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李博 冯淑霞 黄坤
[摘 要]高校科研工作是国家实施科技强国和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科研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尽管各高校针对自身情况建立了一系列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在具体的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各高校应通过引入科研经费竞争分配机制、强化不同主体协同管理办法、建立科研经费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等举措,不断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科研经费;竞争分配机制;协同管理;绩效评价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6.017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16-00-0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不断深化的科技强国理念使科研经费在我国高校经费中的份额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加强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高校为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定,对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以及预算决算、支付结算等使用管理内容給出了明确要求,但在实际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在科研经费专项审计中也发现了许多违法违规的开支事项。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需要按照制度建设要求,创新管理方式,不断提升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1 引入科研经费竞争分配机制
目前,在我国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下,科研管理部门是科研经费分配和管理的主体,占据着科研经费使用的主导地位。科研管理部门应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科研任务或科研项目出资单位的需求和本单位的实际科研能力,确定具体的科研内容和项目参与人员,进而分配科研经费。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在确定科研项目时往往更多地考虑项目承担者的隶属关系、行政级别和项目负责人行政职务等非科研因素,对于基层科研人员提出的项目需求往往难以顾及,产生了一些“人情项目”“关系项目”。由于科研项目之间缺少竞争,导致科研项目的水平参差不齐,造成高质量的项目经费保障不够,投入资源偏少,而低质量的项目经费投入过多,造成闲置浪费,且科研经费投入产出比例严重失衡,达不到预期效果,给科研工作造成了损失。
针对科研经费分配中存在的问题,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引入竞争性科研经费分配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在科研经费预算下达后,由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组织对申报项目和课题进行评审研究。科研项目组在拟定科研计划的同时,应对相关经费预算进行详细说明并列出开支计划,最关键的是要说明所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情况和自己的研究内容,表明不会做重复研究和有能力完成该科研项目。拟报项目经费需求越高,开支计划的说明也应该越详细。科研管理部门在收到项目申请后,随机从校内外有关领域专家所组成的专家库中选取若干人,与有关财务工作人员组成评审组,对科研项目的可行性和经费预算的合理性进行评判审议,对各个项目的要素进行评价打分,按加权总分进行排序,必要时可组织专门的工作会议,邀请评审组和各申报项目负责人进行现场交流,讨论科研计划和经费预算。对于内容类似的科研项目,评审把关要更加严格,减少重复建设和科研资金的闲置浪费。所有项目的科研经费申请均应按照立项论证和审核遴选的程序进行,并及时将科研计划和资金分配方案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2 强化不同主体协同管理办法
目前,科研管理部门仍然是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主导部门,指导和参与科研项目的全过程。这样的管理模式造成行政对科研干预过多,经费使用中行政开支过大,挤占挪用和弄虚作假的现象比较普遍。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进展和经费保障需求最为了解,但由于权力所限,不具备充分的话语权,缺乏充分履行责任的动力,加上大部分项目参与人员从事的是科研工作,对财务工作缺乏了解,所编报的预算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编报决算时也只是上报经费情况使用表,手续简单,不严密、不规范,给违规违纪行为留下了空子。由于相关责任追究机制和奖惩激励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主体对项目参与者的威慑力有限,加上彼此之间的利益纠葛,导致监督效果大打折扣。这些都导致了科研经费保障不力,不利于开展科研项目。
在科研经费管理的过程中,各高校应强化科研管理部门、出资单位、项目组的协同管理模式,必要时可引入独立的监督机构对关键环节进行评估和控制。科研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和义务,其角色定位要从以往的行政管理者向科研项目服务者转变。无论是重大项目还是一般项目,科研管理部门都要确保实时跟进,掌握各项目的进展程度,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提出意见,对所管理和保障的科研项目承担责任。项目出资单位在科研工作中应该聚焦自身核心职能,做有限管理者,最大程度地提供科研信息和资源,在监督和管理过程中更多地运用政策指导和信息服务等手段,赋予项目组更多的话语权和管理权。项目出资单位应该更多地尊重相关科研领域专家的意见,有选择地进行立项支持和经费保障,在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时把好质量关,随机抽查科研项目的完成情况,形成全程监督参与的管理模式。项目组在科研工作中要专心科学研究,重视学术自由和倡导学术自立,有关部门要减少一般性事务工作对科研工作者的约束,简化财务报销流程,将审核财务发票的合法合规性转移到重视科研经费开支的效益性上来。对于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的关键环节,可以邀请独立的监督机构参与项目论证、中期审查和结题评审等工作中,并对相关的经费保障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进一步增强各科研主体的责任意识,优化经费供应保障关系,减少行政干预,提高科研经费效益水平。
3 建立科研经费信息公开制度
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的经费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财政预算,项目的立项审核一般都是校内自己组织实施,因此相关监督机构不能完全独立于项目参与单位,相互之间往往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和利益关系,容易相互包庇,形成信息孤岛,导致科研费用使用效益偏低、管理执行不严。在具体的经费开支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谁拉来的项目谁负责,谁开支谁受益”的“潜规则”,课题研究、经费分配和报销结算方面往往由项目负责人一个人说的算。虽然项目负责人是科研经费的主要使用者,但并不代表其他项目组成员没有相应的经费管理和监督责任。在缺少共同管理和监督的情况下,项目负责人权力过于集中,可以自行对科研经费进行开支,可能会出现一些“中饱私囊”和“万能经费”等问题。
为了避免出现违规套现和扩大开支等问题,在科研项目进行中应在必要时间节点公开经费使用信息,扩大公示范围,在科研管理部门、项目出资单位和项目组之间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在确定科研项目后,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及时整理每个项目的基本信息、项目组科研成员的基本情况和经费预算说明等,在一定范围内及时进行公示,接受上级监督。在研究过程中,项目组应该适时更新科研工作进展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按时向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报备。对于设备仪器的采购、人员聘用和相关绩效津贴的确定等重要事项,必须经项目组成员集体研究审核,报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批准,防止出现跑冒滴漏和挤占挪用等问题,让经费使用更透明、更规范。财务部门要及时跟踪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结合科研项目的研究进程,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和效益进行分析,并反馈给科研管理部门和项目组,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办法。项目结题通过后,财务部门要及时结清相关项目经费,结余资金及时结转到有关科目,避免出现长期挂账等问题,必要时可出具经费使用分析报告,以防日后出现类似问题。
4 完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
目前,虽然不同的科研项目应该明确不同的绩效目标,但是在具体评价过程中可以根据科研项目的层次和领域等内容确定类别,从而制定每个类别的评价指标,以避免评价体系设计工作的重复建设,也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具体来说,完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应该按照科研项目的不同门类和不同要求建立,既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科研经费开支的绩效情况,也有利于针对单个科研项目的经费开支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是確定相关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合理选取绩效评价指标和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两部分内容,同时科研部门应选取科学适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3个方面进行评价。在实际应用中,科研部门可以针对不同科研项目评价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当增减或修改指标及其权重。在完成各个指标的测算之后,科研部门应当按照项目性质和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承诺书的内容等实际情况与选定的标准或其他科研项目进行横向或者纵向地比较,结合相关项目进行系统科学地评价。对于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时可邀请第三方监督机构实施考评,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同时,完善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还要包括对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评级结束后及时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到相关利益分配中,使其成为科研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奖惩、发放科研人员绩效津贴和未来参与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据,保证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主要参考文献
[1]魏泽宇,张力秋,郭文骏.基于治理理论的军队科学研究费管理模式优化[J].军事经济研究,2017(5).
[2]朱九勤,张学礼.军队科研经费管理亟待加强[J].军产工程财会,2016(2).
[3]邓彦,吴迪.高校专项经费管理改革研究[J].会计之友,2017(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