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认识论角度浅析老子道的思想

时间:2024-04-23

张蕊

黑龙江大学

从认识论角度浅析老子道的思想

张蕊

黑龙江大学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在《老子》一书中共出现七十四次。以往学者多从本体论、宇宙论、生命哲学路向来探究老子道的思想,而笔者尝试从认识论角度来分析“道”。道是认识本体,是认识得以存在的依据。道是不可认识的,是异于经验知识的认识本体,但我们可以通过理性直观来把握道。

道;老子;认识;理性直观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中国哲学最具有代表性的元范畴之一。《老子》全书八十一章,有三十七章直接论述“道”,“道”字出现七十四次。以往学者多从本体存在论、宇宙生成论和生命哲学等角度来阐释老子的“道”,鲜有人从认识论角度来理解和把握老子的“道”。鉴于此,笔者试从认识论角度来分析老子“道”这一核心范畴。

一.道是认识本体

《老子》全书八十一章,其第一章(下引《老子》只注章序)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可以言说的道,不是万世长存的道;可以指称的名,不是亘古不变的名。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道是先于语言概念而存在的,是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而“可道”、“可名”指的是现象世界。这样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在第四章,老子也说:“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2];在第二十五章,老子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3]。在这两章中,的确容易让人解读成,道是万物的本源又是万物得以存在的本体。然而在笔者看来,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在讲,道超越一切具体知识并支持和解释一切具体知识,也即道是认识本体。而第四章和第二十五章的意思是讲,道是认识本体,具有先验性和普遍性,道在人们意识到象帝、天地概念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是因为有道的存在才使认识成为可能。

道是认识本体的观点,在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得以印证。笔者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是人认识的本体,也是人认识的起点,由于道是先天存在的,因此在道的作用下,人们形成了肯定(阳)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的限定下,人们又形成了否定(阴)的思维方式,在已经形成的两种思维方式的作用下,人们又形成了统合(和)的思维方式,在这三种思维方式的作用下,人们便可以形成对万物认识的观念。因此,老子在“三生万物”后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关于这个观点的进一步理解,我们可以参考德国古典哲学大家费希特“正、反、合”的命题系统。正题指的是自我设定自身,反题指的是自我设定非我与自己对立,合题指的是自我在自我之中对设一个可分割的非我与可分割的自我相对立。正反合的三个命题,也是我们处理经验知识的三种思维方式。在这三种思维方式下,人们便可以形成观念,形成对万物的观念。费希特的“正反合”命题是西方知识学的一大创见,老子的“一二三”同样也是中国知识学的一大创见。概而言之,在“一”之上的“道”是认识本体,是认识的源头。

二.道是不可认识的

与笛卡尔把认识的起点放在“清楚明白”的自我意识上不同,老子把认识的起点放在虽“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却“不知其名”、“惟恍惟惚”的道上。笛卡尔在清楚明白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而老子却在“寂兮寥兮”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认识论学说。这体现了中西哲学在认识论上的巨大差异。

在认识论上,西方一直就有理论认识论的传统,甚至理论意义上的认识学最初也被看做是哲学本身。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哲学被称为真理的知识自属确当。因为理论的目的在于真理,实用知识的目的则在于其功用”[4]。他显然是把哲学等同于追求真理本身的理论。这个传统也被后人看作希腊精神的最突出象征。20世纪的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中就指出,“理论”观点构成西方传统哲学与同等价值的东方哲学之间的原则区别,虽然在当时的其它文化中(例如中国)也出现对世界做普遍认识的兴趣,但它们基本上都朝着实践智慧的方向发展。胡塞尔的这一评价还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与此相同,20世纪的中国思想家陈寅恪在中国学术的非理论型也说,“中国古人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长处乃擅长政治及实践伦理学,短处则是对实事之利害得失观察过明,而乏精深远大之思”[5]。简单地说就是,中国哲学中的认识论重视实践,重视方法,对认识理论缺少构建。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而重视对从政做人伦理的研究。老子虽然对现世文明持批判态度,却也一直希望自己的学说可以被采用,并且《老子》一书有许多章节直接谈到治国修身之道。魏晋时期王弼的“得意忘象”说,更是中国认识论特点的集中体现。

关于中西方认识论的差异,一言以蔽之,就是西方重视理论建构,而中国更强调实用性。对于认识本体,西方哲学家们多着力于理论阐释,试图说清楚本体的含义;而中国哲学家们更强调存而不论。老子也不例外,提出了道这一认识本体,却并未加以阐述,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三.把握道的方式

道是认识本体,是认识的起点,却又是不可认识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道呢?一般认为,把握认识本体,有两种方式,一是理性直观,一是直觉直观。以前,人们总是认为,把握道的方式是顿悟或者说是直觉直观,但在笔者看来,应当是理性直观。

理性直观是欧洲近代唯理论哲学开山鼻祖笛卡尔提出的概念。所谓的理性直观,是指通过人的理性活动逐渐排除感觉、知觉、想象和记忆,达到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一种理性的无中介的“看”。在笛卡尔看来,只有通过理性直观,才能对他所理解的事物形成直接、明确、没有任何疑问的概念。这种直观产生于认识本身的性质,产生于理性的自然之光。虽然笛卡尔的认识论体系和老子的认识论体系的基础不同,但是感知认识本体的方式却是一致的。

关于理性直观是把握道的方式这一观点,在《老子》一书中得以体现,尤其是体悟“道”的三种工夫(方法)上。在第四十八章,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6]。笔者认为,这里的“为学”可以看成是知识的学习,而道是认识本体。知识的学习是可以与日俱增的,但人对认识本体的感知却是与日俱损的。因此,要想体悟“道”,就应当进行“为道日损”的理性修养工夫。为道日损的结果是“至于无为”,而无为的状态就是理性直观的状态。同样,涤除玄鉴(监)也是一种“损之又损”的体“道”工夫。涤除玄鉴就是要消除偏见,洗除认知心的尘垢,使认知心如镜子一般。而如镜子一般的状态,就是直观的状态,涤除的过程,就是理性发生作用的过程。因此,“涤除玄鉴”的修养工夫,也体现出理性直观把握道的方式。至虚守静是在“涤除玄鉴”之后持续保持“玄鉴”状态的修养工夫,也就是持续保持理性直观的状态。以上的三种体“道”的修养工夫,都强调在理性的支配下,逐渐排除感觉、知觉、想象和记忆,达到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一种理性的无中介的直观,使人的认知心达到一种澄明的境界,而这种澄明的境界就是感知到认识本体道的状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认识论角度来分析老子“道”这一哲学范畴,是有意义的,尤其是从多维度解读老子道的意蕴。与本体论和宇宙论角度来阐释老子的“道”的方法不同,笔者主要着力于从认识论角度来谈老子的“道”,借鉴西方认识论的体系和成果,理解和阐释老子的“道”。与以往学者研究《老子》认识论思想不同。笔者的观点是,道是认识本体,又是不可认识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理性直观这一方式来把握它。

[1][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 2011年,第2页.

[2][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 2011年,第12页.

[3][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 2011年,第65页.

[4][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 2011年,第120页.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33页.

[6]庞学铨主编.哲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3页.

[7][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 2011年,第132页.

张蕊(1988-),女,汉,双城人,硕士。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