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金春梅
[摘 要]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本文阐述了图书馆管理的内涵,实践人本管理的必要性,提出高校图书馆实行人本管理的有效途径。其次,本文从国内外,服务内容上分别对高校社会化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尝试对提高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出改进建议,以备为后人进行实证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社会化服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1. 069
[中图分类号] G252;G25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21- 0162- 03
0 引 言
伴随新技术革命和社会日趋信息化,信息成为人类社会竞争的有力武器,图书馆这个储藏信息资源的宝库,其管理与服务水平越来越高。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由于服务对象相对比较固定和单一,高校图书馆之间、高校图书馆与社会之间联系甚少。读者服务社会化、公益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公众的迫切要求,也成为当前图书馆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 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概述
高校图书馆管理是图书馆对图书馆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达到图书馆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1.1 人本管理的内涵
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人本管理的关键,就是在对人性科学理解基础上,发现优势,利用优势,发挥出组织的整体效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实现组织所需达到的目标。
1.2 人本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管理和对高校读者的服务。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是为读者而存在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快捷、准确、及时、周到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有力的竞争武器和制胜法宝。高校图书馆事业要发展,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读者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做好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使读者满意,进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从另一方面来说,图书馆是为广大读者服务的,这就要求图书馆的管理者运用人本管理思想,去理解馆员的各种心态,理解他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积极调动馆员的精神力量,稳定图书馆队伍,求得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3 人本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的实践
(1)根据管理二因素的理论,我们可以从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两方面来加大力度,实践人本管理的充分运用。本文建议,选择扁平式的管理层次结构更能体现人本管理。实行人本管理,必须使权力下放到适当的层次,征求工作人员的意见,制订计划和管理目标,然后再由高层次领导在调研的基础上做出决断。参与化管理是民主化管理的一种方式,同时,参与化管理还意味着吸收馆外人员参与管理等,允许馆员对图书馆管理和决策提出建议和批评,给予馆员适当的与工作相称的决策权。这样馆员就会有参与热情,也强化了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质量,这是人本管理思想的关键。
(2)不断加强馆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随着学习型组织理念的提出,越来越要求当今的高校图书馆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组织体系,建立一个学习型的图书馆。这样的图书馆,要求馆员具有相当高的业务水平,共同的愿景,与组织发展相一致的个人目标,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绩效考核,把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短期培训、学习考察、离职深造和学习交流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馆员的知识不断拓宽和更新,培养馆员的团队意识,共荣辱。
(3)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图书馆比较适用的激励方式是奖惩激励和情感激励。在确立激励目标时,必须有群众的广泛参与,系统的激励目标只有被群众普遍认同并自觉自愿地遵守和追求,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在图书馆用得较多且很有效的是情感激励。领导要关心馆员思想上的进步,政治上的发展:关心馆员是否学非所用、对工作是否满意、工作有何困难,并帮助解决,关心他们业务水平的提高;生活上关怀,关心馆员的衣食住行,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设法满足馆员的合理需要。
2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指高校圖书馆读者工作的功能社会化,要求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在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还要走出馆门,走出校门,向社会开放,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有偿或无偿)的文献信息服务,以满足社会公众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为出发点,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各类组织以及个人等对信息的多元化需求。
2.1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现状
我国信息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一是信息资源高度集中于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及农村缺乏足够的信息资源积累,占我国人口70%的农村社区基本上生活在信息资源贫困线以下;二是信息资源高度集中在文化、科技、高等教育系统,面向中小学生、城市普通居民和商人的信息资源相对不足。在我国,仅有北京及上海等部分高校图书馆对外“部分开放”,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不允许校外读者借书,对公众基本上处于“关闭”状态。
2.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对象现状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就是教育职能,主要任务就是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被称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也在发生变化,从单纯的服务转为服务与科研(如软件开发等)的融合,其服务对象仍局限在本系统之间、企业团体之间的文献信息服务方面和公益性服务上,高校图书馆的开放度仍很有限。
2.3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项目现状endprint
早在20世纪80年代,情报服务就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部分高校图书馆在资源的共建、共享、館际互借、资源联合引进等方面,为我国图书馆提供了管理及技术上的咨询、指导及支持,使我国图书馆服务范围从传统的服务项目拓展到数字化软件及硬件的代理维护、系统开发、数据库制作等多项内容。
3 实现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途径
3.1 思想观念的转变
首先,高校图书馆应转变那种“重学术性,轻文化性”的观念,还原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其次,高校图书馆应避免在经济转型期中“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的倾向,把握好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的尺度;最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既要面向强势群体也要面向弱势群体”,让更多的人来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3.2 体制管理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它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形式。体制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立权责明晰、富有生机的图书馆体制管理;二是建立指挥灵便、运作高效的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图书馆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做出艰苦的努力,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总结出符合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管理体制,并不断加以完善。
3.3 馆员综合素质、服务理念的提高与拓展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面对的是多层次读者群,这要求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是德才兼备的新型专业人才。在“才”方面必须是“一专多能”,在“能”方面则越多越好。熟悉计算机操作,长于知识管理与组织,善于服务,更要有敬业奉献精神,真正能从社会发展、文化普及以及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角度去认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教育功能。 拓展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职能,是一个学术研究课题,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不仅要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经济援助,更需要图书馆内部的管理创新。
4 结 语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是将管理主体人的思想贯穿于管理之中,以读者为中心,以服务的享有者为中心,运用管理的思想,从而实现管理与人的统一。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是一个系统、复杂、艰巨的过程,需要图书馆上下共同做出努力,不断改进,不断发展,从而使服务水平上层次。
主要参考文献
[1]蒋永福,陈丽君.图书馆人本化管理含义与原则[J].图书馆建设,2003(4):3-4.
[2]张明,林彤,黄晓玲.百年清华图书馆文化精神之感怀[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1):65-66.
[3]夏天.清华大学图书馆里的翻译家:毕树棠[J].江苏社会科学,2007(S2):203-205.
[4]汪若洁,蔡丽珠.试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6):41-42.
[5]云冬.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探析[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9(1):54-57.
[6]王公尚.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2009,24(8):64-67.
[7]周武.图书馆文化对高校文化的影响[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9).
[8]赵玉贞.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初探[J].图书馆界,2008(3):21-23.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