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时间:2024-04-25

单延军,李 冀

(1.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石家庄 050084;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零九医院,北京 100091)

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单延军1,李 冀2

(1.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石家庄 050084;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零九医院,北京 100091)

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是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相关人员的生活、工作、学习、科研、教学等。部队后勤综合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后勤信息化水平的根本。基于此,本文针对部队综合部门信息化进行研究,分析建设性问题,详细阐述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阶段、内容,并对部队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特点等进行相关概述,针对建设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唯有做好人才培养、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才能实现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部队后勤;信息化建设;综合部门

当下社会变革、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助力是信息化建设。在军事变革中,信息化建设是变革的核心和本质。在部队后勤综合部门实现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可有效提高后勤保障的工作效率。

1 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

要实现部队后勤综合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使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整合当下已经具备的信息资源,建立健全保密安全体系,使用相关数据资源,建设功能齐全、综合集成、优化高效的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体系,大大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由此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1.1 实施精确化保障

在后勤综合部门中,后勤保障需求非常重要,为实现保障准确通常需要确保计划的精确性。应科学预测不同形式下的保障性需求,实行统一的监管、计划、统筹。首先,要做好精确储备,在物质储备中,其精确化的呈现主要表现为成本最小、收益最大,也就是使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由此应当以完备的生产能力、极强的社会储藏能力、国家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依托,提高技术储备,降低实物的存储,实现储存的精确化发展。其次,应当做好精确配送。在做好需求预测、统筹计划的基础上,要合理使用不同保障力量,在确定的地点、时间,为部队提供高质量的物质保障,确保部队正常运转。该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物资补给,具备动态监管特性,可大大降低物资储备的规模。

1.2 实现科技装备智能化

具备何种信息化装备就具备何种后勤保障方式。对部队后勤综合部门而言,其发展态势为高智能化、高技术化,按照战场的特性,在研究作战方式的同时,应提高后勤装备的性能和技术水平,实现两者的配套、统一。尤其是针对战场透明的战争环境,要提高抗摧毁、抗干扰等能力,确保后勤装备的高效性、高能动性。实践证明,在信息化时代,后勤保障呈现出需求急、协调难、变化多、内容多、距离远的特性,倘若在任何环节发生问题,都必然导致效能大大降低。基于此,唯有在后勤综合部门中设定具备权威性的指挥机构,建立智能化体系,研发统一的信息处理平台,才能提高保障效率、目标,实现对物资的统筹规划,确保部队具备高效可靠的后勤保障能力。

1.3 实施军民融合式保障

当下我国后勤保障已经在饮食、设施建设、卫生等诸多环节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部队后勤保障中,社会力量成为重要的发展力量。倘若要凝聚后勤保障的众多力量,形成综合保障体系,缔造综合保障能力,唯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在保障性群体众多、保障对象大量递增的情况下,对后勤保障实行统筹规划。确保不同保障力量在时间、空间中井然有序,可有效发挥自身功能,做好部队保障工作。

2 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2.1 加强基础工作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资源、物质、信息同等重要,基于此,人们将目光转向安全问题。如何提高信息的防护方式,提高安全意识,增加防护措施,确保后勤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都给部队后勤综合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难题。用户安全意识差、管理员综合素质不高、信息污染、信息泛滥、信息障碍等问题直接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影响后勤保障工作的安全。因此,要站在战略的角度,强化安全防护意识,包括部队信息系统、信息建设、技术建设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建设。第一,应完善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提高对信息安全的管理意识,积极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引导员工参与到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中,确保后勤部门的信息具备安全性能。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建立环境安全、系统文档、人员安全、系统开发、应急处理、设备购置的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监控,防范决策风险、意识风险的发生。第二,强化对信息化网络运行、系统的防护,建立安全有效的防护体系。在部队中,尽量使用自己生产、国产的硬件、软件,并对系统恢复、杀毒软件、访问控制进行相关的监控、设置。具备后勤信息系统的计算机不介入其他网络,不安装光驱、软驱、安装调解器、USB接口等。对终端机的监管过程中,使用封条管理的方式,定期检查、专人维护。

2.2 加强整体筹划建设

唯有具备高效的网络基础,才能确保后勤信息化建设具备高效率和高效益。后勤信息化作为不断交换、采集、生产、利用信息的过程,需要经过分析、存储、编码、分类、识别、采集、维护、理解及存储等诸多环节。在分工、协作过程中,趋向于精细化。在该环节中,并不能由某一方独立完成,并且所产生的信息无法被一方独占。基于此,为实现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数据紧密衔接,要降低“信息孤岛”范畴,唯有确保每一方的信息都可以被其他人利用、识别,才能实现既定的信息共享功能。由此,应当确保数据、系统、业务之间具备协调性,有效形成经济效益。实践过程中,要以部队、国家信息建设为重点,结合《部队后勤信息化顶层设计及标准规范》要求,坚持资源综合集成、资源开发的核心发展观,坚持同一体制、统一原则、同一领导、同一组织的自上而下,坚持科学统筹、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按照先进、科学、实用的需求,强化组织的领导能力,提高成员、领导的思想认知,实现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真正做到后勤保障的融合、集成发展,达到对部队保障系统的实时可控,实现一体化建设。

2.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信息思维能力、思维素质已成为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引导官兵掌握信息知识,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避免出现信息素质短板的情况,推进信息化建设。坚持人才为本的发展观念,推行人才战略模式,强化对后勤信息化队伍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打造一个业务精通、政治坚强、作风扎实的过硬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遵循有较高的信息化素养、德才兼备的原则,恰当使用地方资源,通过脱产学习、院校引进、在职培训的方式,提高相关人员的能力和知识;在人才培养、技术引进过程中,应积极和科研院所、军地院校、地方部门联姻,在保密前提下,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开发信息化实验研究课题。其次,应加强后勤部门的信息化环境建设,建立评价机制,将为部队建设的实际贡献、公正能力、创新能力当作人才的衡量标准;建立科学用人标准,通过岗位竞争、任前公示等方法,实现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目的;建立创新机制,及时更新观念,改革政策制度。最后,充分挖掘部队潜能。做好传帮带工作,发挥骨干作用;官兵应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从训练目标、训练模式、训练理念等诸多方面入手,有效提高后勤综合部门的信息化保障能力。

3 结 语

推进部队后勤综合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培养专业性人才,还应强化信息安全问题,建立技术标准体系,整合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快速流动,有效提高后勤综合部门的保障能力,实现部队后勤信息化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许芳.探讨如何推进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8).

[2]赵燕.警务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及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8(12).

[3]张华钦.信息化,试试机制上解决问题[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5(48).

[4]刘志达.浅析SQL Server 2000的安全管理[J].华南金融电脑,2007(6).

[5]曲君伟.基于“三阶段”划分视角下的后勤保障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023

E917

A

1673-0194(2016)10-0037-02

2016-04-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