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彭建
摘 要: 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说,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它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的配合度,让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可以更为透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素质教育的明确要求,所以教师应该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在课堂中不但要突出自己的“教”,也要突出学生的“学”,让学生激起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其求知欲望。
关键词: 初中语文;主体性;教学
新课标已经对于当前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教师改变旧有的授课习惯,语文科目在我国一直被视为基础学科,所以教学方式一直非常传统,但是当前这种旧有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于当前教育的发展。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学习,才能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方面的提高,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当前很多教师并不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这个问题,给教学效率带来了一些阻碍。本文针对语文课堂里学生主体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帮助广大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一、改进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不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关注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导致课堂教学气氛乏味沉闷,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都明确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学习,实现高效学习。新课程改革已经逐渐在推行和深入,素质教育理念也已经提倡多年,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确和切实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逐渐改进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地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重视学生这一教学对象主体性的发挥,正确处理与学生间的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平等、民主、信任、宽容的教学态度和充满激情的教学热忱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以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学生如果没有语文学习兴趣,那么想学好语文是不大容易的。兴趣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动力,是学生学习的驱使源泉。有语文学习兴趣的话,学生就会对学习语文表现得积极主动,对语文知识充满好奇,不断地产生想看、想听、想问的欲望,在这个求知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会被激活。语文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的精心设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收获的成功喜悦感。语文教师要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新颖的教学理念作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在中学阶段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也是一项主要学习内容,而初中阶段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会加入一些古代散文的学习,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将课文中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的恢弘气势展现给学生,这样就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在雨季的时候,岳阳楼旁的景象是什么样的,可以给学生展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影音资料,让学生产生无限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给教学效果带来很大的提高。在进行课文学习时,教师应该注重图、音、影多个方面的媒体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观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然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说出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中和同学以及教师进行有效交流,才能带来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
三、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及时发现并且及时提出问题,就是学生质疑能力的体现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质疑精神代表着学生有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在课堂中可以主动发问则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实进行了思考,知晓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方向,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此时要做的就是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优化,来让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让学生通过质疑的方式来拥有主体意识。在旧有的教学体系中,学生如果在课堂上随便发问、随意讨论就会被视为影响课堂纪律,甚至会被认为是目无师长的体现。这种看法会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到影响,思维就受到了束缚,无法进行有效发散。对于这种现状,教师应该营造一个愉快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允许学生在课堂中提问和讨论,敢于提出质疑。当前课程在不断深化改革,教师也要遵循相应的精神指导,在教学中不断贯彻全新的教学理念,才能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了提问,就证明学生在学习中投入了心思,主动进行学习,是其进行了思考和探究的证明,教师应该明白这种因果关系,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并且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才能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信心。对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来说,鲁迅的作品一直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少年闰土》一课因为其充满了童真童趣,所以历来都被学生所喜爱。有其中有关于“跳鱼”的描写,和青蛙类似有两只脚。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大多是没有见过跳鱼的,所以有学生就会提出问题,发问跳鱼到底长成什么样子,教师此时可以让学生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让大家来进行讨论,经过讨论之后,学生就会把学习气氛提到最高,保持着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此时再给学生普及关于跳鱼的知识,告诉大家,跳鱼其实就是弹涂鱼,然后在多媒体幻灯片上展示图片。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能够正确对待,在教学中不断激励学生,让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得到提升,就可以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学习。所以为了应对学生的发问,教师也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量,重视备课环节,在学生提问的时候也能进行很好的解答。并且鼓励学生提出更加有建设性的问题,这样才能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四、结语
學生主体性的培养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引导、不断和学生互动,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注重经验的累积,给自己的教学工作提供便利,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发地学习,打好基础,学好语文知识。良好的自学习惯和主体地位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裨益。■
参考文献
[1]于文香,郑成娟.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 2017(10).
[2]任小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7(05).
[3]于莉,李洪祥.抓好课件设计与应用 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生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0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