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摘要]我国银行业经历了“单一制”、“二元制”、“多元制”三个发展阶段,通过相关部门实施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水平有了显著改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流动性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但在资产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方面与国外成熟的商业银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处于低效经营状态。提出加大我国商业银行创新力度,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改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
[中图分类号]F8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2-0106-03
[作者简介]马荣(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一、中国银行业经营体制发展的三大阶段
(一)“单一制”的产生与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是“单一制”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期,在以计划为主的经济体制下我国对银行业的管理采用“大一统”的方式,中国人民银行既是政府机关又是唯一的金融机构,其银行功能表现为在计划下为全国提供资金,此时中国人民银行是货币发行中心、信贷中心、结算以及现金出纳中心,相当于德国模式的“全能银行”。
(二)“二元制”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二元制”银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自改革开放起至1993年期间,“二元制”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独立存在为其中一元,而商业银行则成为整个银行体系中开展具体银行业务的另“一元”,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等。1984年中央银行的建立,标志着从原来计划经济下的“单一制”银行体制转向“二元制”银行体制。
(三)“多元制”的形成与发展
由于商业银行本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原则不愿意而且也不可能涉足投资数额大、期限长的领域及项目,所以只能依靠政府以国家信用来迅速集中和积累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政策性银行顺势而生,目的是为有效实施国家调整经济结构政策创造条件。政策性银行是相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的,1994年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相继组建,标志着我国“多元制”银行体系的形成,我国银行体系中参与主体增多、金融产品多样化发展及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实现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的分离。此时中央银行已经成为比较单纯的国家货币发行、控制以及制定金融政策的单位,银行监管的职能被独立出来,银监会作为银行业监管机构,成为中国银行体系中新的“一元”。
二、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改革措施及成效
自改革开放起,我国银行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成效主要表现在银行业参与主体数量增多使竞争程度加强、垄断局面被打破、银行服务质量与经营效率提高以及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多元银行体系初步建立等方面。
1降低银行业进入壁垒。放宽行业进入限制,鼓励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设立和发展,提高银行业开放度以促进市场竞争。尤其是2014年7月民营银行试点的批准,是金融改革蓝图的重头大戏,民营银行作为对现有银行体系的有力补充,它的试水成功,将为我国银行市场化运营提供极大支撑。2015年1月初,李克强总理见证了国内首家互联网民营银行完成第一笔放贷业务。
2放松金融业分业经营管制,提高行业绩效。从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来看,还不具备发展德国式全能银行模式即混业经营的能力,但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现阶段金融混业经营可以选择的一种有效模式。目前,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都有由其控股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
3积极推动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为了实现商业银行经营高效化,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实现银行业主体的多样化是基本方法之一,所以银行监管部门致力于不断推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革。己有浦发、兴业、华夏及深圳发展银行等8家股份制银行先后成为上市公司,其余的股份制银行也在不断努力争取达到股份制改革的条件。
4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指引竞争的信号,放开了价格管制,才能真正达到银行业的有效竞争。因此我国积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2012年,存款利率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从基准利率的09倍下调至08倍,之后又下调为07倍;2013年,取消贷款利率下限;2014年3月行全国人大会议上央行行长表示预计两年内将放开存款利率,这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
三、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
在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商业银行仍处于主体地位,以下从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流动性等方面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
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10月末,我国商行的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均比2013年同期有所增长。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164003万亿元,同比增长141%;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负债总额为1522276万亿元,同比增长137%。
1从机构类型看,截至2014年10月,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664605万亿元,同比增长87%;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3027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170906万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他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85235万亿元,同比增长190%。国有商业银行负债总额614404万亿元,同比增长82%;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总额284213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城市商业银行负债总额158928万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他类金融机构负债总额2638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9%。从各机构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与负债的比重来看,仍是大型商业银行占比最大,分别达到405%和404%,但数据表明,占比在逐渐下降,体现出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的加剧。
2从资本充足水平看,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93%,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1047%,超过国际平均水平。endprint
3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由贷款损失准备及拨备覆盖率来衡量。截至2014年9月,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为1895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272亿元;拨备覆盖率247%,比年初提高38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商行的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高。
4用税后利润及利润率来衡量商行的盈利能力。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12645万亿元,同比增长1429亿元,资本利润率达到1978%;资产利润率达135%。
5从整体流动性水平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达到4853%,比年初下降45个百分点。存贷款比率6417%。其中,商业银行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38%,比年初下降18个百分点。虽然流动性水平较年初有所下降,但流动性比率均达到25%以上的监管标准,流动性管理水平总体上升。
另外,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除个别金融机构外,整个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仍在谨慎而坚定地前行。2010年,有几家国内银行的海外分行或子银行开始营业,农业银行在法兰克福等地设立了海外代表处,香港农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也正式营业。
四、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盈利能力与国外银行仍有较大差距
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回报率仅为135%,资本回报率为1978%。反观美国花旗银行,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其资产效益总体水平有所下降,但在2009年时,其资产回报率仍达到198%,资本回报率为358%,仍远远高过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益水平。可见,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盈利能力与国际上的成熟银行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二)资产质量较低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外资银行加快进入我国的金融市场,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与国际先进银行还有较大差距。根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4年9月末,我国境内各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在11%以上,其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达到186%,而同期外资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069%,且波幅不大。
(三)市场竞争力不强导致金融效率较低
虽然我国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但是整个金融系统仍然是以银行体系为主,造成整个市场竞争程度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能够促进效率的提高,但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竞争程度不足,导致整体的金融效率较低,落后于其他国际先进银行。
(四)业务创新能力不足
银行业务创新能力在国外银行业的管理体系中已成为其核心竞争能力,金融业务创新能够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金融经营效率。而我国商业银行业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导致银行活力不足,业务的创新速度缓慢。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可以满足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产品面市,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实行严密的监管政策,对业务创新持更加谨慎的态度。在后危机时代,大批外资银行垂涎中国庞大的市场,这必然使得市场竞争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不足。
五、进一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对策建议
应加大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改革银行金融体制的产权结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员工整体素质。现代金融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员工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银行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银行竞争力的强弱以及银行经济效率的高低。改善商业银行生存的市场环境,提升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力。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监控及成本管理,并对预算进行控制,树立完整的控制成本理念。如制定详细预算方案、对从业人员的运营经费进行控制、对日常经营管理进行监督等。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并将信息技术部门整合到现有的银行组织结构中来,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参考文献]
[1]赵鑫我国银行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5
[2]陈人斌中国与美、德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比较分析[D]天津大学,2010
[3]刑芙伟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极其影响因素[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9(5):49-58
[4]刘瑞波,张小霞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分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1):106-111
[5]刘辉煜,黄鸿星“十二五”期间中国银行业发展趋势前瞻[J]银行家,2011:11-29
(责任编辑:梁宏伟)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