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分析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问题与策略

时间:2024-04-25

迟志学,张 琪

(1.山东省水利综合事业服务中心,济南 250000;2.鲁班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济南 250000)

0 引言

现阶段,很多地区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规范评价体系、人员能力不足、管理效率低下等,给实际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在今后的绩效评价工作中,就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1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研究背景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上级政府部门拨给当地政府部门,主要用于社会管理、经济建设、政府补贴等指定资金,由当地政府部门合理安排与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只能用于指定的渠道与项目,并独立核算与记录,最终服务于社会大众。

绩效最早应用于投资项目的管理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绩效通常用于对某个人、单位、项目的行为评价,包括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最终的结果等,其有积极的促进与激励作用[1]。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涉及政府管理人员、财政预算人员在具体工作中产生的效益与结果,以及不同单位与项目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目标与内容。以某省专项基础建设工程为例,其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主要是对相应的建设项目的支出费用、执行情况等进行评价,并进行适当的调控、监督与管理,最终保障建设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且保障其质量与安全。对于整个财政专项资金,需要在最开始的拨付支出环节就进行绩效评价,这样才能保障财政资金落到实处,用于真正的项目建设,达到最初的目标要求。如果出现偏差与问题,还可以进行及时调整与完善,要求相关部门遵循相应的流程与规范,确保资金效用最大化。

2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问题

2.1 缺乏规范评价体系

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中,需要建立规范与标准的评价体系,以保障财政专项资金的合理应用与高效管理,进而保障绩效评价工作有序开展。然而,现阶段还存在评价体系缺失的问题,给实际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与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专项资金的种类较多,范围较广,因此,其评价方式多元化。受地域因素的影响,国家虽然建立了完整的评价体系,但无法落实到各基层地区,导致财政专项资金的评价体系缺失。很多单位在绩效评价中都沿用单一的评价指标,既没有结合专项资金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基于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完善,评价指标不够严谨量化,最终导致评价工作效率低下[2]。此外,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是一个长期、繁琐的过程,期间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评价体系缺失,无法作出详细明确的规定,就会阻碍评价工作有序开展。第二,在实际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很多单位仍然采用传统、陈旧的评价方式,不仅导致评价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问题与漏洞,还导致评价结果片面与滞后。这主要是因为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在很多方面都缺乏说明与规定。比如,很多项目单位将最终的目标效益作为评价的基础,而忽视了过程内容,这样就无法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而给项目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在最终的评价结果存在问题时,单位也无法及时调整与修复,将影响最终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给项目单位、社会、政府部门等都带来不良影响。

2.2 人员能力不足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主要依托于人力完成,因此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人员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本身就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尚未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评价方式也较为单一,这导致绩效评价工作效率低下,很难发挥最大的价值与作用。制度体系缺失更无法引起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难以规范与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3]。第二,很多项目单位的工作人员对专项资金绩效考评的认知不足,重视程度较低,再加上缺乏宣传引导和专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无法组建一支高素质的评价人员队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只重视项目建设的相关内容,忽视了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最终引发了各种问题。

2.3 管理效率低下

管理效率低下也是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协调与参与,这样才能保障专项资金专项使用,提高管理效率,但拨款到达项目建设单位之后,就存在很多权责不明确的现象。比如,很多地区的政府相关部门无法协调与参与,难以进行全面监督管控,因此在拨款中会存在很多漏洞,导致资金的实效性降低。在绩效评价中,管理人员认知不足,能力低下,缺乏丰富的经验与理论,因此很难保障实际工作科学合理[4]。第二,财政专项资金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范围较广,种类较多,在管理中需要做到针对性管理,而且整个管理工作需要多方配合与协调,如果各方的协调力度较小,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低下,没有遵循相应的规范与标准,就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3 有效解决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问题的策略

3.1 完善评价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的用途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为保障财政专项资金高效应用,需要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保障绩效评价结果真实与合理,快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其具体策略如下。第一,各地区的政府部门要在国家制定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完善与优化评价体系。其不仅要积极咨询项目单位的意见与需求,还要促使项目单位参与到绩效评价中,这样才能满足各方的不同需求,保障专项资金的效用最大化发挥[5]。作为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还要紧跟时代发展,密切跟踪与关注市场动态,创新优化评价方式,以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此外,还要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以规范与指导项目单位的行为。第二,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指标将直接影响最终的评价结果与专项资金的使用成效,因此要通过完善优化评价指标来满足实际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将评价指标细化为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分别反映专项资金使用的实际情况,然后基于实际工作进行不断的调整与完善。

3.2 加强人员培训

要想保障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科学合理开展、结果准确真实,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重视程度,加强人员培训,使其认识到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加快发展步伐,具体策略如下。第一,当地政府部门要积极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加大宣传与引导,如利用电视、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定期披露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公示项目建设内容、过程,让公众作为监督者、评价者提出自身意见,发表自身观点,从而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认知。再将有建设性的意见反映给上级部门,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完善与调整绩效评价体系。另外,在长期的实践与摸索下,要建立激励与反馈机制,提高政府部门、项目单位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在多方的协调与配合下,实现专项资金专项使用。第二,要明确各工作人员的职责与使命,加强彼此的互动交流;提供培训深造机会,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水平;建立奖惩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终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3.3 强化管理能力

各部门与单位的管理能力将影响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效率,因此要通过管理能力的强化保障绩效评价工作有序开展,其具体策略有以下两点。第一,我国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相关部门不仅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还要借鉴其他成功的经验,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与完善。第二,要想提高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效率,还要改变传统的评价内容与方式。比如,将传统的目标效益评价转变为全过程监管评价,让多方在合作交流中分享经验,提出意见,进行完善,以提高当地政府部门、项目单位的管理能力。

4 结语

文章针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以及绩效评价工作中的问题与有效策略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希望为后续的实际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单位可以通过完善评价体系、加强人员培训、强化管理能力等策略,保障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有序开展,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