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驻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问题对策研究

时间:2024-04-25

胡腾

[摘要]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驻村第一书记成为了贫困村府扶贫的关键制度和关键环节的第一人。针对现阶段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事前沟通、驻前培训、语言培训、文化融入以及教育扶贫等多种途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的职能发挥创造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第一书记;精准扶贫;问题;对策

1精准扶贫与驻村第一书记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真正的贫困家庭和人口,通过对贫困人口有针对性的帮扶,从根本上消除致贫的原因。驻村第一书记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大抓基层、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要指示精神,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共同推进的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习总书记关于“六个精准”中的“因村派人精准”的主要方式,其职位肩负着村级扶贫和全面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双重职责。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面,驻村第一书记们扎根乡村,在村级扶贫和党组织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做出了贡献。但是,在驻村第一书记政策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原单位、人员自身以及进驻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全面发挥出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本文将从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制度,促进其职能的发挥,为精准扶贫创造条件。

2存在的问题

上级政府不重视。派驻第一书记人员至少是从县级及以上机关中选择的,而其实际工作地点在最基层的村一级。在派驻到村之后,第一件工作便是和同村以及上一级的镇政府和镇一级的党委对接。但部分镇一级的官员和党委对驻村第一书记未给以相应的支持,使被选派过去的干部还未开展工作便面临着阻碍。这不仅仅在客观上阻碍了村级扶贫工作的开展,更在主观上在被选派的干部心里造成了极其不好的影响。

自身能力待加强。进驻村都是贫困村,几乎是在各自的行政区划中最偏远最落后的地区,环境相对艰苦,有别于机关相对舒适的环境,被选派者存在心里落差较大的现象。此外,被选派者往往长期在机关负责行政职务,机关行政工作能力要求和基层村级工作有着显著的差异。以上的情况造成了驻村第一书记对于驻村工作意识的不足和经验能力上的缺乏。

语言沟通有障碍。我国的贫困村主要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偏僻的地理位置以及当地的地方语言,导致驻村干部在工作开展中存在不小的障碍。尤其在一些四川、贵州、云南、新疆以及西藏的偏远少数民族聚居村,村民大多数甚至全部使用当地的民族语言。同时,能掌握汉语的年轻一代往往选择走出乡村外出务工的现象又加重了语言的障碍。这样的背景下,驻村第一书记很难融入到当地村民的生活中,扶贫工作的开展自然阻碍重重。

村民主动脱贫意识不足。贫困村恶劣的自然条件是致贫的重要原因,但在此之外,部分贫困村民由于长期享受政府的救助和福利,安贫守旧,缺乏积极脱贫、主动脱贫的意识。不仅没有配合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更是将“城里来的官”作为取得政府无偿资助的途径。

3对策

增强事前沟通,增进认同。在驻村第一书记派驻之前,先和上级政府进行深入的沟通,确保乡镇政府和党委对第一书记的认可。在程序上,完善对政府和党委的通报,增加派驻单位和被派驻单位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交流沟通氛围。在组织上,明确驻村第一书记的归属单位,强调对于所驻村所属镇政府的归属关系,使村第一书记从“娘家人”变成“婆家人”。在过程中,通过村第一书记和乡镇政府党委座谈会、交流会的形式让第一书记融人到当地的工作中,使上级政府和党委在了解工作性质和内容的前提下,为驻村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加大驻前培训,提高能力。对于本单位将派驻第一书记的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提升驻村第一书记的能力。理论上,深入学习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讲话和文件,并以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驻村第一书记的联合发文作为基础,使其对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的出发点、内容、性质和目标形成完整的认识。经验上,通过驻村第一书记经验分享、农村干部经验分享,使驻村第一书记在进入岗位前便对实际工作有清楚的认识、足够的技能和充分的心理准备。

增加语言培训,做到文化融入。对于在少数派驻少数民族聚居区或其他存在语言障碍贫困村的第一书记,需要在语言上做好培训,实现语言的沟通和文化的融入。对于派驻第一书记所在的原单位,要积极组织相关的语言培训,结合周边的高校资源,社区教育资源,让被派驻者可以得到便利的语言培训。对于第一书记,也要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利用闲暇时间增加语言训练,增加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实现语言上基本的沟通,对村民文化的了解和尊重。通过语言和文化,建立起村民和第一书记之间的信任,减缓政策施行阻力,促进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加强教育扶贫,精神扶贫。针对部分贫困村存在的主动脱贫意识不足,安贫守旧想法根深蒂固的现象,要以教育工作作为着力点,最终实现贫困村村民的精神脱贫,在全村形成良好的主动脱贫氛围。在教育上,保障義务阶段教育在贫困村能得到完整的执行,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的就学率。对于完成义务教育后继续就学有困难的家庭,需要通过联系社会慈善机构和有帮扶意愿的个人,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接受更高阶段教育的机会。通过教育,才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思想观念,实现思想精神上的脱贫。

4结语

驻村第一书记是国家实行精准扶贫的关键举措,也是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通过事前沟通、驻前培训、语言培训、文化融入以及教育扶贫等多种途径,为第一书记精准扶贫职能的发挥创造良好条件,可以使第一书记更好地发挥精准扶贫的职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