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办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调整问题的探究

时间:2024-04-25

汪伟+马妍馨

摘要:会计专业从教学型向应用型转换是民办学校的必由之路。在转型过程中,应注重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侧重对学生进行应用技能方面的培养。同时还要调整人才培养路径,做到因材施教,侧重能力。在转型中还要跳出就会计论会计的传统方法,补充一些新课程的教学,使会计技能建立在了解实务处理的基础上。

关键词:应用型;调整;改进;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强调转型高校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作为民办高校的会计学专业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的重任,很多民办高校的会计专业正在从教学型向应用型转换。在民办高校会计专业转型过程中,如何能够真正落实教育部的人才培养要求,调整完善人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是新形势下会计人才培养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

随着会计专业的应用型转换,人才培养目标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即将过去的高素质复合型,向现在的高素质应用型转换。

调整后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应是: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正确的人生觀和价值观,掌握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和税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备很强的会计核算能力和会计分析能力,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工商企业、建筑服务企业、金融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从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

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下列知识、能力和素质: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拥有实际操作技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和税收法规的基本原理,熟悉国家经济政策和会计准则;具有较强的会计判断能力、会计核算能力、会计分析能力和会计审核能力,能解决复杂会计问题。在校期间至少要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鼓励一部分同学获取“初级会计资格证书”; 具有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有较好的英语沟通能力;拥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军事常识,成为合格的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

二、人才培养路径的调整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越来越体现出跨界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如果仅就会计专业本身去考虑转型需要,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在人才培养路径方面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

(一)分班教学,按需施教

对新生的数学教学和英语教学,根据志愿分为A、B班。A班为实践班,B班为理论班。A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将来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思路是在保持原有课时的情况下,将数学课的理论难度下调,侧重学习数学在经济工作、管理工作、预测和决策过程中的应用方法。英语课的语法内容下调,加大口语和听力的训练。B班的培养目标是将来准备考研和从事理论方面工作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思路是侧重考研的需要。学生可自愿选择A班或B班的学习,但鼓励学生主要在A班学习,B班人数不宜过多。

(二)改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操水平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是会计专业转型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计算机在整个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其应用能力如何成为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计算机初步理论通晓后,要加大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力度。具体说就是把计算机教学分为两个部分,把理论问题归集到“计算机基础1”中讲解,在“计算机基础2”中主要讲解应用问题,如WPS、EXCEL办公软件、WORD排版技术、POPINT制作与技巧等,还要就计算机常见故障等问题多加学习和练习。

(三)调整课程内容和模块归属,使其应用性更加鲜明

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顺利考取会计从业资格书,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由专业限选课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为了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把“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两门课程调整为“中级会计实务”和“高级会计实务”,加强对学生实务处理的引导。为了提升学生的税务处理水平,应对日益复杂的税收新变化,把“税务会计”调整为专业主干课。在专业限选课中再增设两门课程,一是“纳税检查”,二是“纳税代理”,提高学生的税务处理能力。

(四)开展定向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根据目前社会所需以及学校现有的培养能力,对专业限选课实行套餐制。学生可以根据志愿和兴趣选择其中的一份套餐作为学习的主要依据,也可以打破套餐进行学习。套餐内容包括工商企业会计套餐、建筑服务企业会计套餐、行政事业会计套餐和公共会计套餐。在前三类套餐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了解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加强其对经济活动的直观性,以便使会计处理有的放矢,在每份套餐中,可分别安排一些具有行业特点的非会计类课程供其学习。如在工商企业会计套餐中,增加“机电设备原理与构造”、“机电设备评估”、“经济效益审计”、“企业战略管理”和“企业会计报表分分析”;在建筑服务企业会计套餐中,增加“建筑技术基础”、“建筑工程评估”和“基本建设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套餐中,增加“基本建设会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三、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应做好的工作

(一)校内各相关单位的相互配合是保证方案落实的前提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落实,完成会计专业的转型工作,需要学校召开会计、数学、外语、金融、电教、教务处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教师研讨和协调会,就会计专业在转型过程中所应达到的教学要求及其可行性进行研讨,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并把相应的任务落实到相关部门。

(二)选用或编写恰当的教材是保证方案落实的基础工作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自学的参考。现在民办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多是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所编写和使用的,其特点是强调理论内容的完整和学科体系的框架,对实践内容的介绍仅限于常见业务的一般处理方法,对于在会计处理过程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和细节问题根本不加以阐述,对会计业务的处理技巧更是不曾涉及。这样的教材对于会计专业的转型要求是不相应的,我们使用的教材应该是重实务轻理论,重细节轻框架。因此,组成教材编写团队,认真研究编写提纲,编写出具有转型特点的会计教材也是转型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双师型教师作用的发挥是保证方案落实的必要条件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确保转型成功的必要条件。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来说,重要的不是如何建设,主要是作用的发挥问题。会计专业向应用技能型转变,说到底是教师将技能传授给学生。如果教师没有技能,也就无法培养出技能型人才。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提高自己的技能就更为重要。这里的技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技能,即如何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一个是实践技能和技巧,即如何把自己的能力传导给学生,使老师的技能在学生的身上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双师型教师能静下心来,认真参予实践活动,吸取实践养分,充实提高自己的能力,真正发挥出大师的作用。

(四)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落实方案的有利保证

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必须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约束制度作为保证。有关制度包括校内实验制度,校外实习制度,校内实验考核制度,校外实践考核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教师实践教学考核制度等。学校应成立教学考核委员会,对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进行考核,并提出相应的奖励或改进建议。对于成绩突出的老师,要给予表彰。对于任务完成不好的,要提出一定的改进建议,通过制度的执行,确保转型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陈三华.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4(28).

[2]邓应飞.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6(18).

[3]杨鹏飞,王怡.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