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张团聚
(贵州大学 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省县域工业园区在产业结构转型中的问题研究
张团聚
(贵州大学 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贵州省县域工业园区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人才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聚不明显,产城缺乏互动,融资难,规划落实难,土地整合缓慢等问题。同时,县域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转型面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入攻坚期,产业园区处于转型关键阶段,相邻省份经济的快速渗透等挑战。为加快贵州省县域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转型,提出创新管理体制及开发模式,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建立一体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拓宽投融资体系,构建政产学研的协同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贵州;产业结构;县域经济;工业园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2008—2011年我国GDP的平均增速为9.6%,2012—2014年为7.6%,2015年为6.9%。为促进我国经济的绿色健康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成为重中之重,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实现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的高度融合,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
为推动贵州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集中打造“五个100工程”的战略举措,其中,将打造100个产业园区作为推动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作为以能源、资源为核心要素,以县域经济为支撑的贵州县域工业园区,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基础薄弱、集聚效应差、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落后等问题。本文以“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为主线,就贵州省县域工业园区如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进一步探讨。
一、贵州省县域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对于工业园区而言,存在着第二产业高度发展,第三产业滞后的发展局面,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发展约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已成为园区发展的共识。贵州省县域工业园区由于自身发展相对落后,主要发展传统的能源、资源产业,且存在产品附加值低、劳动要素密集、污染系数高和能耗强度大等问题。作为支撑园区发展的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尚未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也没有形成以第三产业为引领,第二产业为支撑,第一产业为辅助的园区产业结构。同时,以技术为支撑的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乏力,在当前工业转型的深度调整期,产业结构发展失衡,不利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聚不明显
县域工业园区由于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园区入驻的企业规模小且布局分散,产业同构现象严重,鲜有能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大型龙头企业。园区内小企业专业化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科学分工与协作,普遍存在技术水平滞后、资源消耗大等问题。园区内企业只注重自身壮大而非产业链的延伸,集聚程度偏低,上下游产业之间发展分散,很难形成规模效应,且同质化竞争严重,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缺乏开拓市场的动力,不能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和关联性较强的产业链。
(三)产城缺乏互动
贵州县域工业园区重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核心区加快打造“八通一平”,建设标准化厂房与功能配套区,但与产业园区密切配套的教育、文化、医疗、安全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大多分布在县城,与园区发展脱节。在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指引下,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工业园区的发展不能满足当前城市绿色发展的需要,城市发展速度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协调,以城促产、以产带城的产城良性互动的局面远未实现。
(四)融资难问题突出
作为以县域经济为支撑的工业园区由于经济总量规模偏小,自我积累能力薄弱,财政支持力度有限,融资水平较低。虽然各园区积极成立投融资公司,并引导当地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商业银行开展支持园区产业发展的多样化融资方式,但收效不明显。原因在于金融机构信贷门槛高,贷款额度小,不能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导致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期存在。
(五)人才结构不合理
要推动现代工业园区的发展,人才是关键,贵州省县域工业园区的人才结构不合理。首先,针对县域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的局限性,从业人员尤其是一线劳动力多为本地居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与工业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相比,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明显不足。在能源、资源板块,园区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冶金及新材料、电子制造等产业,并且存在普通工人多,中高级人才少的情况,高端人才的匮乏也是园区发展的突出问题。
(六)规划落实难,土地整合缓慢
园区采取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以园区管理委员会为主体,国土、规划、招商等部门协同管理,按照各自职责牵头组织相关工作,因各部门之间工作繁杂,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相应工作协调难度大、效率低,各级层面的相关政策规划很难在所有部门有效开展。园区赖以发展的土地政策收紧,加之土地的供应有限,由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需要一定的土地作为后续保障,土地纠纷问题成为困扰政府、企业、农民的瓶颈。如果企业经营不善导致停工停产,大量的土地闲置,造成了资源浪费,工业用地的土地租用方式也会导致以市场为调节主体的企业优胜劣汰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贵州省县域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转型面临的挑战
(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入攻坚期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大力促进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延伸,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产业结构由资源消耗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以资源、能源消耗等产业为主体的贵州省县域工业园区面临来自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过剩的双重压力,如何走出一条既符合县域发展区情又能促进园区提质增效的绿色发展道路,保障园区经济平稳发展成为一大挑战。
(二)产业园区处于转型关键阶段
随着我国产业园区的不断发展,目前正处于由1.0版向2.0版转型的关键阶段,必须创新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对于以县域经济为支撑的贵州工业园区如何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从“政策、行政化、硬基础”努力向“制度、融合化、软环境”发展模式转变,如何理顺在过渡时期面临的重大抉择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中如何向新型化、高端化、专业化园区发展都是难点和重点。
(三)相邻省份经济的快速渗透
随着沪昆高铁、沪昆高速、贵广高铁和夏蓉高速等快速通道的逐步形成,成渝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武汉“8+1”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将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先天的发展优势快速向周边区域渗透,在为贵州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挑战也随之而来。在经济要素跨区域快速流动的情况下,如何调整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的层次,避免成为简单的能源资源输出基地,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引导,本土资源优势为主的产业布局将决定贵州省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取得胜利的关键。
三、加快贵州省县域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管理体制及开发模式
创新园区的管理体制,明确园区管理委员会的法律地位,下放更多的管理职能,赋予园区在社会经济管理方面更多的权限,健全园区的管理职能。对园区进行系统性规划设计,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把园区的发展与区域经济扩张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园区发展的长效发展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相结合的开发模式,结合市场发展的规律,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创新协作高效的运营模式,合理布局产业,明确招商目标,打造现代化的服务体系。
(二)优化园区产业结构
结合园区产业发展实际,以化解产能过剩、优化产业技术结构为重点。针对园区过剩产能,引进与之相应的产业链企业,促进产业上下游之间的有机组合,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现代制造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加快推动贵州省县域工业园区传统产业的升级步伐,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强企业间技术交流与合作。以生态园区发展方向为导向,积极适应经济转型新常态,构建齐全的基础设施,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重点扶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文化创意以及新型环保等新兴产业,促使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深度融合。强化新增产能的跟踪服务,加强园区的环境检测及节能减排工作,逐步淘汰不符合园区发展要求、附加值低、污染系数高、能耗大的企业,推动园区的产业层次由低端向高端过渡。
(三)建立一体化产业发展体系
盘活园区产业存量,整合各相关产业链,依托园区在原材料加工和制造上的优势,建立一体化的产业发展体系。组建部门联动合作体系,鼓励重点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间兼并重组,扶持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注重引进与孵化相结合,打造产业链多样、产业间相互融合的综合型功能园区,完善园区的多功能服务配套体系,健全园区的配套服务,增强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四)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和辐射带动效应显著等特点,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从产业发展的内部挖掘生产、消费及需求潜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贵州省经济快速发展,有益于产业结构向高端价值链延伸,实现产业在更高层面上的有机融合。
(五)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完善工业园区的城市生活功能,提升工业园区内部功能,开发居住、商业、办公、休闲娱乐等用地,使其城市生活功能与产业发展相协调。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到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注重区域文化与创新氛围的结合,打造生活区与产业区布局相适应,生活服务功能完善,产业区高端要素集聚的新型产城发展模式。
(六)拓宽投融资体系
加大投融资力度,建立投融资服务平台。开展投融资担保业务,借助国家中小企业转贷款平台,在基地设立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业务窗口。积极引进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投融资服务体系。创建园区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大力投资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和新兴产业,设立基地创业投资专项基金,为中小企业的孵化培育提供有力支持,力争孵化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增强园区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七)构建政产学研协同机制
人才的集聚与培育是现代园区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企业为中心构建新常态下的政产学研协同机制,促进个体智力向集群智能转化。依托企业的市场信息和研发体系,实现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智能系统与产业、政策的深度融合,构建政产学研的人才协同机制,为培育高水平、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敏高.苏州工业园区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景丽华.基于产城融合的近郊型开发区发展路径探索[D].兰州大学,2014.
[3]张志刚.基于环境约束视角的河北省产业结构转型分析[J]. 商业时代,2014(31):122-123.
[4]张俊霞.经济新常态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4):27-30.
[5]赵明亮.新常态下中国产业协调发展路径——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研究[J]. 东岳论丛,2015(2):123-129.
[6]张秀生,王鹏.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产业结构优化[J]. 经济问题,2015(4):46-49,82.
[7]刘伟,蔡志洲.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升级与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19.
(责任编辑:张彤彤)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3-0076-03
[作者简介]张团聚(1990-),男,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商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