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社团工作的创新探索

时间:2024-04-25

张楠

摘 要:大学生社团建设制度可以突破原有的校园招募方式,深入社会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的深度融合,在管理上可以借鉴现代师徒制的管理模式,加强社团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的校园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新奇有趣。大学生作为青春的代言人,凭借着青春的活力和狂热的激情参与其中。但是,在组织活动时,组织方选择的活动形式影响着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其中并不是所有活动都能得到学生们的热情参与。

一、目前大学生社团建设管理的现状

首先是大学生社团活动缺乏创新,内容和形式老套陈旧,以致有些社团在创立之初虽然可以吸引部分大学生参加,但是往往很快就会出现社员流失的情况。

其次社团管理松散、制度不明确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社团内部岗位缺乏职责划分。再次有些社团因创立的目的不纯或者其他原因缺乏文化建设,以至于在学生心中留下了风气较差的印象。最后是社团活动的次数也缺乏一个系统的规划,或者太多,或者太少等。

我国大部分的高校都有组件自己的大学生社团,有些确实是大学生自发组织成立,为了丰富课外生活的社团,例如舞蹈社、歌剧社、武术社以及各种球类项目的老牌社团,还有电子竞技社、推理社等新近社团,这种自发的不仅内容多元化而且加入的大学生的积极性极高。有些高校认为大学生社团的存在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或是对学校的管理带来不便,本意是不愿意让在校大学生组织成立各社团的但又不想承担舆论压力迫不得已才在学校各系组织大学生社团,内容单一,没有吸引人的存在,学生加入也不是自愿的,积极性不高。

二、大学生社团所存在的问题

1.对大学生社团的重视程度较低。大学生社团相比团委、学生会这些官方组织,明显受到的待遇是不一样的,这是几乎所有高校都存在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经费支持,学生社团很少会得到学校的专项经费支持,开展活动要么拉赞助,要么靠收取会员的会费,这导致学生社团的发展举步艰难;二是学校的教育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社团在学生中日益扩大的影响力,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对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缺乏必要的指导;三是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各学生社团很少能拥有自身的固定活动场所,导致社团会议、内部交流和活动开展等方面都受到了条件限制。

2.大学生社团举办的活动质量不高。大学生社团多种多样,开展活动也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但是却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活动,活动通常都是缺乏层次和深度,许多活动在开展之前也没有精心设计和科学论证,一般都是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同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执行力,导致活动的效果不尽人意,从而使社团活动逐渐失去影响力。

3.大学生社团管理体制比较混乱。目前,大部分学生社团的管理呈现出极其混乱的局面,社团部门设置不科学,干部职责不明确,经常出现大家相互推诿的情况,甚至没有充分考虑社团的自身性质和宗旨,连社团章程也没有。社团创始人起初是兴趣相投便成立了社团,而且成立社团的门槛也较低,社团成立后,盲目的照搬其它社团组织机构设置模式,导致社团不能确认自身的理念。总的来说,大学生社团就是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社团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4.缺乏对大学生社团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学生社团的兴衰成败往往由社团的主要干部决定的,大部分的学生社团干部都具备一定能力、素质较高、热心工作、能以身作则。但仍有些学生社团干部却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社团干部只为表现自己,从不具体分工,脱离团队;有的干部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或是为了社长、会长的官帽;有的搞拉帮结派、搞裙带关系,在换届时不考虑社团的长远发展任人唯亲,使社团缺乏团结向心力,从而使社团缺乏活力。另外,社团干部与团委学生会干部相比,竞聘的门槛较低,换届也比较随意,并且缺乏老师的指导,导致开展工作时四处碰壁,而且缺乏传承。

二、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管理

1.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指导。学生社团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因此,作为高校教育者应对大学生社团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最大的支持,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社团更好的发展。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社团日常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社团会费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定要用到实处,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部分经费支持;其次,要在最大程度上提供社团的活动场所,优化大学生社团的外部环境,学生社团始终处在学校和社会的环境中,学生社团的建设经常受到活动场所的影响,努力为社团繁荣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社团建设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力;再次,各学生社团应聘任专门的指导老师,负责对社团的运行、活动开展、学术交流等进行业务指导,鼓励学生在各自社团的章程规范下独立开展活动,不断繁荣和发展学生社团;最后,最好社团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生社团的活动中,提倡“让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一个学生社团”,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和组建学生社团。

2.完善大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各高校必须进一步完善《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对社团成立审批要严格把关。严格社团活动的汇报制度和社团年度注册制度,制定校级优秀社团和优秀社团负责人等考核评比制度,鼓励学生社团积极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课外学术和各类学习竞赛活动,逐步形成社团竞争向上、争创品牌社团的发展氛围。另外,要明确社团的日常管理。各级团组织和学校党委相关部门都是学生社团的管理部门,每个社团的挂靠单位要负责具体指导社团工作,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完善科学的社团管理体系。

3.完善大學生社团的干部队伍建设。学生社团干部是学生社团创新活动的中坚力量,是学生社团创新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和组织者,一名学生社团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社团创新活动开展的质量。因此,对社团干部培养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培养学生社团干部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开展定期的社团干部培训班和素质拓展活动,培养他们对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能力,确保学生社团活动的正常有效开展;二是针对学生社团干部具有流动性强、交替性频繁的特点,把社团干部的梯队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加强对社团新干部的培训,使他们在思想上、业务上都能完整地传承下来,而且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以适应社团可持续發展的需要;三是要完善对社团主要干部的建档工作,对其任职期间的工作情况进行记载,对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并纳入学校优秀干部的评选。

总的来说,大学生社团做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应不断完善和发展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剑虹,杨竞红.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引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5)

[2]李毅昂.试论公民社会视野下高校学生社团的潜在功能[J].理论月刊.2004(12)

[3]王绍光,何建宇.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J].浙江学刊.2004(06)

[4]张家勇.美国大学的学生社团活动[J].比较教育研究.2004(04)

[5]周郭军.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与建设[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12,(03):558-559.

[6]朱孔军等著.大学生社团管理理论与方法[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06):861-86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