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本刊记者 宋 洁
筑梦之巢
——记暨南大学药学院创新发展之路
本刊记者宋 洁
暨南大学药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现设有药学、中药学、生物制药学三个本科专业,同时还在国际学院设有一个全英教学的药学本科专业。研究生教育方面,学院现拥有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药学和中药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中药学和制药工程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013年中药学学科为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学院下设“两系一中心”,即药学系、中药学系及药学实验中心,全面负责本科教学工作。在科研机构和研究平台方面,设有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所、基因药物研究所、中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暨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神经科学和创新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中心及肿瘤药理学研究所七个研究机构, 以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创新药物研究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985创新药物研究优势学科平台、粤港澳中药和天然药物协同创新中心三个研究平台。
秉承“忠信笃敬”的暨南校训,坚持“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办学理念,药学院耕耘砥砺、开拓进取,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踏上了追求卓越、成就梦想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药学院把引进和培养一流的教师队伍作为打造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建院开始, 2002年引进了姚新生院士团队,成立了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叶文才(获200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栗原博(获2011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奖)、江仁望(获2009年度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教授先后加盟该研究所,形成了一个优秀的学术团队。该团队在中药及天然药物来源的创新药物及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并在药学院学科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2005年引进了王玉强教授(获2011年度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团队,组建了新药研究所。
姚新生院士指导研究生工作
完备的试验场地和设施
近年来,药学院更加重视杰出人才的引进工作,已先后引进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吴军教授等,以及在同行中崭露头角的江正瑾教授和青年俊秀吴宝剑教授和师蕾副教授,构建了专业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学院对从海(境)外引进的人才采取了“引进来, 帮一把, 扶一程”的措施,帮助他(她)们尽快适应国内和校内环境, 并在科研项目申报、教学和科研条件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倾斜, 使他(她)们可以尽快地发挥作用和施展才华。
学院在大力引进拔尖人才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院内现有人才和引进人才的培养。学院对青年教师实施了导师制, 进行一对一的培养和指导。一批青年优秀人才崭露头角, 如高昊教授(获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师蕾副教授(获国家优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何蓉蓉副教授(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广东省首届杰出青年基金)、张冬梅副教授(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院现有高级职称教师5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9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3人, 珠江科技新星12人。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达100%,70%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具有海(境)外留学或研究工作经历。已构建成了一支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 朝气蓬勃、勇于进取的人才队伍,为药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流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科研教学平台是创新发展的基础。目前,药学院承担着国家“973”和“863”计划、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NSFC-广东省政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广州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等研究课题100余项,每年获科研经费3000万元左右,教师人均科研经费约60万元/年。近5年来,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8项, 发表SCI论文4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 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54项(其中己授权36项), 在研新药15项,其中1个一类新药和1个五类新药现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
药学院积极鼓励师生开展科学研究, 以雄厚的科研实力促进教学,服务教学、反哺教学。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国务院侨办、广东省教改项目8项、校级教改项目数十项,并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多项。药学专业获批为“广东省特色专业”,药理学课程获“广东省精品课程”。
学院一直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结合药学和中药学学科专业特色,根据国家药学事业发展需要和港澳台等地区对药学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究具有侨校特色的本科教育模式,根据学校制订的内招生“加强基础、目标上移”和外招生“面向世界、应用为主”的分流教学要求,一方面努力为海外和港澳台地区培养能为居住地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药学应用人才,另一方面为国内药学事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高层次药学专业人才。目前学院已为香港、澳门地区培养高素质药学应用人才400多人,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依托科研优势,学院先后组建11支学生创业团队参加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荣获国家金奖1项、国家银奖3项、广东省金奖5项、广东省银奖4项等。
优良的教学和科研平台
暨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神经科学和创新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
药学院积极开展对外科研合作和联合办学,已与美国匹芝堡大学药学院、圣约翰大学药学院、克莱蒙特大学联盟、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西班牙Alcala大学等签订了联合办学和交换学生协议。与香港科技大学叶玉如院士团队合作成立了暨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神经科学和创新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 合作开展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创新药物研究。姚新生院士牵头申报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获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立项建设;引进的比利时专家Crommen院士获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计划。
为了给学生提供国际化教育的机会,药学院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来学院作学术报告200余场次,敦聘客座、兼职教授40余人。通过与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交换生计划和联合培养项目,为学生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在全球化环境中工作学习并拓展国际视野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短短十余年间,暨南大学药学院厚积薄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学实践等方面取得了裴然的成绩。在2008年全国学科排名中,暨南大学药学学科位列第十名;在2012年全国学科排名中,暨南大学中药学学科并列第五。最近,药学院被国家人力和社会资源部、教育部联合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单位。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