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李鹏起
摘要:通货膨胀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的繁荣稳定。本文通过对以往学者对通货膨胀成因的总结与梳理,针对影响通货膨胀成因的有关要素提出政策性建议,对减少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对本国经济稳定增长、和谐发展和社会安定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通货膨胀;影响因素;政策建议
一、引言
通货膨胀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的繁荣稳定。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市场价格不能反映资源的真实价值,生产者有可能盲目发展生产,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畸形发展,导致整个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通货膨胀会助长企业大量囤积商品,人为加剧市场供求矛盾。通货膨胀是一种隐蔽的收入再分配手段,还影响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使货币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物价上升速度的居民受益,低于物价上升速度的居民受害。当人们对通货膨胀有了预期,很可能促使恶性通货膨胀循环,不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过度的通货膨胀会使整个经济环境变化无常,使企业对未来的生产失去信心,社会各阶层居民的矛盾加剧。正因为通货膨胀有如此大的危害性,很多国家都把保持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长期主要目标。因此,研究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减少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对本国经济稳定增长、和谐发展和社会安定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回顾
针对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分析,国内外学者己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
货币因素角度:王耀媛(1998)认为,政府为了重新分配社会资源,通过发行货币间接向公众收税,即为通货膨胀税,这已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使用;何筱微(2007)认为,由于时滞原因,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长期内更明显;余永定(2007)认为,货币供应量过多是通货膨胀的诱因;蒋淞卿,李晴(2010)认为,国内货币供给量过多为近年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需求因素角度:任保平,陈丹丹(2008)从不同方面搜集3年来的月度相关数据对需求因素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两者存在相关性,通过进一步分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对通货膨胀的关系,认为消费和投资对其影响大,净出口对其影响小。
成本因素角度:范志勇(2008)通过分析工资和物价的相互关系,认为工资影响价格,价格反过来又会推动工资上涨,两者相互作用可以引发通货膨胀;张文朗(2010)认为,仅有成本因素时,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当与其他因素相结合时,就助长了通货膨胀的发生并进一步证实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
结构因素角度:李晓西(1994)认为,劳动生产率不同、工资趋于一致的情况存在于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分之间,这恰恰是导致我国经济转轨期通货膨胀的结构性原因;吴剑飞,王绮(2010)从产业结构入手,通过数据分析认为,物价水平的变化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有关,产业畸形发展导致总供给波动。
国际因素角度:刘元春,阎文涛(2008)通过建立多个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认为2006到2008年间,我国不断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输入型通货膨胀已经显著出现;胡建国,杜亚斌(2008)认为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国际因素,外汇占款导致的货币供应量上升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是2008年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预期因素角度:牛治翠(2008)认为人们的现期消费与未来物价预期有关,當人们预期未来物价上涨时,现在的商品价格相对降低,人们就会增加对现期商品的过度消费,进而影响现在的物价水平;林景润(2010)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认为当通货膨胀预期达到一定范围值时,预期不再是影响通货膨胀的原因。
三、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分析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过多旳货币供给是引发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即在经济发展中,引起物价全面上涨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货币供给的增长率超过了经济的增长率。反映货币因素的指标较多,包括贷款额、货币流通速度、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等。
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的《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中,通过对有效需求理论的分析认为,通货膨胀是由过度需求引起的,即当社会已经处于充分就业时,如果有效需求继续增加,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常用于衡量需求变动的指标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以及国外对本国的净需求。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主要从供给方面来寻找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认为通货膨胀根源不在于需求方面的变化,而在于总供给方面的变化,即在总需求既定的情况下,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物价水平的上升。导致成本上升的原因主要有土地成本、原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农产品成本等。
四、政策建议
(一)货币供应量的过多增长,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的产生,且货币供给量会对通货膨胀产生较大的影响,货币供给的增长幅度越大,通货膨胀越严重。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基于目前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状况,经济快速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种有效需求的增加,对货币量的需求也会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只有在超过社会总有效需求时,才有可能产生通货膨胀,否则所增长的货币供应量,必然被消费及投资等需求消化。因此货币管理当局应当按照社会需求量的大小来调节货币供给,利用利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调节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可以抑制通货膨胀;
(二)对于因需求因素引发的通货膨胀,主要通过抑制过度需求来治理通货膨胀。而过度需求主要源于过度的投资需求,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及股票市场投资等,而过度投资的主体主要包括个人、企业及政府等。为此,我国应控制信贷规模,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拓宽投资渠道,完善产业进入制度,提高部分行业的进入壁垒,加强投资监管,并规范公众投资行为,鼓励公众合理化、多元化投资,从而有效治理因需求过度引发的通货膨胀;
(三)对于成本因素引发的通货膨胀,我国应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结构性财政政策的供给效应,加大对部分产业、部分项目、技术研究等投入,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控制产品价格上涨有效应对因成本因素引发的通货膨胀;
(四)通过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通过减税等手段来抑制现期过快的通胀时一定要考虑到时滞因素,更为常见的情况是严重通胀期已过,前期采用的调控手段才刚发挥作用,反而会使经济趋向于紧缩,不利于经济的稳定,政策工具收到适得其反的结果,事实上何时推行政策指令,以获得预期的结果往往是一个难于把控的难题。
参考文献:
[1]王耀媛.美国的通货膨胀与治理[J].世界经济,1998(2).
[2]陈丹丹,任保平.需求冲击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 当代财经,2008(6):9-13.
[3]范志勇.中国房地产政策回顾与探析[J].学术交流,2008(8):60-66.
[4李晓西.转轨过程中的结构性通货膨胀[J].经济研究,1994(10):28-32.
[5]林景润.我国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及经济波动的非对称性分析[D]. 东北财经大学,2010.
[6]吴剑飞,王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影响我国价格总水平的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4):3-8.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