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教育的创新路径

时间:2024-04-25

石雨冰

摘 要:传媒教育是进行传媒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现如今,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出现了媒介融合以及媒介共生的现象,传媒行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媒介融合,传媒教育也应该进行创新。本文简要介绍了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教育的目标,并对传媒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几点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教育的创新路径,以期能够促进我国传媒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媒教育;创新路径

现如今,各个媒介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媒介的功能逐渐融合。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人们能够更加便捷的获取所需信息,使得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因此传媒教育也要随着媒介融合对教学模式做出适当的调整,通过强化媒介融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转型,促进我国传媒教育的发展。

1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教育的目标

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相渗透,使得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工作程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媒介的传播内容可以实现跨平台自由流动,对传播内容的采集也可以跨媒介完成。培养可以通过对多种媒介技术的融合运用实现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发布的人才是媒介融合时代传媒教育的目标。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需要对信息进行采编、资源共享和集中处理,但是它们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制作方式和发布途径具有很大的不同。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人员不仅要具备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筛选、提炼、整合、分析利用的能力,还要具备对跨媒介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对信息进行多平台传播的能力。因此,当前我国传媒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对“全能型”人才和“专家型”人才的培养。

“全能型”传媒人才是指既能后期编辑,又善于利用新兴媒体进行资源整合、信息转化和专业发布的人才。“专家型”传媒人才是指可以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对基本传播技能全面掌握,对某一领域具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独到的看法,并且可以利用新媒体和多媒体技术对其进行传播,从而使服务更加专业化和个性化。

2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教育的现状

2.1需求多样化与培养类型化产生矛盾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传统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新型的立体传播模式逐渐将其取代,诸多媒体对信息传播平台进行共同建设,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逐渐趋于融合。因此,媒体传播领域需要熟悉多种业务的人才,不但要胜任新闻采访、写作等工作,还要具备整合、加工新闻素材的能力,并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发布新闻。但如今大部分的传媒专业都根据不同的媒介形态进行类型的划分,不同专业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学生的采访、撰写、编辑等课程被限定在一定的媒介形态之内。近年来,新媒体专业逐渐发展,但是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较少,使得新媒体人才匮乏。这种单一的、类型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跟人才需求多样化的现状相比,有着较大的矛盾。

2.2人才培养特色化与模式化产生矛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每天接触的信息不计其数,但是其中的垃圾信息和無效信息也是数不胜数。由于信息的来源途径较多,垃圾信息的制作手段更加多样化,使得信息的质量严重下降。因此传媒人才必须要对人们的喜好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信息的加工和整理,不但要准确记录新闻事件,而且还要分析和评论新闻事件,大幅提升传媒服务水平,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传媒人才要灵活掌握传媒领域的操作技术,学会正确分析受众需求,以便及时为受众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信息。但目前的传媒专业,只对学生讲解一般的新闻运行规律以及新闻传播理论,使得大多数学生学完传媒专业的全部课程,也不能独立进行信息传播工作。

2.3技能型与理论型人才培养产生矛盾

传媒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很高,现如今,传媒行业的市场竞争激烈,因此传媒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但从实际情况看,传媒专业的实践课程不多,几乎都重视理论课程,忽视了实践课程。甚至有些课程以大课形式存在,学习人数很多,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学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

3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教育的创新路径

3.1进行专业融合

利用媒介类型的标准对传媒专业进行划分是不可取的,传媒行业的人才很多,但是能够进行所有媒介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却很匮乏,因此在进行传媒教育时,要进行专业融合,扩展学生的培养方向,培养“一专多能型”传媒人才。其中“专”指的是灵活掌握某种特定媒介类型以及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并展开新闻调查、写作等专业活动。学校可以设立第二专业来进行科学培养,例如支持学生学习传媒知识以外的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这些知识将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另外,部分院校还应立足于市场需求,培养更加专业化的特色传媒人才。学校还可以通过对社会市场需求的了解和分析,建立一些新兴的特色传媒专业,例如数字传媒专业、媒介融合专业、网络传播专业等,从而对传媒教育的途径进行扩展。

3.2进行课程重构

课程体系建设是进行传媒人才培养时的重要环节,在进行课程体系重构时,需要对以下两点内容进行重视:第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同时开展,同样重视。很多人对通识教育表现出了极大的推崇,认为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及综合素质。新传播语境要求传媒人才的知识面必须广,这与通识教育目的是相通的,但要注意的是,传媒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必须突出,只有大力发展专业教育,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识教育属于大学教育的范畴,强调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性格特征,而专业教育则为学生提供了各种职业训练的机会。因此,传媒教育应同时发展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第二,学校要构建“融合型”课程体系,首先,要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其次,要结合传统的传媒课程和新媒体课程,整合和优化课程资源,促进特色传媒人才的培养。

3.3进行校企合作

当前的传媒专业课程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学生很少有实践的机会,从而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较低。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深人挖掘校内、校外的教学资源,校内资源主要是校电视台、广播站、学校网站以及校报等,校外资源如电台等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实践的机会。学校还可以建立全媒体实验室,提高实践教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从校外资源的角度看,新的媒体平台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结合,媒介融合的方式是最恰当的选择。总之,传媒院校要积极开发各种各样的校企合作项目,与合作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共同分担风险与责任,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3.4进行“双师型”教育

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促进传媒教育的改革发展,但是部分教师的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却很缺乏,对传媒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不能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会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轨。因此,学校在培养内部教学人才的同时,应积极吸引外部的优秀教学人才,与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将优秀的一线教师送往媒体单位锻炼,以积累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了解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教育的改革创新刻不容缓,传媒学校要进行专业融合、课程重构、校企合作、“双师型”教育等改革措施,实现传媒教育的创新,促进我国传媒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丽芬.媒介融合时代传媒教育的现状与改革路径[J].文史博览(理论),2015,(11):52-54.

[2]曹林,范雅琳.媒介融合下的传媒实验教学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16(03):124-12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