一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平板,打开预先准备好的教学碎片,在线浏览需要其掌握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地貌形态、地理位置、特色景点等等,再结合课本的介绍、老师的讲述,就可以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信息画面,完成深刻记忆的过程。

(二)信息传递的形象性

移动互联网时代图片、音频、视频获取已变得越来越简单容易,从而使高职旅游学科课程开设更加形象生动,教师可通过微信息平台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用图片、音频、视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带上手机进入课堂,信息通过手机传递给学生,枯燥的课本知识变成形象生动的动图、视频画面,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三)信息收发的便捷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可能会存在疑惑,教师不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更是对老师讲解的知识心存疑问。利用微信群、QQ群等发出求解信息,既免除了传统教学中当面找老师的不便捷,又避免了问题在学生脑中闪现后被搁置甚至遗忘,老师在收到学生提问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解答方式和解答时间,既可随即解答,又可经过缜密思考或充分参考后再给予精确回答,免除了学生当面提出复杂难解问题时无从解答的尴尬性或潦草解答的不严谨性,更好了实现了信息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二、高职旅游学科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教学创新思路

(一)利用互联网构建互动式、个性化教学模式

目前,不少高校都引入了“翻转课堂”的概念,从字面上理解,是将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学习内容翻转,学生在课后自主观看教师的视频讲授,然后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从而完成课堂知识的内化与运用。这一理念的引入,无疑给中国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学生学习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仅拘泥于教室,而是变得更加随意更加自主,可以是寝室、可以是食堂、可以是在家里甚至可以是在热闹的商城,只要有移动互联网的地方,就可以成为他们学习的条件,可以说是随时随地实现课程的传授。而课堂,则成为探讨、答疑、互动交流的场所,学生将所学知识的重难点、疑惑之处或是存在争议之处都带入课堂,在新式课堂,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向老师提出质疑、可以向书本提出质疑,彻底冲破思维枷锁、权威枷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课堂。

(二)创新实训机制,符合企业需求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之下,高职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就是培养满足社会各行业服务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对于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而言,其培养服务型人才的方向则更加明确,这就要求我们高校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育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企业密切联系,将企业的工序流程、规范操作直接应用于指导学生的实训环节之中。

首先,以旅游学科中的旅行社经营管理为例,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大型旅行社之间形成密切合作关系,旅行社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公司的操作流程传递给老师,老师再将其与书本知识有效结合,运用到学生的实训过程,让学生真正了解旅行社在实际操作中是如何组团、发团以及进行团队跟踪。与此同时,还可进一步加深与旅行社之间的联系,在校企合作条件的支持下,在校内成立旅行社门市部,建立移动互联网云平台,充分实现工作分工明确,由学生自主操作整个组团、发团、团队跟踪流程,再由企业技术人员直接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实训成果进行考评、考核,提出改进措施、意见。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其专业技能,为其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训基础。

(三)构建多元化创新型评价机制

传统教学考评机制是严格按照流程进行考评,一般都是由老师给学生打分,学生无法评价老师,也无法自评、互评。而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通过各种碎片形式接收学生的反馈意见,还可以引入互联网传播人气考核、企业标准考核。以旅游学概论为例,在学习该课程时,教师可以制作多样化教学碎片,将学生反馈信息纳入其中,学生可分组讨论或自主提交学习后的意见或收获,教师可以设置评分系统,学生以匿名形式通过移动互联网提交评分结果,随时掌握学生的对自身的评价,以便及时改进。

而对于学生的考评也可通过移动互联网形式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的实训过程、实训成果通过微信交流平台上传至网上,由全校学生、教师进行盲评“点赞”,进行网络投票,最终统计投票结果,再结合教师考评两个环节,实现真正的公平公正公开,甚至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2.徐冬冬.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新模式构建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2016(2).

3.马鸿雁.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教学方法创新探讨[J].长春师范大学學报,2014(11).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