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线上熟人借贷模式研究

时间:2024-04-25

吕明凡

(新疆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线上熟人借贷模式研究

吕明凡

(新疆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摘要:近年来,民间借贷规模不断扩大,P2P行业的无序发展催生了线上熟人借贷模式。基于对线上熟人借贷的概念、优势及基本模式的阐述,分析了该模式与P2P模式的异同,针对线上熟人借贷模式存在的道德谴责效力不强、年化利率偏高、法律监管缺失、存在低频效应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网络服务、确保借款人信息的真实性、提高借贷粘性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交金融;P2P;熟人借贷

一、线上熟人借贷模式简介

线上熟人借贷,是指把熟人之间的借贷行为放到线上的快速配对过程,属于社交金融的范畴,其主要依托于互联网社交圈或借助于互联网关系渠道进行的风险管理或投融资的一种行为。有学者对2014年民间借贷规模进行测算,其规模可以达到约1万亿。如果熟人之间借贷线上化,那么规模则相当可观。在国外最早进行熟人借贷线上化探索的是2007年Lending Club公司年在Facebook上进行的“互助性的P2P贷款服务”,在社交网络上对借贷双方进行匹配和识别,希望可以给借贷双方直接联系、更优惠利率的贷款服务,却忽视了借款是一个较为隐秘的需要保留隐私的行为,以惨败告终。另一个是Social Finance,但是其目标群体主要基于学校里的校友关系,并未有向真正的熟人圈展开。2014年,借助于国外出现的Vouch和Able Lending等公司对于社交借贷的深入探索,熟人借贷模式才又重新兴起。2015年,我国发展较早的有熟信、借点儿、借贷宝、支付宝借条等。它们革新性地提出了单项匿名或者双向匿名的方式拓展了线上熟人借贷领域的边界。

线上熟人借贷可以解决以往熟人之间借贷存在的三个问题。第一是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以往,因为借贷是一个相对隐私的行为,借款人的需求某些出借人未必清楚,而通过借贷行为的线上化和社交化,在朋友圈中公布自身的借款信息,出借人可以掌握借款人的需求,根据自身能力快速达成交易。第二是借款困境问题。是通过社交借贷平台通过信息的共享可以打破熟人之间当面借款的尴尬处境,期望通过一定的匿名机制,消除不敢借钱或者影响感情困境,达到激活双方需求,实现共赢。第三则是风险问题。理论上熟人之间的借贷可以更好地控制风险,双方因为互相认识、彼此信任可以降低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控制耗费的大量成本,增加出借人的收益。目前线上主要存在四种基本的线上熟人借贷模式。第一是公开模式,指整个借贷行为进行时,借款人和出借人都是实名和彼此认识的。第二是单项匿名模式,指借款人以实名认证的方式发出借款需求,规定好借款利率,而出借钱款的一方保持匿名,借款人并不知道借的是谁的钱。第三是双向匿名模式,即借款人和出借人都是匿名的,双方在共属的熟人圈里通过社交平台完成整个交易过程。第四种是中间人模式,借贷双方虽然彼此不认识,但是中间人和借款人和出借人却是认识的,通过中间人和借款人和出借人分别签订合同,撮合完成整个借贷交易过程,中间人收取撮合利息差。

二、线上熟人借贷模式和P2P模式的异同

1.匿名与实名不同。线上熟人借贷模式具有公开特性、单项匿名、双向匿名和中间人模式。而P2P模式由于其自身面向的借贷双方都是陌生人要求必须实名制。

2.借贷圈不同。P2P模式都是互不认识的人,因为资金的需求供给结合在一起。而后者则是熟人,通过熟人来调剂资金的需求实现共赢。

3.定价机制不同。P2P平台通过对借款人资质的审核,分析其财务状况来决定为其授信的额度,并且掌握发布标的的定价利率的权利。相反后者模式只是一个平台,由借款人设定借款的利率,如果出借人同意则交易完成。

4.风控方式不同。P2P模式对于风险的控制首先取决于借款人的实名认证,包括审核比对借款人的身份证号、手机号和银行卡号等。对借款人的银行流水单、信用报告和财产证明等信息进行审核,然后采用固定的模型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估。而后者的风险控制主要就是依靠熟人之间的社交关系加上辅助催收。

5.催收方式不同。P2P模式既包括线上电话催收,同时线下也有团队通知到借款人进行还款。而后者除了线上催收之外,只能在平台上进行公示,发布通告。

6.逾期赔偿方式不同。P2P模式由于其自身特点,通过和其他机构的合作有多重风险准备方式,比如平台自由的风险准备金、第三方机构进行担保和保险机构保障等方式。而后者在出现逾期的时候出借人只能自担风险。

综上所述,两种渠道存在互相补充的作用,在不能满足一方的借款需求时,可以采用另一种渠道作为补充,而且两种模式可以在技术层面和业务层面进行借鉴、合作、融合和创新。

三、线上熟人借贷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道德谴责效力不强

目前我国征信各方面发展不均衡,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对借款人失信行为的威慑力并不够,并不能完全像西方社会一样令其在社会上无法立足。而且一旦违约信息公布之后,极易造成违约者“破罐破摔”的心理,进而诱发进一步的违约行为。况且除了BAT三家之外,其他熟人借贷平台无法覆盖每一个人的朋友圈,更无法仅凭道德去约束某些心存不轨的借款人。

(二)年化利率偏高

熟人借贷平台基于借贷双方的信任和意愿,对于一些短期借贷的年利率特别高,有些平台一个月内的年化利率甚至高达500%,而2~6个月内的年化利率也高达300%,12个月的年化利率可以达到100%。如此高昂的利率会让人怀疑这是高利贷还是熟人借贷。熟人借贷理论上应该具有帮助和救急的性质,应设置低利率或者零利率,而一层层的利率加价反倒令人怀疑这会不会演变成一个庞氏骗局,某些人从借款伊始根本就没打算还款。所以熟人借贷所依存的互助、互惠性质的社交金融和普惠金融的逻辑并不牢靠。

(三)法律监管缺失

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及专门机构对熟人借贷这一新型借贷模式进行监管。熟人借贷在方便借贷的同时也存在一定法律漏洞,比如是否会侵犯借款人的隐私权,是否涉及平台自融。2015年的借贷宝营销事件被许多人认定为传销,就是因为目前国内尚未形成保护公民隐私的大环境,过度营销送钱的行为反而让人对这一新生事物产生怀疑。

(四)存在低频效应

新成立的熟人借贷平台虽然拥有数量可观的用户,但是借贷行为的隐私性、借贷双方之间资金需求供给的错配性以及不常使用等特性,导致当借款人有需求的时候,资金出借方不一定有小额借款的理财需求以及相应的借款意愿,这种双方之间的错配引发熟人借贷的低频效应,这也是线上化熟人借贷平台面临最大的逻辑问题。

(五)杠杆放大容易诱发风险

在熟人借贷中间人模式中,比如A有借款需求,C有出借意愿,但是A和C并不认识,B和A、C都认识,B可以低于A的利率向C借钱,然后把借到的钱交给A,赚取中间的利差。B等于同时和A、C订立合同,承担了担保者的角色。而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出现借贷链条过长、利率被一再放大、中间人赚取的利差和承担的风险不对等等问题。同时由于熟人借贷过度依赖二度、三度人脉,一旦动机不纯的借款人出现一人多贷、重复借贷的情况,风险便无法轻易规避。

四、对策建议

首先,熟人借贷社交平台应进一步完善网络服务。严格遵守民间借贷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借款用途、利率等约定的合法性,履行信息中介的法律责任,严密保护用户的隐私权,不得把平台用户的个人信息挪作他用。另外注意完善借贷双方合同的保全,确保区别于P2P平台的独立性,不得涉及自融和非法集资。

其次,熟人借贷只能作为一种应急的借贷方式。熟人借贷平台上的借款人在提出借款需求时,应该了解自身的实际还款能力。借款人应注意账户资金安全,确保所借到的资金归自己使用。同时应了解熟人借贷平台的借款限额、利率、手续费和期限等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强化自律意识,避免出现违约行为,免得对自己的朋友圈和征信报告产生不好的影响。

第三,确保借款人信息的真实性。借贷评估过程存在一定信用风险,对于不认识或者不太熟悉的借款人应该给予不同额度的授信,评价自身的风险承受度,避免财产安全受到损失,保护账户资金安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化利率的24%,出借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按约定支付利息;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的36%,超过的部分法律不予承认,约定无效。另外出借人应该大致明确借款人的资金用途,避免产生损失。

第四,提高借贷粘性,成为信用卡的补充。熟人借贷平台应为没有信用卡的人提供信用支付,为有信用卡的人提升借贷额度。提高线上熟人借贷的风险控制水平,尽量消除社交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性,激活其自身的社交属性,进一步提升借贷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满足多元化社交借贷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耀东,朱倩雯,张筱铃.网络熟人借贷:机会还是陷阱[J]. 金融博览,2015(10):58-59.

[2]马树娟.借贷宝离“雷池”有多远[J]. 决策探索(上半月),2015(9):38-40.

(责任编辑:马琳董博雯)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3-0117-02

[作者简介]吕明凡(1990-),男,汉族,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银行创新与管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