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财政资金监督管理职能分析

时间:2024-04-25

柳娟娟

(庄浪县财政局,甘肃 庄浪 744606)

0 引言

事业单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其资金大部分源于财政拨款,本身并没有其他的融资渠道,因此对事业单位而言,财政资金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撑,无论是收入还是支出,均需要实现合理化及常态化运作,如此才能够保证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财政部门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各级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督管理的制度文件,目的是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强化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与使用的监督。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效果不尽人意,导致大量资金被浪费,这不利于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也不利于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1 新时期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内容及要求

对事业单位而言,财政资金监管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涉及的环节较多,需要事业单位从资金筹集开始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控,从而保证单位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并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事业单位要想有效落实财政资金监督管理职能,首先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办事,这需要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在实际监管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从而提升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有效性。具体而言,新时期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内容及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预算资金监管。这需要事业单位既关注预算内资金的管理,也要关注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其中,在预算内资金管理中,需要严格按照有关预算标准进行预算编制,并加大预算执行的考核力度,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而对于预算外资金的管理,重点需要对追加预算资金及沉淀资金这类资金进行监督管理[1]。与预算内资金不同,预算外资金是事业单位职能履行的一种填补,其能有效增强单位预算资金管理的效果,因此事业单位也需要重视对预算外资金的监管。

二是加强专项资金监管。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也是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督管理职能履行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近年来,国家为促进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逐渐加大了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在这样的情形下,事业单位务必要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以防出现他用的现象。

三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是开展与发展社会事业的重要基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付,因此容易导致事业单位在思想上有所松懈,出现资产管理混乱的问题,这样容易引发国有资产流失风险,进而使得财政资金效益降低。对此,需要事业单位不断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以防出现财政资金浪费的问题。

2 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资金监管意识薄弱

与一般企业不同,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且有的事业单位的资金完全依赖政府拨款,这使得事业单位的资金压力相对较小,也正因如此,不少单位不重视财政资金的监管,存在监管怠慢的现象。新时期背景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督管理职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事业单位往往更重视财务会计核算等基础工作的开展,忽略了管理会计的良好运用。具体来看,一些事业单位现有的监管制度存在许多漏洞,且制度执行不到位,使得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停留在表面[2]。同时,部分单位侧重于绩效考核,忽略了事前预测、事中使用控制,从而使得单位内部存在较突出的重收入、重使用、轻管理、轻效果的问题,资金使用尤其不规范。另外,一些事业单位领导层缺乏对财政资金监管的足够重视,预算机制不规范,缺乏科学完善的预算体系进行管控约束,使得财政预算管理效果不尽人意。主要表现为预算编制及编制方式存在不合理之处,在预算编制时并没有紧密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无预算、超预算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之缺乏对数据的充分调研分析,使得经费随意支出问题仍然存在。

2.2 监管执行力度不足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存在财政资金监管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事业单位现有的财务内控制度不完善,即便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也未严格按照制度执行,财政资金监管随意性较大,进而弱化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具体可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看出:一是有的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方面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尤其是在固定资产领用及登记上,相关手续并不完善,以致许多固定资产无法溯源,加之未定期进行资产盘点,进而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二是专用物资管理不严格,在资产出入库环节未进行严格的验收管理,难以保证成本结转与存货价值一致,也无法真实地反映出项目开展的情况。

2.3 监管方式缺乏创新

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督管理职能缺失还表现在其监管方式缺乏创新上。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事业单位承担的责任和任务更为繁重,单位在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时,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树立创新意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监督方面仍保留以往落后的监管方式,甚至有时通过主观经验来开展相关工作,内部工作人员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以致实际的监督管理效果并不佳,监督职能被弱化[3]。另外,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也有不少事业单位缺乏对财政资金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信息化建设进程滞后,以致财政资金监管效率得不到很好的提升。

3 新时期加强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策略及建议

3.1 加强内部审计,强化资金管理

要想充分发挥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督管理职能,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必不可少,科学的内部审计可及时发现单位财政资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有效措施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这需要事业单位提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将内部审计与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有机结合,并在社会效益理念、预算绩效理念等引导下,通过科学规范的手段推进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可通过沟通与信息整合的平台,将审计力量集中在一起,构建起审计专家库,在这一平台上进行审计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切实发挥出审计监督作用,强化单位资金的监管。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应及时掌握国家审计方面的最新动态,确保单位审计监督工作有重点地进行,从而提升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质量。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力量,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单位资金动态化、全方位的管控,这期间可充分结合现场审计与网络审计的方式,强化对单位资金的审计监督,进而妥善处理单位现存的财政资金管理问题。

3.2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对事业单位而言,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关系着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事业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通过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提高内部人员素质,为单位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方面,事业单位需要加快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并明确各岗位职责,以便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工作顺利开展[4]。与此同时,要构建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加强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及其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以此拓展与完善财政资金使用、监管信息沟通反馈的渠道,切实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另一方面,事业单位需要加大财务人员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多种培训方式,促使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技能及意识提升,让财务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职责,强化财政资金监管,确保财政资金能够高效、安全运转。另外,单位也需要加快预算、审计监督等内控机制的完善,全面提升财政资金使用、审计与监察的效果。

3.3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效果

首先,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支持,这是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事业单位也需要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监管制度,尤其对于专项资金,要形成上下联动的监管机制,在开展专项资金审计时,也要从源头进行审查,从资金划拨环节便开始进行严格的监督,充分了解资金调拨时所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减少财政资金浪费、随意性大等问题[5]。其次,事业单位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自身的监督方式进行优化,同时完善监督的内容,积极引入信息化手段,将先进的技术与财政资金监管有机结合,提升财政资金监管的效率与质量[6]。最后,为确保监管机制有效落实,需要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价机制,以此对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进行有效的评价,也要配合相应的奖惩措施,从而保障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效益。

4 结语

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是新形势赋予事业单位的重要职能之一,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财政资金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强化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不断完善监管制度、优化监管方式,确保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开展,进而为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