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颜建,林琳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孔府文物档案馆
以馆藏锡餐具文物透视孔府饮食文化
颜建,林琳
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孔府文物档案馆
在孔府馆藏文物中,锡餐具文物占据饮食餐具文物的很大比例,这足以看出衍圣公府对锡餐具的钟爱,本文通过对锡餐具的历史、使用情况、形态等方面入手,窥探馆藏锡餐具文物与孔府菜之间的相互成就。
文物;锡餐具;孔府菜;饮食文化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条件,饮食水平与社会的生产能力息息相关,孔府菜是我国官府饮食文化中流传久远的一脉,孔府饮食文化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孔府名厨因循圣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遗训,历经悠久的历史,孔府文物档案馆内馆藏精美的锡器餐具文物种类多达一百多种,“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些锡餐具文物是再现孔府菜饮食文化之“一斑”。桃形钮烫碗、鸭形点铜锡烫锅、嵌玛瑙桃形烫锅、攒花狮钮小烫碗、蝉钮烫锅、支架琴形盒等餐具制作精良、款式多样,是孔府菜餐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以孔府特殊的历史、文化地位为背景,孔府菜融合鲁菜、川菜、闽菜、徽菜、浙菜、粤菜、苏菜、粤菜、湘菜等著名菜系的烹饪技巧,形成独具一格的饮食文化,遵从孔子的饮食理念,具有其他菜系所不具备的艺术气质。孔府文物档案馆内的馆藏锡餐具文物是器皿类文物的一个大类别,制作工艺精美、饱含文化品味。
(嵌翠玉玛瑙烫碗呈簋形,边沿点铜,如意形钮,如意嵌白玉、红玛瑙,兽首形双耳,耳中部镶白玉,盖口沿及圈足饰云纹,盖及器身刻篆字。)
锡金属的使用可追溯至上古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和使用锡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商周时期的遗址和墓葬中,均发现有锡器的使用痕迹。甲骨文、金文中,就有关于使用锡的记录,据考古研究,自周朝以来,锡制产品就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所普及,是百姓居家过日子的必备物什,又是王公贵族家中必备的器皿,可以说,锡餐具在餐具用品中兼具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锡餐具具有独特的特性和用途,它的作用和地位是其他器具不可取代的,由于锡金属的熔点较低,容易冶炼,因此,锡器的使用用途广泛:兵器制作、宗教祭祀器具、日常生活用品等,被誉为“金属之魂”。但锡餐具在器物艺术上,一直未得到正史的关注,南北方民间婚嫁,都有以锡餐具为嫁妆的记载,据记载,明代锡匠开始在器具上篆诗铭字,到清朝,器具上的锡雕工艺已经炉火纯青,精美的锡器器具得到了皇家的首肯。据传,《山东莱芜地方志》记载,乾隆女儿婚嫁到曲阜,定做整套婚嫁锡器,制作了一套满汉全席锡制餐具。
锡器品种繁多,“佛前九莲灯、仪仗用品和雕刻精美的各种烛台、壶、罐、杯、盒、瓶都是日用品与艺术品相结合的典型产品。”由于锡金属的属性和特质,易于冶炼且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孔府文物档案馆的馆藏锡餐具文物制作考究、工艺多样。精美中不乏文化韵味。
(桃形钮烫碗器呈圆形,兽首形耳,桃形钮,盖口沿点铜,盖及口沿刻行楷字,器身刻篆字。)
(鸭形点铜锡烫锅器呈圆形,椭圆形沿,回首鸭形盖,眼部嵌翠,口沿及器身刻篆字,圈足饰云纹。)
孔府文物档案馆内库存文物锡器上刻有锡器“朝阳店住汕头颜和顺真料点铜真不二价正老店”、“净足朝阳義和老店”、“肇庆铭新仿古”、“朝阳家城義崋点铜”等字号。馆藏锡餐具文物其中之一,上面铭文:“考旧礼图鼎士以铁为之大夫以铜为之诸侯饰以白金天子饰以黄金故铭其笼曰金饰小鼎。”的说明字样,另有桃形钮烫碗器,上铭文:“万选青钱唐学士,三春红杏宋尚书。”琵琶形钮烫碗器,上铭文:“碧纱待月春调琴,红杏添香夜读书”等风雅之辞,连同阴刻的精美花纹,共同构成锡餐具文物。馆藏锡餐具文物有圆雕、浮雕、透雕等雕刻工艺,每一件都可以说是精美的工艺品。
锡餐具作为饮食器具的一种,在孔府旧藏餐具中占有很大比重,锡餐具作为用餐物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给色香味俱全的孔府菜量体裁衣、增添姿色,不同的食材选择不同的器具,食材与器具之间相互成就,孔府馆藏锡餐具文物制作比例协调、样式精美,通过现存锡餐具的精美样式,可以想象还原衍圣公府孔府菜曾经拥有的辉煌。
[1]耿孝臣.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邓庆,刘晓晨.清代宫廷饮食餐具的特点[A].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与清宫文化——第九届清宫史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2008:12.
[3]蔡若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的再认识[A].北京数字科普协会、中国科学院网络科普联盟.2014年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主题:“科学与艺术·融合发展服务社会”论文集[C].北京数字科普协会、中国科学院网络科普联盟,2014: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