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职业指导”工作路径研究

时间:2024-04-25

郝存生

[摘 要] “互联网+”给职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何利用互联网手段有效达到工作预期,文中从互联网发展趋势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背景以及“互联网+职业指导”的优势入手,分析探讨“互联网+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路径及如何有效提升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高校; 互联网+; 职业指导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9. 100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9- 0235- 02

1 引 言

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引领人类开拓生活新空间,极大地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生业态迅猛发展,给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自2001年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加之当前社会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社会对毕业生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扩招增长数的比例又不匹配,毕业生的职业期望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矛盾,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

为能够更好地让大学生顺利走入职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从事职业指导的专家学者及同行做出不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有效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是文中探讨研究的主要方向。

2 “互联网+职业指导”的优势

互联网以其无边界、跨地域、多载体的优势,尽最大可能地满足人们对信息知识的渴求,同时以其丰富性、快捷性等優势,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们、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

2.1 信息更新及时,实效性强

有关就业新情况新动态在教材中更新较慢、内容又大多侧重相关政策、技巧的介绍,实效性总体较差,而“互联网+职业指导”可做到与教科书互补,增强职业指导素材的丰富性和实践指导性。

2.2 打破局限,易实现管理目标

传统职业指导常常受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实现实时互动交流比较困难。“互联网+职业指导”可打破学院、年级、专业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通过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向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传递职业指导意图,发布就业创业等相关信息,实现管理目标。

2.3 丰富指导形式,提高指导效果

“互联网+职业指导”可通过授课讲解、博文分享、微信与QQ交流等方式,为学生进行相关职业知识与择业案例的传授、传阅,避免了填鸭式教学,有效解决以往很多职业指导工作内容空洞、模式枯燥与形式单一等问题。

2.4 交流中具有平等性

通过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借助一种身体不在场的交流载体,如手机、IPAD等实现的虚拟化交往,为学生创造平等交流的平台,可以化解师生面对面交流的局促感。

3 “互联网+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路径

探索“互联网+职业指导”工作模式,以期有效增进师生间的线上交流与线下沟通,不断优化职业指导工作方法,有效提升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水准。

3.1 完善现有平台,丰富职业指导内容

可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增设“职业指导”专门版块,开设职业测评、职业指导、就业政策、在线咨询、案例等。每个学生都可以随时进行在线职业能力和职业倾向的测评,了解自我性格特点以及职业性格与个人性格的匹配度;不定期邀请或安排职业指导老师经常性在线接受学生的咨询与疑问;增设相关职业指导的著名网站及视频的链接,增加学生的信息来源。以版块内容的丰富,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与获得感。

3.2 引导学生互动,提高学生关注度

指导中互动性效果决定着职业指导的效果与质量。充分利用各种人性化、个性化的沟通方式或平台,加强职业指导的及时性和时效性,进而打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摆脱了传统职业指导工作低效率,满足不同类别、不同性格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其在谋职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需求,让学生对职业指导的具体内容更加感兴趣。

3.3 实现“互联网+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来说具有指导服务、教育功能。“互联网+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在线自我测量评估,了解自我性格、能力等,进行自我完善;有利于收集了解相关职业要求,进行自我发现,找出自身现有条件与理想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借鉴参考,合理制定可行的职业生涯目标,主动做各种准备;有利于明确努力方向,制定实施计划,不断进行强化和管理,增强持久的学习力。

3.4 打造职业指导团队

缘于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痴迷于网络、职场理念与方法更新等新形势,“互联网+职业指导”离不开团队的协作支持,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职业指导队伍,有利于从职业指导、心理指导、个人评测、技术指导等多个方面来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求,以此达到职业指导工作的预期效果。

3.5 建立服务对象信息库

“互联网+职业指导”要充分了解将要面对的潜在职业指导对象的一些具体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目的性的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来有效开展指导工作。在高校指导对象的信息比较容易采集,职业指导者平时要有意识的累积、保持跟进,尤其是在线职业评测软件留存的后台数据。通过数据的积累、及时更新数据信息库,可在学生有需求时,随时根据其相应的数据信息,针对性地帮助其进行合理分析与建议,实现快速的职业指导。

4 总 结

“互联网+职业指导”不是否定或抛弃传统职业指导,而是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不断寻求优化职业指导工作方法的结果。探索“互联网+职业指导”仅是手段,有效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水准才是职业指导的最终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小平.吉林市:开启“互联网+就业服务”新模式[J].劳动保障世界,2016(1).

[2]冯洁.“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的新发展[J].中国市场,2016(38):79-80.

[3]刘慧英.如何运用互联网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462.

[4]黄毓晖.试论互联网形势下的职业指导[J]. 就业与保障,2016(7):27-28.

[5]常海峰,武帅等.“互联网+”形势下高校就业服务新举措可行性探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