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在高校育人功能上的实践路径

时间:2024-04-25

王莉

[摘 要]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使命,是关系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涵养民族精神和归属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的必要手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必由之路。本文就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融入到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实践中来,秉承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的“扬弃原则”,融入到当下社会实践的“超越原则”,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原则”和融汇创新兼容并蓄的“创新原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理论,从理论上的认知到具体的实践层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路径,对高校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民族精神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高校育人路径

[中图分类号] G1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4-0149-05

Abstract: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strategic mis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which is the essential means related to enhancing the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improving their self-confidence and sense of identity, cultivating national spirit and sense of belonging, cultivating patriotic sentiment, and is the only way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dream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is paper, on how to integrate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nto the education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socialist successors, adhering to the critically inheriting the "sublation principl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principle of beyond" of social practice at present,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clecticism principle of "innovation" with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from the theory cognition to the concrete practice level,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n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easible concrete path, and It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universities to carry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cultivate the national spirit.

Key Words: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Education Path in College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蕴含着浑厚的民族精神和灿烂的文明,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记载了中华民族筚路蓝缕的奋斗历史,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性格基因,承载着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在民族信念的传承上,民族性格的塑造上、民族精神的提振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深远意义

(一)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因需求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文明的积淀,人文精神的淬炼,民族性格的凝聚,具有很强的历史性,代表着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的追求和信仰,打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和民族标识,其精神品格、价值追求、思想精华,穿越古今,一脉相承。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需求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构建“中国梦”,实现民族振兴,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

(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迫切需求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主要践行者。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自豪,对时代使命的担当作为有着积极地引领和推进作用[2]。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理论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定位

中华优秀传统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收道家和佛家思想,构成了儒道释互补的哲学思想和处世态度。一个人有自己的基因,一个民族有本民族的基因,***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的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成为全世界所有华人的“精神家园”。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就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引领者中华民族走过千年的沧桑,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成为迄今世界上唯一保留着血脉相承的文明古国。

2.“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

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治国理念、“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理想王国和“以德治国,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都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政治理想,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与我们今天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一脉相承。

3.“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主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柱,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上“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者有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者有之,“挽狂澜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者有之;“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门”者有之,正是这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国情操激励一代一代中华儿女为民族生存、兴亡、繁荣、复兴不懈努力,爱国主义的精神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

4.“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以和为贵 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讲究“天人合一”;在与社会的关系中,强调“以和为贵,和睦相处”;在与他人及邦交的关系中,强调“和而不同,兼容并包”。

5.强调“以德修身,仁者爱人”的个人品行修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个人品行修养,将君子人格的养成作为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修课。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屈”“的君子人格,主张“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个人修行,提倡“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伦关怀等等。

我们生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的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涵及内在逻辑

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总书记就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上指出要“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党的十九大报告阐明了在新时代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秉持的科学态度,即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所谓的“创造性转化”就是按照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发起生命力;所谓的“创新性”发展就是按照时代的新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补充、拓展和完善,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其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的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弘扬,成为现代“活水”,为今人所取,为发展所用。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现代化发展的两个引擎,创造型转化是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飞跃和归宿[3]。

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践行原则

(一)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采用批判性继承的“扬弃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历史而不断地丰富完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可谓精华与糟粕共存,具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和不同时代的烙印。推进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要遵循“扬弃原则”,即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坚持不忘本根,辩证取舍,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守住中华文化本根,传承中华文化优质基因。摒弃陈旧、迂腐、不符合新时期现代化思想要求的思想和理念,克服全盘复古和历史虚无主义两种极端态度,做到去芜存菁,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二)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结合时代的需求,满足新时代发展的“超越原则”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遵循创新发展的“超越原则”,即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超越传统,同时结合时代需求和社会变迁发展,不断赋予其鲜活的时代精神和烙印。“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在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上必须有超越的态度,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在探索中突破超越、在融合中出新出彩,进而打造良好的文化生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再创新辉煌!

(三)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来淬炼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原则”

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承载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精神追求,反映着这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积淀和性格基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倡导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和升华,如对国家层面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的继承和升华。对社会层面提出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换贫而患不安”“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生之准绳也”等观念的总结和提升;在个人层面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传统思想理念的淬炼和升华。

(四)面向世界,开放视野,在中西文化的对比冲撞中和融贯通,兼收并蓄,在综合创新中发展现代中国文化的“创新原则”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中首先在内容上要有开放的视野,站在现代化、国际化的平台上,对诸子百家思想中进行“萃取”和“提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有着永恒生命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思想“淬炼”出来,对照西方文明思想,融入现代理念,将其有机地结合,进而融合成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或文化理念,成为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引领[4]。在传播形式上的创新,利用新媒体互联网优势,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增强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感,创新表达方式,展现传统文化的生机和魅力。

四、高等院校教书育人,以德树人,以文化人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方面存在的误区

文化作为民族生存的根据,尤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和情感的载体,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根基。但是在当代青年人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明显不足,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认知肤浅,缺乏探究民族文化的热情,缺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教育,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认知上,缺乏辩证的思考和评价,一是缺乏“寻根意识”,对本民族历史了解甚少或受影视影响对历史做娱乐化理解;二是高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和多元社会的冲击,使部分学生对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较低,民族意识淡薄,热衷于西方文化,吃洋餐,过洋节,尤其社会大环境中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出现了价值多元化、世俗化、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潮,对大学生的“三观”有很大影响;三是传统文化的教育偏重形式缺乏理性引领,有时以为背背古诗、穿穿汉服,过过传统节日就算是体现中华文化传统了,停留在肤浅的理解和认知上;四是全盘复古的思潮也有一定市场,传统文化中一些已不适应时代发展,早被摒弃的思想沉渣泛起,如以“孝”为主题的《二十四孝图》被广泛传诵,其中不乏愚忠愚孝的内容。

(二)思政课程偏理论少实践,偏说教少互动,偏课堂少社会

在高校课程的设置中,偏重实践技能教学,轻视人文修养的熏陶和濡染。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偏重于专业课的比重,思政课和通识课中专门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较少,尤其理工科尤为突出;在重视程度上也存在偏技能和专业学术研究,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欠重视的功利主义倾向,往往在学生中出现“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欠修养”的倾向。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和传播中,缺乏鲜活材料和生动地讲解,道德说教和古板的介绍往往激发不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在传统文化的讲解中多局限在课堂讲解,缺乏和社会、家庭及企业的互动,致使中华优秀传统的教育缺乏连续性和互动性,未形成全社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华美德浸润心灵,塑造品行修养的氛围和气候。

(三)急需打造一支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

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至关重要。在中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有教无类”“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都为我们昭示着传道者的重要性。“师者,所以传道解惑授业也,”在古代的教学理念中,教师首要使命是“传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将品行修养、道德情操、家国情怀、敬业笃行作为第一要义和教育的根本。“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堪称典范,教师的“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行为世范”至关重要。

(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上,缺乏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家庭、学校和社会缺一不可,学生健康地成长以及文化素质、品行修养的养成往往受到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如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最大程度优化资源配置,有机结合共同筑就学生人文素质,道德情操,品行修养的培养工程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在目前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三者衔接等方面缺乏系统性互动性。高校是承接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人文情怀、敬业精神、工匠精神都需要走出校园,同家庭和社会、行业、企业开展良性的互动。

五、推进高校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客观地还原,批判地继承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改造和创新的前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保持生命力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继承发扬的重要载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华优秀传统统文化要秉承理性的态度,科学地分析,辩证地理解,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原则审视传统文化。

继承发扬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精华内容而言,家国情怀、自強不息、忠义孝道、守信重诺、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等优良品质,这些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高贵品质,需要我们世代相传,发扬光大,也是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内容。

推动转化是对一些有着历史局限,不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思想观念而言,需要我们甄别转化,如“孝道”是支撑中华民族人伦关系的基石,“忠义孝悌”是我们提倡的。但是“埋儿养母”则是一种“愚孝”,是应该摒弃的,对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要以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对此加以改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传承,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辩证认识传统文化,推陈出新,摒弃糟粕文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落实“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思想品行,信念理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的培养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高校是主战场,***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座谈时指出:“中华民族的未来属于青年,青年人的精神状态和理想信念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当代青年要刻苦磨练,励志勤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习,不断提升文化素养。”

高校作为国家社会培育栋梁之才的主阵地,是中华传统文化血脉传承的主躯干,是传统文化在与各种文化思想参照系的交流碰撞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并产生创新性价值的重要载体[5]。

高校应积极落实“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本着“教书育人、以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遵循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相结合、与培养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栋梁之才相结合的原则,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全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工程建设。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大思政课教学的内容,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染学生心灵,提升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在通识课以及专业课的教学中,也要将中国精神和中国元素有机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敬业爱岗,格物精进、工匠精神的品质和修养。

其次本着“立德树人、德技兼修”办学的宗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批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专业能力更有深厚的人文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师资队伍。

再次营建具有丰富的中国元素的校园文化,让中华传统美德润染学生心灵,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节、中华传统节日、经典诵读,开展系列的以传统文化为主日的实践活动,建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文化墙,组织传统文化讲座、演出,组织“非遗文化”进校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实现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实践化与生活化,将中华传统美德化作莘莘学子的行动指南,做到躬身践行,知行合一。

(三)探寻高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促进高校与企业和行业的双向融合

高校是连接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如果说家庭教育是人生第一课堂,家风、家教是一名学生养成教育的初始,那么高校的品德教育,尤其对青年人的“三观”教育,即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和定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奠定学生走向社会的思想根基和处世态度。***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是一种“道德精神”,这是中国人内心追求的做人标准,也是中国人积极争取渴望获得的“理想人格”。高校要以此为核心,培育文化传承者与创新践行者。高校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要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相融通,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获得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自信;开展志愿者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使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担当意识。

(四)积极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活化传统文化,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力和向心力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优势,更新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加强青年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存在感。

借助新媒体,利用其传播快、成本低、受众多、多元化的优势,打造传统文化创新传播平台。如“故宫淘宝”就是一种文化产品和文化传播的创新尝试。利用文字、图片、视频、声音、链接等多种方式对故宫文创产品进行宣传,对故宫承载的深厚文化进行传播,受到青年一代的欢迎和追捧。

积极展播文史探索类电视节目,带领青年人深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瑰丽神奇、博大精深的世界,激发青年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如时下非常受欢迎的《中华古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大家喜闻乐见、老少咸宜的综艺节目,都是很好的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在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元化的传播媒介,运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如利用慕课、视频、线上交流等不同的教育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率和认同率,推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2]《传统文化在高校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邓晶艳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10).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刍议》向阳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4).

[4]《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路径研究》 杨晔  云南财经大学http://www.ynufe.edu.cn

[5]《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黄之晓 《当代职业教育》2016(9).

(责任编辑:顾晓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