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创新路径探究

时间:2024-04-25

赖晓玲

(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福建 厦门 361008)

0 引言

事业单位是社会管理部门,其运用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充分发挥人才价值。现有研究认为,大数据技术融入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是提升事业单位管理质量、工作效率以及竞争力的必要之举。事业单位如何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如何对绩效管理路径进行及时调整,仍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

1 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大数据是一种海量数据集合,通过数据处理工具实现信息采集与处理,从中挖掘出具有价值的信息,作为决策与判断依据[1]。当前背景下,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朝着多元方式发展,管理模式与对象也随之变化。事业单位应主动感知与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把握绩效管理发展方向,调整管理思路与模式,引入大数据创新绩效管理系统,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一项极为繁琐的工作,需在大量信息基础上分析并解决问题。传统模式下,多数信息需人工自行搜索,不但效率慢,并且采集信息存在盲点,导致绩效管理低效甚至因错误判断产生巨大损失。大数据技术则恰好可解决上述问题,工作人员输入关键字,即可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实现数据高效地自动化收集、分析与存储,并将结果作为判断依据,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提供智力支撑[2]。

2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现存问题

2.1 绩效管理模式落后

当前,大部分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普遍采用行政发文模式,无论是职工关系维护、内部培训,还是人才选拔,多是被动等待上级安排。人力资源管理多是采用考勤、文书记录等传统模式,缺乏对外部环境的关注,也缺乏对新型技术与管理模式引入的意识,造成人力资源浪费,阻碍单位健康发展[3]。

2.2 绩效辅导机制匮乏

绩效辅导是指在考核基础上挖掘职工工作上的不足,由上级领导对其进行辅导,提高职工业务水平。然而,多数事业单位未对职工行为绩效进行监控,在无数据记录的情况下,也就无法了解职工的工作信息,无法对事务进行事中控制。此外,上下级间的沟通多是工作外沟通。由于没有绩效数据,绩效辅导工作无法落实,出现问题时,职工不承担后果,导致职工积极性弱、责任感低。

2.3 绩效指标体系不完善

在上级指导下,事业单位通过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职工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然而,不同单位间指标口径不同,在设计时没有标准的指标,导致指标不明确或是笼统。例如,纪律意识、团队合作等问题主要由上级领导进行评价,不具备客观性,多数情况下,即便上级发现问题,也只是进行内部沟通,不纳入考核,从而使得指标考核体系形同虚设。

2.4 绩效反馈机制缺乏

部分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体系中往往未设立反馈机制。由于考核无反馈,职工无法了解自身考核结果合格与否的原因。在考核中,职工并不知道自己在工作中哪些地方要继续保持,哪些地方有待改进,从而使得绩效管理流于表面。

总体来讲,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对绩效管理的重视,没有合理的工具采集数据,绩效辅导与反馈机制匮乏,绩效管理流于形式,使得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陷入恶性循环,工作效率持续降低。

3 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创新路径

3.1 管理观念创新,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管理者应调整绩效管理思路,将大数据和绩效管理融合在一起,协调大数据技术与绩效管理发展路径,摒弃以往落后的绩效管理理念,推动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运用大数据技术为绩效管理工作提供智力支撑[4]。

在人岗匹配方面,可通过数据分析为每个岗位标注需求标签,构建人才画像,以此提高事业单位内部职工技能与岗位匹配度。在现有事业单位人才招聘中,主要是在上级安排下,考察应聘人员的学历、专业、知识体系、沟通表达、逻辑思维等软硬性能力,而对非结构化信息变量难以了解。对此,各事业单位可依据发展目标,梳理内部岗位,逐一分析各岗位胜任特征。同时,将单位内部表现优异的职工特征录入系统,经过数据分析与比对,提炼出表现优秀的职工在性格、职业倾向方面的共同因子。通过岗位胜任力分析与优秀职工特征提炼,事业单位可绘制不同岗位的人才画像,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测试题,这样在人员招聘时能够更加精准地找到合适人选。

在事业单位职工培训工作中,同样可融入大数据思维。例如,可将单位内部的培训工作与大数据管理平台结合起来,绩效管理部门既可分析员工培训数据,进而借助大数据技术获取职工工作信息与能力情况,模拟技能培训,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也可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职工日常表现出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工作状态、情绪等指标判断职工压力、离职倾向,并结合分析结果制定对应措施,避免职工流失,提高单位职工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要建立大数据思维,将技术有效运用到人才选拔与培训工作中,通过采集职工日常工作数据,实施客观分析,改善人岗匹配度,提高培训针对性,激发职工潜力,充分发挥绩效管理效用。

3.2 创新绩效辅导,构建自动绩效辅导系统

在绩效管理中,事业单位可运用大数据平台自动采集、分析职工绩效数据,结合职工岗位胜任需要、工作能力与态度等指标,对绩效不足的职工进行辅导,助力职工提升绩效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竞争能力提升[5]。在构建大数据系统自动绩效辅导系统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构建人机交互体系,由系统实时反馈职工绩效情况。设立绩效预警线,系统检测到职工绩效成绩即将或是已经低于预警线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职工。职工对比绩效数据与考核标准,进行自我反思与检查,分析问题原因,并进行改正。在大数据辅助系统的帮助下,绩效辅导摆脱了以往依赖人力辅导的情况。但需注意,人工辅导同样是必要的,应当在系统辅导的基础上添加部分人工辅导,构建全范围绩效辅导体系。在事业单位绩效管理部门抽调职工组建辅导小组,针对系统反馈不准或是有歧义的部分,由人工介入,帮助职工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提升绩效辅导效果。

二是建立信息互动共享平台。基于大数据技术,打造信息开放、共享的交流空间,单位职工通过账户即可与内部职工交流,实现绩效管理信息间的流通与实时互动。在平台中,可展示绩效辅导案例或是提升绩效水平的有效策略,职工可对照自身情况,将成功经验运用到工作中,提升绩效水平。通过构建互动共享平台,员工相互交流、彼此学习、互帮互助,既能提高员工绩效水平,也能够促进单位内部凝聚力提升。

3.3 创新绩效指标体系,客观反映职工真实状态

根据事业单位对职工的要求,使用大数据技术筛选方式,剔除绩效指标体系中重复、模糊、同质的指标,重构事业单位职工绩效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素质绩效、任务绩效、关键绩效三类,设置德(组织纪律、社会道德、个人品德、政治思想)、勤(工作效率、责任感、出勤率)、纪(纪律意识、合作意愿)、能(技能水平、政策执行、统筹协调、学习创新)、绩(工作贡献、社会效益)与关键绩效指标六个一级指标和相应的二级指标。

在事业单位以往的绩效考核指标中,非量化指标多是由上级评价,主观性过强,导致指标评价不合理,如“纪律意识”“个人品德”等,难以科学评价。而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职工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可精准评价职工行为,客观反映职工状态。在构建科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由大数据系统自动捕捉与处理绩效管理中的各类数据,此部分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只能查询,不能修改或删除,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职工可根据数据库反馈的信息对比实际工作,反思工作不足,及时优化工作方式,降低犯错率,提升工作效率。

3.4 创新绩效反馈机制,提升沟通效率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效率低,很大程度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绩效反馈机制。绩效反馈既可视为绩效考核周期的结束,也可视为另一个周期的开始。通过绩效反馈与沟通,可将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给职工,让其了解自身实际表现与预期之间的偏差,为其下一步工作的目标指明方向。

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可通过信息系统获取绩效数据,并设置绩效考核标准线对职工考核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对于未达标数据,系统会将结果发送给职工,并自动匹配相关绩效提升案例,为职工改进绩效不足提供参考,促使职工自我反思与纠偏,提升绩效水平;对于距标准线过远的考核结果,系统会在反馈给职工个人的同时,将结果反馈给职工领导,领导可根据数据分析与对比,帮助职工找出问题症结,共同制订改进策略,给予职工人性化关怀,帮助职工在下一考核周期达到预定绩效要求。

4 结语

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创新是必然举措。当前,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需在深入了解大数据特点与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的基础上,对绩效管理各环节进行优化创新。事业单位领导者应当革新绩效管理理念,积极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绩效考核、绩效辅导、绩效反馈等环节,构建大数据绩效管理系统,促进事业单位人才资源价值充分发挥,提升单位竞争力,为事业单位更好发展提供助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