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提升的路径思考

时间:2024-04-25

摘 要:通过对唐山市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法律意识现状的梳理,认为提升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需从科学立法、加强法治教育、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健全权力监督机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唐山;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法律意识

为更好地了解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法律意识现状,笔者以唐山市为例进行了不署名问卷调查,认为唐山绝大部分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都能认识到知法懂法的重要性,但是系统学习过法律知识的为数不多;虽对法律知识有所了解,但学习把握的准确性较差;对法的本质、法的价值等基础性的法律认知有了较为正确的评价,但是法治思维没有真正确立;依法办事的坚定性不够,执法必严的勇气欠佳。为此,要提升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 提高立法质量

要想使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知法守法,其前提是要有良法可以遵从。而良法的产生需要依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程序进行。因此,一要正确处理好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实现由经济立法为主向经济社会立法并重的转变,由管理为主向管理服务并重的转变,不断健全和完善地方民生立法,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要倡导人大立法的主導权。改变地方立法草案的主动权多数由政府掌控的局面,避免地方立法沦为一些部门谋取自身利益的手段。三要积极推进民主立法进程。对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立法项目,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建议;并可以通过召开立法座谈会、举行立法听证会、允许公民旁听立法会议等形式实现审议民主;在决议程序中可以通过举行辩论、实行单独表决等方式让各方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论证自己的观点,保证公民参与立法权实现实质上的平等。四要加强权力监督立法。动员广大民众积极为国家出台反腐败立法、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建言献策,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出台适时制定地方相关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保证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法可依。

2 加强法治教育

对于大多数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而言,他们最初的学历是非法学专业,其法治意识的形成必须经过有意识地教育和学习。为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法治教育的力度,为领导干部学习法律提供更多的机会。一是科学规划法治教育内容。除了中心组学习、举办法治讲座、开设法治教育基地等做法外,要充分发挥市县(区)党校,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唐山学院等国民教育院校,以及干部培训网络学院等学习阵地作用,突出依法执政理念、法治政府建设、党风廉政教育、公共危机管理和法律实务知识,选取具有前瞻性、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法律知识材料作为学习辅导读本,并充分结合地方实际和发展战略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地认真组织实施教学。二是提高普法教育质量。要加强地方党委政府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发挥好市(县)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在普法教育中的职能作用。贯彻执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完善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提高普法实效。三是健全学习考核制度。在每年进行普法考试的基础上,将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核制度化,可将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法律知识的考核与年度考核同步进行,建立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学法档案和台账,将领导干部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的情况纳入年度述职报告的重要考核内容;或在每个任期内对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定期进行法律知识考试,建立长效管用的督学考核机制。

3 完善选人用人制度

要激发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引导其自觉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进一步增强履职的综合素质,需要发挥干部人事制度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为此,一要明确提升法律素养在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必备履职素质中所占的分量,把法律法规培训和相应的法律知识作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的必修课,对提任、转任的领导干部,要统一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核,以促使领导干部将法律知识入脑入心,外化为依法行政的素质和能力。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过程中时,可增设法律知识的考核内容,并针对不同岗位的要求,制定不同的考核侧重点。二要贯彻落实干部能上能下的任用机制。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基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

4 健全权力监督机制

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为此,一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据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管理流程、职责权限、监督方式等事项,并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简化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建立网上政务服务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二要加强监督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监督方式的不同特点和优势,有机地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人大监督与群众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实体监督与网络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三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完善领导问责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领导干部干预司法责任追究制,建立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倒逼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形成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科学谨慎用权,严格依法行政,避免知法犯法、徇私舞弊、执法不公、贪赃枉法等现象的发生。

5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要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法治文化的宣传教育,将法治文化作为重要一环纳入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建立法治文化创建标准体系,让法治文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扎根开花,进而为提升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简介:李霞(1973-),女,河北玉田人,博士,教授,主研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