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12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时间:2024-04-23

本刊记者 王银凤

11月9日至11日,2012年“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商务印书馆协办。来自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46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在11月9日举行的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代表学校致辞。他说,北京大学与演化学有着不解之缘,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严复先生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自此以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些演化的基本概念为国人所熟知。语言演化和人类演化的关系是21世纪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中国境内的语言资源十分丰富,各语言的演化与融合历程之复杂性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的。弄清中国语言的演化与融合机制,对重建完整的历史语言学理论模型具有重要的本体论意义,对回答人类起源、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形成、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对中国各民族以及东亚、东南亚各民族的和谐相处,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跃红教授代表中文系致辞。陈教授在讲话中提到,语言学的研究对文学等其它学科有着重要的影响,跨学科的研究和交流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演化语言学将语言现象与多学科的理论方法结合起来,是极具前沿性和发展前途的学科。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王洪君教授代表中心致辞。她说,中心2012年到2016年的发展规划中的一个核心视角就是演化。本次会议邀请到了数学、神经科学、心理学、遗传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的著名学者,是一次跨学科的盛会,希望各位与会专家在会议中碰撞出令人激动的思想。

本次会议集中讨论的主题包括:语言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中国语言的演化与中国人群的演化、中国语言的演化与考古学的证据、语言的横向传递与纵向传递、语言与大脑演化,特别关注了苗瑶语的演化与发展。

研讨期间有七位著名学者作了主题报告:

北京大学名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士元先生的报告为《语言演化的三种尺度》。他提出语言的演化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尺度进行研究。宏观演化关注语言的起源和分化。中观演化关注语言在几百年、上千年间的变化,这也是传统历史语言学所关注的。微观演化关注语言作为母语的习得与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以及习得中产生的共时变异如何引发历时的演变。三种尺度的研究都与大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宏观尺度上,大脑的进化为语言的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在中观尺度上,生物进化理论与语言演变的谱系树理论共同发展,现代语言科学发端于中观语言史的研究。在微观尺度上,近年来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语音感知与产出自出生起就受到了母语的塑造,这为微观史研究提供了大量证据。

密歇根大学约翰·霍兰(John Holland)教授报告题目为《语言的动态性》。他认为形式语法未能解决三方面的问题:第一、语言的社会性,第二,手势语的角色,第三、语言习得的动态性。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框架。围绕“意识层级(levels of consciousness)”可以建立一个基于个体的模型,随着主体社会交流的复杂性提高,语言也随之发展,由默认规则(default rules)经过连接规则(bridge rules)连接各个组块(blocks),逐渐发展为语法(grammar)。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伊利诺大学郑锦全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词汇属性与扩散》,他认为人际维持适当的沟通度,是语言变异的制约。人对语言符号数目掌控有其上限,二十五史各本典籍以及现代文本语料库字种数量大都不超过八千。然而,有限的符号可以演绎出许多词语。众多词语构成的集合体就是词汇,词语可以具体呈现异同,但是集合体词汇的异同还没有深入的研究。以比较同一时期两个汉语词汇的细微差异为例,一个词汇来源是“中央研究院”的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第二个源于中央通讯社的新闻稿语料库,两个语料库各调整为大约一千万个词语的内涵。语料库的文本有词类标记,可以查出按词语属性如动词、名词、介词、连词等词类在语料文本中出现的频次与出现的文本位置,如果不是开放性可以无限造词的词类,还可以考察在文本中完成所有此类词语出现的位置。利用这些变数作为比对两个词汇差异的数据,来计算词汇的相关系数,可以作为词汇异同的衡量指数。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汉字肌动码神经基础中的共性与个性》。人类的读写活动塑造了人的认知方式,识字与否有着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别。神经语言学中经常提到的一个问题是,与阅读相关的神经回路是否随文字系统而不同?有人曾提出,视觉上复杂的文字系统(如汉字)的阅读依靠左脑以外的神经网络,不同于字母文字的阅读只依靠左脑。他及其团队运用磁共振技术研究得出,人类大脑有两个共同的神经回路,分别负责形状识别与手势识别。这两个回路的激活模式和重复触发模式,在使用图形文字系统和字母文字系统的人的大脑中基本是相同的。然而在神经活动中,不同文化的不同文字系统类型的差异也可观察到,它对一组固定的、可见的大脑回路起塑造作用,负责识别文字系统的表层特征。

圣塔菲研究所研究员、康奈尔大学克里斯滕森教授(Morten Christiansen)报告的题目为《大脑对语言的塑造》,他认为生物进化可以否定“普遍语法的一系列制约条件是与生俱来的”这一传统观点。语言内部机制与语言习得和运用的方式之间存在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可以用文化演化的过程来解释。语言是随着早已存在的神经机制演化的,并有社会-语用、思维过程、认知学习能力、记忆处理等多方面的制约。他运用计算机、行为学、神经心理、神经成像等多种手段,探讨了其中一个因素——学习与处理线性呈现的信息的能力——是如何随文化的演化而塑造语言的。这对于理解语言习得中的一系列问题有很大帮助。

印第安纳大学舒尼曼教授(Tom Schoenemann)报告的题目是《大脑的布洛卡区与语言演化》。大脑中与语言相关的某些区域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暗示语言在大脑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布洛卡区在语言处理中非常关键,因此解开布洛卡区的进化过程有助于解释语言起源。比较研究证明猿类与猴类的大脑中存在着与布洛卡区同源的部分,因此他认为与语言关系密切的大脑布洛卡区不是专门为语言进化出来的,而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与语言同时发展的。比较研究与化石研究表明这一区域从很久以前就与交流能力相关,可能是用于处理与语言有关的信息,特别是串行模式的信息。这些研究可以揭开语言演化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陈保亚教授的报告题目是《词与基因有阶分布的一种演化模式》。他认为人类存在着语言核心词的有阶分布与基因标记的有阶分布。核心词的有阶分布是指语言中的最核心词集与次核心词集存在着被替换难易程度的显著差别,而且不会随语言接触而改变,从而可以为语源关系的判定提供重要证据。基因标记的有阶分布是指越早出现的基因变异分布越广,而基因研究的取样标准往往是被试所说的语言,如果考虑到语言转换,新产生的基因变异往往会分布到多个说不同语言的族群中,这样会破坏基因标记的分布模式。研究表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出现过大量的语言替换,因此基本词的语音对应只是判断语言同源关系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会议还特别邀请到数学、心理学、遗传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学者为会议作特邀报告:

北京大学考古系王幼平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发展》。他在报告中提到,位于亚洲东部的中国是早期人类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在距今160万年或更早就有远古人类出现在东亚大陆。许多重要旧石器文化遗存或古人类化石,为寻找我们的祖先,认识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证据。王教授介绍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一些重要发现,并从考古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境内早期人类发展的路径与特点。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褚嘉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中国不同民族的划分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他在报告中介绍了我国在人类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方面已做的工作。新中国建国以来的民族的划分,结合地理区域,为遗传多样性群体选择提供了基础依据。实践证实这一依据是行之有效的。考虑到群体、环境、语言等因素,研究不能拘泥于56种民族的划分,有些民族需要考虑支系,有些民族要采集不同地区的标本。

北京大学数学系姚远教授报告的题目是《系统发育中不变量的度量学习》。报告提出一种通过机器学习来优化系统发育不变量强度的构建谱系树的算法。系统发育不变量是概率结合中的一组多项式,在系统发育树进化模型中变为0。报告给出一种算法,用来选择一组最优不变量,并且可以在这一组不变量基础上学习一个矩阵。通过矩阵学习,可以得到内部分支最短的发育树,在同一参数空间内比邻接法(neighbor-joining)表现更优。

台湾师范大学心理辅导系李俊仁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声韵处理与阅读发展》。报告中提出,不同语言在同样的口语发展状况下,面对不同书写系统的环境压力,个体如何面对书写系统的挑战,发展出跨书写语言系统的认知运作,以及因应不同书写的特殊运作,正可以反映出个体的能力面对环境压力选择性发展的特性。不同书写系统阅读发展有共通性,也就是声韵处理影响所有语言发展的特性。大脑功能的运作可提供实证证据,验证中文的阅读发展与声韵处理有一定的关系。但的确因为中文的特性,在不同的阅读能力的状况下,声韵运作能力有着与拼音文字不同的作用效果量。

与会学者还就语音与音系演变、语言演化的神经机制、语言关系的计量表述、语言接触的规律、语言演化的计算机模拟等各项议题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南开大学文学院石锋教授发言的题目是《普通话阴平的感知范畴与历史演变》。在声调感知中,声调的位置和相邻声调的影响是决定范畴边界的语言学因素。普通话阴平调的感知空间与其声学空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不同发音人阴平的起点较为一致,而终点差异较大,降调变体的边界较模糊。参照平山久雄对调值演变规律的研究,普通话阴平调将来可能向高降调演变。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邓晓华教授发言的题目是《台湾南岛语民族的来源及其时间深度》。报告认为核心同源词证据表明壮侗语和南岛语具有发生学关系。通过分子人类学方法及词源统计分析法得到的树形图,可以看到壮侗语与南岛语的分离年代:百越-南岛集团形成于约4000 B.P.,其主要地域为中国东南部。考古学和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佐证。南岛民族和马来民族都跟大陆壮侗民族存在发生学关系,但起源的过程是完全不同的。

台湾政治大学斯拉夫语文学系林莳慧发言的题目是《从重叠构词检视撒奇莱雅语与南势阿美语的异同》。报告以花莲市国富里的撒奇莱雅语社群以及其邻近的南势阿美语社群为研究对象,根据萨丕尔对重叠构词的语意分类,对撒奇莱雅语的重叠构词进行整理,认为撒奇莱雅语与南势阿美语的重叠构词形式在表示复数、重复、经常性的活动、范围的扩大、强度的增强以及持续性的语意功能的对应性上并不一致。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江荻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尔雅>词汇结构形式证明汉语曾是多音节词语言》。报告描述了《尔雅》前三篇普通词汇和后五篇名物词的音节结构形式,并进一步从结构数量上细化被释词和训释词的词形状况,提出多音节单纯词不是汉语新词的产生方式,而是口语系统中原有的词汇,因此原始汉语词汇不是从单音节扩展为多音节,而是很可能存在类似南亚语和藏缅语那种抑扬格词形演变现象,导致汉语词汇从多音节演变为单音节。

北京大学中文系孔江平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基于音位结构负担的语言演化研究》。报告通过对汉藏语言的音位数量、音节数量、音位组合结构和音位结构负担的研究,探讨了人类语言在语音和音位层面的组织和认知能力。该研究首先统计不同语言声母、韵母、声调和音节的数量,根据语言语音和音位层面的共性,提出了一种能够精确计量音位对立关系的“音位结构负担计量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将一种语言/方言的每一个音位的区别意义的功能计算出来。研究发现音位的结构负担对语言的演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语言大学Shanti Ulfsbjorninn的报告题目是《基于发音生理的理论在解释音系表达的演化时是否充分、必要和恰当?》。报告首先提到Brown and Golston的音系演化理论,即声道的下降在语言的起源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最初的音系单位应该有声道部位的基础或源于声道的物理性质。但塞擦音的发音特点不支持这一理论。虽然目前还没有一套强有力的理论来替代,仍可以确定地认为,基于发声的理论在音系演化的解释中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麦耘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软腭辅音与硬腭过渡音的亲和性》。报告提出元音与辅音之间有三种过渡音:非单独音素;无音位地位的单独音素;有音位地位的单独音素。进而提出了软腭声母后衍生硬腭介音的演化步骤假设,并以此解释了汉语语音史上的一些现象。最后提出语言的演化有两个环节:变异和选择。过渡音是语音变异起点的一种类型。对影响选择方向的环境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南开大学文学院阿错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共同藏语的重音系统及其演变》,他认为藏语可能是一种音高重音(pitch accent)与音强重音(stress accent)并存、且各自独立发挥作用的语言。无论体词与谓词,共同藏语的原始重音系统中,音强重音可能属于前重型。在后世藏语方言中,共同藏语的原始音高重音系统被广泛继承,然而音强重音系统则在一些方言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有的成为后重型语言(如康方言程章话等),有的仍保持前重型语言(如安多方言)。

重庆邮电大学外语学院王强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汉语并列结构与平行分布式处理》。他认为传统的语法分析模型均为串行式,不能很好地处理并列结构。而大脑的运行机制是并行式的,可以在多个区域同时处理多种运算。他提出一种平行分布处理(PDP)模型,与传统树形图相比,减少了句法树的层级,能更简明地解释汉语的并列结构。最后他指出这一模型需要计算机模拟和神经科学研究的检验。

香港中文大学语言与认知实验室彭刚教授的报告题目是《认知与大脑演化》。报告介绍了人类大脑的进化是体积、质量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的过程,大脑的质量和神经元的数目是影响认知能力的主要因素。报告用多个实例支持了“语言与大脑共同演化”的观点,例如,音乐训练与语言经历与绝对音高能力密切相关,进而影响左脑的形态;持续几周训练使用新的颜色词汇,会使大脑灰质的容量和密度增加,等等。总之,一个物种持续的行为会塑造这个物种的演化进程。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潘悟云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人类演化的两种图谱》。人类的身上有两种最重要的演化图谱,一是基因图谱,一是语言图谱。现代人的基因记录着人类起源、演化与迁徙的历史,遗传学家通过人类Y染色体与线粒体的基因的比较,得出走出非洲的假说和人群在全世界迁徙、传播的线路图。语言也是人类长期演化的结果,通过对现代各种语言的比较分析,不仅可以得到人类语言历史变化的谱系,而且由此可以联系向人类社会、各个人群的起源、演化与互相影响。

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忠敏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论语言联盟与东南亚语言联盟的特征及其研究方法》。早期声调发生学理论认为,音节首的辅音决定声调的高低,音节末的辅音决定声调的升降。音节末辅音的作用早已被否定,音节首辅音对音高的影响也仅限于起首很短的一段。报告认为真正影响音节音高的是发生类型。气声发声态导致声带振动频率低,从而引发低调。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邵晨曦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李子鹤的报告题目是《语言谱系树的构建》。报告首先回顾了目前在构建语言谱系树中广泛使用的语言信息编码方法:共享创新法和词源统计法,认为两种方法各有其局限。受到生物进化研究中不同生物的谱系树可以基于不同的基因片段进行构建的启发,报告中提出了用特定语言的基本词汇的同音关系差异率进行编码,进而构建该语言谱系树的方法。报告最后提出了三种方法的最佳应用范围。

南开大学文学院曾晓渝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语言接触的类型差距及语言质变现象的理论探讨》。报告围绕语言类型差距与语言深度接触导致的语言质变现象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观点有:语言质变现象有类别之分,但共性在于语音要素均指向始发语,常用词均指向目标语;语言深度接触的质变结果,不一定都是转用目标语的核心词;语言质变的充要条件是“高度的语言交际压力和相对封闭稳定的生活圈”;接触语言之间的类型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语言质变的构成特点。

暨南大学中文系侯兴泉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语音特征看岭南古都封开方言的历史地位》。报告通过对封开方言跟中古音以及现代粤语、平话的纵横比较来说明封开方言的历史地位:封开方言一方面保留有较多的古音特征,另一方面跟粤语和平话(尤其是桂南平话)保留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报告认为粤语和平话是一种方言,粤语和平话最重要的一个源头在古广信(今封开)一带,封开方言兼有平话和粤语的诸多特征。粤语和平话在两汉至唐末已经形成基本框架。

深圳大学文学院梁源教授和吴育珊报告的题目是《语言演化中的语音变异与词汇借用》。该研究调查了30名出生于80年代的深圳移民第二代,选取深圳新粤语的9个发音特征和借用词项,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深圳新粤语的演变方向与香港粤语并不一致,演变进程受到词频、发音人习得粤语的年龄、家庭母语方言以及社会态度等文化因素的影响。

北京大学中文系卢慧静报告的题目是《从横向传递的角度看间接接触形成的层次》。对于韩国汉字音舌音的层次问题,许多学者认为来自古端组的字与来自古知组的字声母无别,反映了上古的层次。报告提出汉字音借入韩语时经历了匹配的过程,知组的中古音音值一般构拟为卷舌塞音或舌面塞音,而古代韩语的声母里只有一套舌尖塞音。即使汉语的端知分化以后才借入韩语,只有一种舌尖塞音声母的韩语在与汉语匹配时,以相似匹配的方式也只能匹配出一套舌尖塞音。这样,韩汉音不能反映借入的汉语端知是否分立。

日本千叶大学田口善久教授的报告的题目是《苗瑶语的谱系分类》。报告首先回顾前人的研究,指出苗瑶语的谱系分类尚无明确证据支持,一些语言的地位存在争议。作者选取了基本词汇项,得到了493个词形作为谱系分类的特征,通过使用Bayesian算法的程序得到的分类显示,苗瑶语可分五大支系:巴亨、湘西苗、黔东苗、畲语组和苗语西部方言组。

日本同志社大学中西裕树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原始畲语音系的构拟及其相关问题》。报告首先提出,目前苗瑶语历史语言学应该做的工作是,将自原始苗瑶语阶段至现代苗瑶各语言之间所发生的音变研究进行得更加细致精密。报告对四地畲语(海丰、惠东、博罗、增城)进行了比较,以Swadesh100词为基础初步构拟原始畲语的音系。报告还讨论了畲语与其他苗语支语言的关系、畲语在汉语的接触过程中所发生的演变等。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咸蔓雪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汉语-越南语关系语素中的文白杂配与历史层次》。报告把汉语方言研究中的“文白杂配”概念引入汉语-越南语关系语素的历史层次分析,试图进一步理清关系语素声韵调对应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报告认为,在汉语与越南语漫长的历史接触中,早期字音中的某一成分可能会被后期借入的成分所覆盖,或者随着越南语自身音系的演变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声韵调的文白杂配。汉语-越南语的一个关系语素中的声韵调可以属于不同的历史层次。

北京语言大学田清源教授的报告题目是《语言进化的信息优化模型》。报告认为语言是人类为了实现信息交流的效率最大化在进化中获得的最优编码系统。统计发现,汉语普通话发音效率较高的不送气辅音出现的次数明显多于送气辅音;容易被习得的元音出现的次数明显多于不易被习得的元音;在每一个汉字音节中,声母、韵母和声调之间存在信息冗余,这使得声母和韵母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提示。这些发现初步证实了汉语在进化中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语音信息编码中的效率优化和可靠性优化。

法国科学研究中心Christophe Coupé教授的报告题目是《语言多样性与演化的生态制约条件》。报告尝试寻找生态、社会与语言变量之间的关系。运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可得,生态因素可以很好地预测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语言数量,以及各种地形区的面积。对非洲大陆的研究还显示,语言密度最高的地区,恰好是被认为是班图语发源地的区域。这也证明了生态危险性与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对亚洲大陆的分析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北京大学中文系汪锋教授的报告题目是《语言和文化的共变》。报告认为在语言比较中,很多语言现象要通过文化背景来理解。同一词聚中越早的成分对应越整齐,则体现同源分化关系,是由语言的纵向传递造成的;如果同一词聚中越晚的成分对应越整齐,则语言间的关系词是由横向传递造成。根据考古等文化材料提供的时间可以判断出纵向传递的分化或横向传递的接触发生的历史阶段。一些词聚表面上呈现出与其他历史比较结果相矛盾的情况,实际上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并不是词聚法的问题。

香港大学语言学系龚涛教授和帅兰博士的报告题目是《用计算机模拟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演化的影响》。报告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分别考察父母对儿童、成人对儿童、儿童对儿童语言传递的影响。结果显示,成人(非父母)对儿童的语言传递在语言保持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儿童对儿童的传递和成人对儿童的传递在语言演变方面比父母对儿童的传递更重要。只要给定足够长的时间,语言演变是不可避免的。本次会议是2009年以来的第4届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也是各个相关学科直接对话交流最深入的一次会

议。大会报告既包括对具体现象的深入分析,也有方法论角度的探索,促进了材料挖掘和理论创新的结合。与会学者在与语言演化相关的语言史、考古证据、神经机制、遗传算法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些关键问题得到了多角度的关注和探讨,大大拓展了演化研究的视野,也为各个分支领域的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对演化相关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会后,成立了演化语言学会议联络组,香港中文大学王士元任总顾问,成员包括:陈保亚(北京大学)、邓晓华(厦门大学)、江荻(社科院民族所)、麦耘(社科院语言所)、潘悟云(上海师范大学)、彭刚(香港中文大学)、石锋(南开大学)。第5届演化语言学会议将由香港中文大学主办。

(中文系 子鹤 撰稿; 兆金 摄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