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因子分析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评价

时间:2024-04-25

[摘要]选择包括要素禀赋、市场潜力、区位和交通、产业配套支撑、技术研发水平、政策环境六方面共16个二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对皖江城市带9城市2010—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比较皖江城市带9城市的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综合能力由高到低分别为: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滁州、安庆、六安、宣城和池州。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整体都在提升,但其投资研发环境与其他促进产业承接能力的因素相比效益不是非常明显。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产业承接能力;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1-0093-04

[作者简介]胡鹏(1981-),男,汉族,安徽广德人,经济贸易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贸易。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池州市产业承接问题研究——基于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视角”(2010sk509)。一、引言

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皖江城市带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矿产资源、众多的劳动力,是安徽经济发展的龙头区域。然而,城市带内各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程度、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等均有所差异,无论是站在产业移出方还是产业承接方的角度来看,各个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所具有的能力都是不同的,因而非常有必要对各个地区的承接能力进行全面准确了解,尽量做到“匹配承接”,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或供给不足,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皖江城市带各地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可以使承接方做到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另一方面对于移出方来说,只有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做到正确对比了解后,才能使产业转移后继续健康良好发展,创造出更多效益。

二、相关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产业承接能力较为关注,研究成果也较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对影响产业转移的核心影响因素的分析。如孙世民和展宝卫(2007)依据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将产业承接能力分为产业吸引力、产业选择力、产业支撑力和产业发展力四个子系统,包含政策优惠、产业集聚与配套、市场吸引与开拓、信息搜集处理、技术创新等影响因素[1];张冬梅(2008)将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的影响因素概括为西部地区的客观环境和承接产业竞争力[2];周江洪,陈翥(2009)认为产业转移承接力包括吸引、鉴别、支撑和发展力,其中吸引力包括市场潜力、成本、产业集聚和政策吸引力;鉴别力包括信息能力和决策论证能力;支撑力包括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支撑、消费需求和产业发展支持;发展力包括创新能力、产业配套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3];程必定(2010)认为院江城市带的产业转移承接力大小主要是由产业发展水平和园区空间建设决定的[4];吴勇(2012)认为产业转移承接力影响因素包括市场潜力、生产成本、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区位和政策等,并建立模型对产业转移承接力进行实证分析[5];彭连清、詹向阳(2007)在研究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环境与区域转移趋向后发现运输成本和基础设施是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考虑的主要因素[6];陈耀等(2008)认为在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已丧失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扩散和区位再选择时,中西部地区要着力创造有利于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软硬环境,首要是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7]。

二是建立指标体系对区域产业承接能力的差异进行分析。如高云虹、王美昌(2012)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西部17个省(市、区)的产业承接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8];陈湘满、刘海燕(2013)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南14个州的产业承接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排序[9];苏华等学者运用熵值法对我国各地区产业承接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10];孙雅娜和边恕(2007)等学者选取政府平均规模和干预程度、国有化程度、市场规模、开放度、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平均工资8项指标对我国30个省份的产业承接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11];闫安等(2012)对皖北地区产业转移综合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12]。

三是从不同行业的角度对产业承接能力进行评价。如何有世、秦勇(2009)对江苏四城市软件产业承接能力的比较分析[13];惠调艳等(2010)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陕西软件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分析[14];李锦飞、张娜(2013)对制造业产业承接能力的分析[15];王礼茂(2000)、高顺成(2011)、徐文勇(2012)对地区纺织产业承接能力的分析[16,17];刘川、宋晓明(2014)对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专业承接能力的分析[18]。

综上所述,目前学者们对于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已经有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众多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发现,影响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主要因素大致包括六方面:要素禀赋、市场潜力、区位和交通、产业配套支撑、技术研发水平、政策环境。本文通过建立综合指标体系,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三、皖江城市带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实证分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理论研究表明,影响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主要因素大致包括六大方面:要素禀赋、市场潜力、区位和交通、产业配套支撑、技术研发水平和政策环境。要素禀赋主要包括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与基础结构等,这些因素对产业转移有吸引和支撑的作用。市场潜力包括市场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潜力等,对产业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区位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入驻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产业配套支撑能力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等,反映了地区对迁入产业的吸收能力。技术研发水平包括教育基础、科研人才比例、R&D投资等。政府政策环境包括税收、金融政策、开发区建设等。endprint

综合皖江城市带各方面的现实因素,对上述六方面因素选取可量化的统计指标(见表1)。要素禀赋方面选取2个统计指标: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市场潜力方面选取3个统计指标: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区位和交通方面选取3个统计指标: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邮电业务总量。产业配套支撑方面选取2个指标:固定资产投资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技术研发水平方面选取2个统计指标:R&D人年当量、R&D投资额。政府政策环境方面选取两个统计指标: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表1中影响产业转移的六方面因素的16个具体统计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因此,本文选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单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提取出指标体系中具有主要代表意义的几个特征指标,以实现对地区承接产业能力的特点和水平的综合分析。

(二)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1—2013)及各地市统计公报等资料,收集皖江城市带9市的统计指标数据。首先对数据进行KMO及Bartlett检验,结果通过检验。

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先对6个一级指标体系进行因子分析和提取公共因子。具体根据特征值大于1和累计方差贡献率超过80%的原则提取3个公共因子(第三产业因子、人均发展水平因子和研发投资因子),同时,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根据因子得分矩阵构建因子得分方程计算各地区的因子得分,如表2所示。再以方差贡献率权重,采用求因子加权总分的办法对各地区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计算,得到各城市各年度的综合得分,如表3所示。

(三)皖江城市带各地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比较

根据表3的数据可以绘制出图1。从图1可看出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在这三年内均有大幅度提升,其中合肥、芜湖的综合评分每年均是正数,马鞍山的综合评分由2010年的负数也增长至2011年和2012年的正数,说明这三个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占明显优势。铜陵、滁州、安庆的综合评分位于中游,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较强,其中铜陵的综合评分在2012年已增长至正数,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明显提升。而六安、宣城、池州的综合评分则处于下游,承接能力较弱,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处于弱势状态。

下面将结合表1逐个分析比较皖江城市带各市2010—2012年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三因子得分变化情况。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居皖江城市带第一位,三因子得分也一直位于前列。其中,合肥市的因子F1得分2010—2012年增长幅度高达79%,可见,第三产业因子发展迅猛;因子F2得分也提升显著,可分析出合肥市这三年的人均发展水平提高速度极快;因子F3得分也提升显著,其研发投资效率提升明显。

芜湖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居第二位。芜湖拥有良好的传统商业模式,研发投资环境比其他几所城市好,表现在因子F3得分高。虽然总体承接能力比马鞍山高,但是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略低于马鞍山。因子F1 2010—2012年增长幅度大,表明芜湖的第三产业发展良好。

马鞍山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居第三位。因子F2贡献率最高,三年间增幅大,因子F1增长平缓。马鞍山作为安徽老工业城市,工业发展起步早,拥有像马钢集团等实力雄厚的工业,各种资源也较为丰富,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合肥,投资研发环境也较好,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于合肥、芜湖、滁州、安庆、六安5所城市。

铜陵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居第四位。铜陵矿产资源丰富,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资源要素禀赋,其人口在皖江城市带中是最少的,工业也较为发达,因而表现在人均发展水平的因子F2上得分较高,且增幅大。铜陵表现在因子FI上的得分较低,因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够突出,且三年来增幅不大。

滁州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居第五位,承接能力中等。滁州毗邻南京、合肥,区位交通条件优越。三年间经济发展良好,F2得分提高较快,人均发展水平较好。

安庆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居第六位。人均发展水平起点低,但增速最快,增幅达77%,第三产业因子增幅缓慢。

六安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居第七位,特别是投资研发环境低于其他8所城市,但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良好。六安的人均发展水平低,增幅缓慢。

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在皖江城市带中只比池州高,因子F1的得分始终是负数,说明宣城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增幅也平缓。因子F2得分提高较快,增幅达到120%,表明三年间人均发展水平提高显著。

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总体最低,各项因子得分都靠后。池州接近皖南,是典型的生态旅游城市,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随着皖江城市带的开发,池州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也在逐年提升,其中因子F1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较为平缓,三年间没有显著的提高,增幅只有16%。因子F2代表的人均发展水平提升迅速,三年间增幅程度高达160%,表明池州的整体经济水平大有提高。

从表1可以得出,2010—2012年各城市因子F3得分几乎都在下降,下滑幅度较大,说明各城市的研发投资速度相对于经济发展速度滞后,效益不够显著。

四、结论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010—2012年合肥、芜湖、马鞍山的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平均得分排名前三,承接能力强。铜陵、滁州、安庆三年平均得分排名第4、第5和第6,承接能力处于中游状态。六安、宣城、池州三市的平均得分排名最后三位,承接能力处于下游状态,总体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偏弱。

通过比较9所城市2010—2012年的三因子得分发现,因子F1、F2得分都在逐年提高,说明各城市经济都在向前发展,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整体都在提升,但因子F3所代表的的研发投资环境得分各城市都呈现下降趋势,表明皖江城市带的投资研发环境在与其他促进产业承接能力的因素相比时,效益不是非常明显,呈现下滑趋势。endprint

[参考文献]

[1]孙世民,展宝卫产业转移承接力的形成机理与动力机制[J]改革,2007(10): 121-125

[2]张冬梅提升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8(10):56-58

[3]周江洪,陈翥论区际产业转移力构成要素与形成机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2): 66-70

[4]程必定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想[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 24—27

[5]吴勇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5):40-52

[6]彭连清,詹向阳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环境与区域转移趋向分析[J]兰州学刊,2007(9):70-73

[7]陈耀,冯超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集群迁移[J]中国工业经济,2008(3):76-83

[8]高云虹,王美昌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的重点行业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12(5):131-136

[9]陈湘满,刘海燕基于因子分析的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评价[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48-51

[10]苏华,胡田田,黄麟堡中国各区域产业承接能力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1(5):41-43

[11]孙雅娜,边恕辽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与对策[J]辽宁经济,2007(1): 25-27

[12]闫安,赵淑琪,裴凤皖北地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8-26

[13]何有世,秦勇离岸软件外包中江苏四城市承接能力的综合评价[J]软科学,2009(12):86-95

[14]惠调艳,胡新,马莉陕西软件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4):77-83

[15]李锦飞,张娜制造业转移承接能力的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7):91-95

[16]高顺成中部六省对沿海纺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拟熵权分析[J]纺织学报,2011(4):138-145

[17]徐文勇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分析与评价——以纺织产业为例[J]特区经济,2012(2):200-202

[18]刘川,宋晓明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高技术产业转移能力评价——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14(2):150-155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