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社区学习的模式探讨

时间:2024-04-25

[摘要]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上老年人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的再学习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年人作为特殊的学习群体,由于学习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发展需求的特定因素,加上老年人的学习主要依托于社区的提供的学习平台的实际情况,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论文试从微课教学的学习形式来探索社区老年人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即微课教学。

[关键词] 老年人学习; 社区平台;微课教学

一、老龄化社会下老年人学习的需求

中国具有庞大的老年人学习群体。一般说来,60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末的抽样调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12亿,占总人口的15.5%,65岁以上人口是1.37亿,张总人口的10.1%。按照联合国的划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7%以上的为老年型人口。在发展中国家多采用60岁为老年人口的起点,当比例为10%以上为老年型人口,中国预计到2025年60岁以上则达到2.83亿,占总人口的19.1%。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加上老年人寿命的延长,给中国提出老年人的有质量的生活要求,不仅物质上而且健康、精神和文化需求。具体的说:

首先,经常从事学习活动的中老年其智力的衰退是比较缓慢的,所以老年人自己必须养成勤于用脑的习惯,可以延缓老年人的智力衰退。其次,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由于因退休后的社会角色变化、由于年龄增长而身体健康下降等因素,容易产生孤独感、焦虑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如果老年人通过上社区或社会其他的学习机构,重新回到社会生活中来,可以克服老年时的失落感,减少消极情绪。第三,根据埃里克森的毕生发展理论,个体从出生到老年,发展都不会停止[1]。因此老年人在老年阶段的学习,就是自身的发展过程,尤其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社会为,为了不为社会淘汰,老年人也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既提高了生存能力,又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加上现代核心家庭需要老年人的帮助和照料,尤其是帮年轻夫妻照顾和教育小孩,更需要学习相关的家庭教育课程和现代比较科学的抚养孙辈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这些都需要不断的学习。

二、社区是提供老年人学习的主要渠道

由于老年人数量的快速增长,原有主要通过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学习,现在日益难以容难,尤其是中低文化层次的老年人,因此以政府为主导的老年人活动学习场所,越来越多的出现以乡镇、街道创办的社区老年学校;另一方面,从中国老年人的养老模式看,主要是以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就近学习也是契合老年人养老的模式[2]。

基于上述这些实际情况,社区要打造适合他们的学习活动平台,让老年社会组织对老年人学习发挥积极作用,在一些社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已初步建立了下属两条线即门类齐全的老年协会和功能完备的老年学校,做到镇有协会,村有分会,镇有学校,村有分校。社区教育平台延伸到每个一村,社区老年人通过这个平台,充实了自己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了问题,要想让社区真正成为能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社区难以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师资,这样就需要一种能够反复教学与学习的资源,进行资源的互通,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微课教学成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的重要形式。

三、微课是提供社区老年人学习的主要形式

(一)老年人学习能力和认知心理特征

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大小既取决于先天遗传的生理因素和健康状态,也取决年龄和心理因素。从健康角度, 高龄老年人比中低龄老年人、青年人容易疲劳,不宜长时间的学习。从记忆力发展的角度,随着年龄的增长,60岁以后,记忆力发展会明显的下降,是尤其短期记忆,如果多而复杂的内容,很容易混淆与丢失信息,人的大脑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减少,但未曾利用的潜力高达90%,所以细胞的死亡量不足以影响老年人的智力活动,因此老年人仍具有较大的学历潜力,但不宜在短时间里学习量大而复杂的内容。从根据认知心理规律角度,人和动物学习活动的第一步首要通过感觉器官接受特定的外界刺激, 然后通过传入神经在大脑产生感觉和知觉, 但是在人体的各种器言和功能中最早衰退的恰恰是感觉器官, 特别是视觉和听觉器官。

(二)微课的特点适应老年人学习

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所谓微课是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小单元,以课堂教学视频的形式而展开的教与学活动。其特点主要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主题突出且内容具体、资源容量较小等,微课的这些特点特别适合老年人的学习。

1.教学时间短。一个微课教学的时间一般是15分钟左右,最长也不超过2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由于生长的自然规律,老年人功能在趋于衰退,首先衰退的视觉和听觉器官,这就难以持久的注意力,加上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容易疲倦,不适宜长时间的学习。

2.学习内容较少。一个微课一般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微课就具有主题突出,聚集问题焦点,把复杂众多的学习内容,以每个精简的教学课件形式展示的优势,是符合老年人的认知心理特征的。同时老年人的学习内容偏重于实用型知识,不需要系统的知识结构,只要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学习就可以,而且60岁以后的老年人,记忆力已经明显的下降,是尤其短期记忆,如果多而复杂的内容,很容易混淆与丢失信息,从这个方面说,也是适合短小精悍的微课教学形式。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伴随老年人记忆力的下降,尤其短期记忆的下降,反复学习已学的内容很有必要,而便于下载携带和保存的微课视频则是老年人很好反复学习的工具。

(三)微课教学弥补了社区教育服务的教学资源的不足

目前来看,我们国家要想在社区有专门的教学师资是不现实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学习环境还是有可能的,因此,社区老年人的学习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内容和教学手段。微课是使用多媒体技术,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的一段视频,一具有反复使用反复学习、可以复制和移动的特点,社区乃至村镇只要有电脑、投影仪、网络等就可以开展微课教学和学习活动。

四、提供适应社区平台下老年人学习的微课注意几个问题

微课教学从短小的形式上符合老年人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能力差、长时间学习体力不足的特点,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同时也由于其反复运用和反复学习,弥补了社区老年人学习的教学资源不足,具有其优越性。但也正因为短小,内容转递的知识信息有限;也会因为制作困难加上可以无限期的运用,容易导致更新不及时等缺点,因此,在社区平台下老年人学习的微课教学注意几个问题:

(一)微课教学的内容要丰富多样

老年人再学习不仅不同于青少年的义务和学历教育,而且也不同于成年人的学历教育和充电教育。老年人的学习不再是为了求职谋生,而是为了身心健康、自我发展和社会回归的需要,因此对于学习更多的是从自身的需求、爱好等出发,根据宁波老年大学的经验,他们设有健康保健、休闲娱乐、文学语言、实用技能、家庭与人际、社会政治、自我实现与生命意义等方面内容。其中健康保健方面,包括"营养规划、医疗疾病资讯、老年人疾病预防与照顾、身心保健常识以及健身活动";休闲娱乐包括"摄影、声乐、舞蹈、绘画、书法等";文学语言包括"文学、历史、诗歌欣赏、普通话学习等";实用技能包括"中国结等民俗技艺、家电维修、烹饪、电脑网络、投资理财等";家庭与人际方面包括"如何与家人朋友相处、家庭教育、参加社会活动等";社会政治包括"了解生活中的法律常规、社会潮流、国内外时事等相关内容";自我实现与生命意义包括"学习如何面对死亡、生命意义探讨、自愿者服务、发挥自身潜能等内容"[3]。此外根据兴趣,可以有特殊专业,比如钢琴、古筝、电脑学习等。

(二)微课内容要及时更新

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微课教学一旦使用就具有反复使用反复学习的特点,但是每一个微课内容虽然短小,制作起来还是比较费时费力的,成功制作一节微课要编写、设计和录制,经常要反复修改讲课稿件,仔细推敲、字斟句酌,录制微课更是反复录制,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认真聆听。因此一般录成后可以无限期运用,正因为微课使用的反复性和使用时间的无限性,很有可能导致微课内容的不及时更新。而如今知识的更新速度是越来越快,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因此也需要关注微课内容的时效性,要及时更新。

(三)微课教学要与讨论动手等形式相互动

老年人作为特殊的学习群体,由于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导致生理老化,反应能力逐渐迟缓,心智等能力也逐渐退化等,就要求学习手段和方式不断创新。微课教学一现代化教学设备为载体,短小精悍为特点,能够充分调动老年学员的视听等多种器官,以增强记忆、接受知识、增强理解。但根据彼得森研究,老年人较之于年轻人的学习,比较倾向于"场地依赖型"学习形态,即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喜欢与同辈们相互讨论的互动关系,因此微课教学要与学员的参与相结合,通过讨论或操作相结合,尤其是教授实用型技能的课程,比如烹饪、插花等,不仅提高学习兴致,而且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会昌.心理的毕生发展,河南教育(上旬)[J],2008(12)

[2]顾大男, 仇 莉.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 2003第19 卷第2 期

[3]胡迪利.宁波市城市老年人学习需求与对策研究,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1:40

作者简介:

应丽君,女(1969.4--),浙江台州椒江区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