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价值实现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共享建设探索

时间:2024-04-25

常 凯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6)

1 研究背景

价值实现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其创造的价值被市场接受并认可,进而保障企业从要素投入到要素产出的有效转化。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其在社会经济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近些年,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构想,使得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涉及更多跨国业务,同时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本身存在着项目多且分布广、业务开展模式多样、财务税务复杂等特点,财务共享建设就更凸显出其必要性。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基于价值实现的财务共享建设能够帮助企业突破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局限并优化财务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将企业纳入市场价值评价体系,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效率,优化经营管理流程,以此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构建基于价值实现的财务共享模式势在必行。

2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共享建设存在的缺陷

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时,首先,由于施工周期较长,施工企业面临建筑材料成本风险;其次,因施工企业涉外业务日趋增多,随之而来加大了企业的汇率及涉税风险,这些风险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共享建设的价值实现不足息息相关。当前,我国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战略导向不清、未实现财务优化管理、财务共享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及在财务共享建设中未实施有效的风险管控,阻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价值实现。

2.1 财务共享建设缺乏价值创造导向的战略定位

价值实现需要企业各部门针对各个业务板块和业务流程环节共同努力,围绕统一的战略目标进行工作部署。财务共享通过集中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将整个企业(或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进行汇总,统一反映下属各责任单元的业务信息和经营信息。因此,企业财务共享建设需要从战略角度进行全局考虑,进而通过沟通机制由上而下进行贯彻和执行。就建筑施工企业的现状来看,很多企业对于财务共享建设缺乏战略定位。如果财务共享建设的战略定位不够准确,那么其财务管理体系的运行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同时财务专业服务、数据分析以及决策支持等方面的职能很难进行融合,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也会制约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2.2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财务管理机制未能基于价值创造实现优化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往往实行的是总部—子公司或分公司—项目部的管理模式。而财务共享中心一般是设置于企业总部或基于单一子公司或区域进行设置,大多数共享中心的工作重点在于处理本区域内的财务相关信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财务共享中心已经实现了集中化或者区域集中化,但由于部分分子公司以及项目部为法人实体或责任单元,仍然需要设置相应的财务管理部门、资金管理部门,各项目部也设置了财务负责人或者财务专职人员,从而客观上形成了财务信息的集中化与财务业务的分散化。这样的管理机制导致财务信息的产生、汇总与分析流程往往无法直接反馈到各业务执行单位,从而导致各环节的运转效率较低,信息反馈环节较多,部分存在冗余,使得集中化的财务共享难以直接作用于企业整体的价值创造。

2.3 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财务共享建设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基于财务共享建设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其建设的效果还需要相应的保障机制来实现。而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对于财务共享建设的保障机制构建还不够到位。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共享建设的信息系统保障还有待加强。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中所涉及的信息系统繁杂,主要包括OA 系统、PM 系统、人力资源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部分。这些系统之间在某项财务业务方面可能会存在重复劳动的情形,这样既导致了工作强度的增加,也不利于各类系统形成合力。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急需从信息系统的统一性和集成性方面进行强化。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由于本身的业务性质,人才结构与工作重心都偏重于业务方面,对于财务信息的集中反映与应用往往也集中于资金流转、项目结算方面,缺乏对于企业整体的综合考虑,由此涉及的财务共享运营情况以及财务共享作用于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的相关流程与机制尚在探索之中。

2.4 在实现价值创造的财务共享建设中未实施有效的风险管控

高效的成本管控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重要手段,实施财务共享能有效加强成本的集中管理。但目前,我国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因规模庞大、涉及业务复杂导致项目成本管控难度较大。首先,施工企业在材料的运输和存储方面管理不到位,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极大风险。成本管控薄弱主要表现为建筑施工企业的资源配置合理性不强。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以集团形式存在,在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缺乏集中统筹管理,往往总公司、各子公司各立门户,导致材料价格得不到有效控制,材料质量也很难得到把控,材料的运输费用、仓储成本也相应增高。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同一批材料,集团公司与子公司出现较大成本差异。其次,分散的财务管理为企业增加了人力成本及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其工程项目较为分散,各公司及项目需要大量的财务人员处理基础信息,再将这些信息汇总上报至集团财务部门。在此期间,由于大量手工作业导致财务数据信息的风险增大,同时消耗大量人力成本,因为需要完成大量基础工作使得财务人员无暇专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这也成为制约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瓶颈,这些成本风险控制的缺失是阻碍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财务共享的直接因素。

3 基于价值实现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共享建设策略

为了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进一步实现价值,企业应着力健全财务共享机制,加快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能力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往往是大型国有建筑企业或集团化建筑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庞大、资金雄厚,其具备建立相应财务共享系统的物质条件;同时,因业务复杂、管理层级多、管理难度大,其更具备财务共享建设的刚性需求。建筑施工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助于明确企业战略定位、优化管理,实现企业集中财务管控,促进业财融合、降本增效,保障企业实现其价值目标。

3.1 明确财务共享支持企业价值实现的战略定位

一是要将价值实现的理念融入财务共享模式之中,结合财务共享中心汇总到的共同性、方向性的问题向管理层提出相关建议,促使建筑施工企业结合市场环境和行业相关要求改进财务管理制度,以此保障企业财务战略的实现。对于已经实现财务共享的建筑企业,应特别注重财务共享职能的价值化拓展,切实发挥其信息整合与信息分析的关键职能。二是结合财务共享的运行,不断对共享系统及运行机制进行优化。尤其是方案设计和系统搭建两个环节。具体来说,企业应该融合价值实现的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各项业务工作,强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果条件允许,企业还可以将财务共享建设以试点的方式进行初运行,等到条件具备和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全面推广和应用,以此打造成熟且规范的财务共享模式。三是各成员单位应结合财务共享的相关要求,做好现阶段的转型升级。财务共享中心属于较高层面的支撑机构,但和各成员单位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因此需要从高层重视财务共享作用的发挥,对于各成员单位与财务共享中心之间的运作关系加以明确,以提升财务共享支撑业务运行职能的发挥。

3.2 优化财务管理机制,提高企业价值实现效率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共享建设还应该对财务管理机制进行优化。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要强化财务流程标准化建设工作。在价值实现概念的影响下,考虑到建筑施工企业对于财务共享理念的认识和理解还较浅,且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因此企业应该从标准化建设着手,逐步打造健全的财务共享模式。通过标准化财务流程的打造,能够确保企业各个工程项目所涉及的财务工作流程细分到位、落实到人,为监督和管理财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建筑施工企业打造标准化财务流程,还可以为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改造提供支持,从而促进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效能的提升。

其次,对于目前架构稳定的企业,可以考虑渐进性的改善,引入考核指标、岗位职责等方面的设定,逐步改变成员单位及部分员工的观念与操作惯例,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转型和升级,以此打造财务管理工作新局面,促使财务管理基本职能向财务共享模式进行转化,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流程标准化的建设还需要积极发挥创新精神,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工程项目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而与财务工作流程进行融合,以此达到高效设计和处理的目的,为财务共享的顺利运行奠定基础。

最后,建筑施工企业也可以要求财务人员根据财务共享的要求,定期汇报相关业务运行情况或呈递沟通报告总结材料;也可以针对财务共享模式运行过程中需要合作和协调的工作内容集中进行处理。在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共享中心、公司财务部门与项目部财务人员的职责分工都有相应变化,企业还应该构建相应的监督和管控机制,确保每个岗位上的财务人员都能贯彻岗位责任制,严格要求,提高职业素养和工作效率。

3.3 完善财务共享建设保障机制,确保企业价值实现效果

(1)以完善高效的信息系统建设作为财务共享创造价值的基础性条件。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建设财务共享模式还需要完善相应的信息化保障机制。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从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进行加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摒弃传统的事后控制思想,通过共享机制的构建,促进财务主体数据在工作流程中实现统一,同时也能够为管理会计提供更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以此实现财务会计工作的标准化和精细化。

(2)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打造财务共享综合评估机制。首先,在价值实现理念的指引下,建筑施工企业在建设财务共享模式时,要体现财务共享模式服务于内部客户的功能,接受企业内部其他相关部门的检验和评价。财务管理属于服务类型的工作范畴,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其他部门也属于财务管理服务的对象,因此,基于价值实现的财务共享模式应该构建内部评估和奖惩机制。其次,要体现财务共享模式服务于外部客户的作用。基于价值实现的财务共享模式还要得到市场和行业的认可。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财务共享建设的综合评估机制应该优化和改进评估主体和评估内容。从评估主体的角度来说,既要充分调动内部客户的积极性,发挥其他相关部门对财务共享模式的监督和评估作用;同时也要得到市场的认可,接受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尤其是顾客的监督和评价,以此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和升级,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3)完善财务队伍建设,切实保障财务共享的稳健运行。要实现财务共享创造价值的职能,对于财务队伍的要求明显应高于传统企业。首先,从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员队伍来看,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引进具有较高素质和技能的财务专业人才,以此匹配财务共享对应的工作岗位。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要注重匹配与财务共享要求的公司及项目财务人员的培养,不仅要定期针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还应该通过工作的实际需求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进行整合,既充分反映企业业务的实际情况,也能够满足财务共享信息来源的质量要求。最后,各层级财务人员应在现有的财务管理框架下各司其职,促进财务共享的顺畅运行,并积极按财务共享的要求反馈到业务改进之中。

3.4 强化风险管控在财务共享中实现企业价值提升

实施成本风险管控能有效为施工企业降本增效,其是实现企业价值提升的关键因素。所以,企业要在财务共享中着力完善成本风险控制管理,进一步促进价值提升。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第一,强化施工原材料的统筹集中化管理,在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平台,将所有子公司的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使用进行全覆盖统筹,确保所有成本相关信息都能共享、协同。必要时可进行内部调配以减少期货价格波动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能减少成本风险。第二,完善财务共享中心业务效能,建立财务共享体系后,应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将财务基础业务交由共享系统完成,财务基础信息通过系统运算并整理后可直接上传至平台,集团管理人员能随时掌握运营状况,减少因中间环节过多导致数据信息风险,此法更能有效减少人力成本支出。同时,应尽快搭建营运与财务的业务融合,形成财务、业务联动效应。第三,全面实施财务共享中心的预算管理。首先,要完善建筑施工企业预算体系建立,然后将预算程序编制到财务共享中心平台,要求项目组成员全程以预算为依据实施项目,项目组负责人、子公司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以及集团公司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能在共享中心实施对项目的管控,降低风险促进企业价值提升。

4 结论

鉴于我国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常态化增长阶段,从原有的重视经济发展增速到侧重于经济发展质量,社会经济中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升级调整。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也应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向,关注企业经济结构的优化、以价值实现为导向构建财务共享模式,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基本需要。考虑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实际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财务共享建设迫在眉睫,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并积极推进财务共享建设,以此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