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有效专利四区域比较研究

时间:2024-04-25

陈丽萍 张欣欣

(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一、有效专利量区域比较分析

(一)有效专利数量区域状况

相对于每年各地区的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有效专利指标可以看做创新成果的存量。目前各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多年来本区域在经济、科技发展中所取得成就,可以看做多年发展成果的积累。2008—2010年四地区的有效专利数量如表1:

表1 2008—2010年四地区年有效专利量 单位:件

由表1中可以看出,四个地区在2008—2010年三年中有效专利持续高速增长,但是,东部地区专利有效量占有绝对优势,远多于其他地区有效专利量的总和。全国有效专利量2008年、2010年增幅均保持在50%以上,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率为31.2%,其中,东部地区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1.0%、33.3%、55.5%,中部地区在2008年、2010年两年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均低于全国增长速度。中部地区有效专利总量低于西部地区,但增长速度高于西部地区,这说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而东北地区这两项指标都比较低,与其他地区相距较远。

表2 2010年四地区生产总值与有效专利量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有效专利总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总量呈现正相关关系,东部地区为经济发达地区,有效专利总量大于其他地区,在人均有效专利量上中部地区相差不大,而东北地区却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二)有效专利发展的区域差异成因

我国各区域专利发展极不平衡,有效专利发展的区域差异十分显著。造成我国区域专利发展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采取了由东向西、从沿海到内地的梯次推进模式,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不仅使存量科技资源的潜能得到有效释放,也使国外的创新资源大量流入,从而使这些区域的创新活力和创新绩效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2.由于集群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创新资源向少数区域聚集的态势,继而寄希望其带动其他区域的平衡发展。此种政策内定的区域发展次序在引导资源流向的同时,也导致了次区域间的差异性政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内和区域间专利发展的不平衡。预计区域间和区域内部知识创造能力不平衡发展格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得到明显改观。

3.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分为中央财政科技拨款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近年来中央财政科技拨款比例减少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比例增大,加上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是将高校分为部属、省属等类型,管理机构不同,地方政府对同处本省的高校在财政政策等方面所给予的支持力度也不同。高校合并以后,一些部属院校除教育部拨款外,其他拨款渠道逐步萎缩,原有专项拨款明显减少,项目配套经费和省部共建经费难以落实。

二、有效专利技术含量区域比较分析

(一)有效专利技术含量区域现状

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改进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可以看出三种专利所代表的技术层次也是依次递减的。因此,发明专利的数量以及在专利总量中的比重是衡量国家或地区原始创新能力和专利综合实力的核心指标。在此,以2010年四地区三种有效专利量为例,分析各地区创新产出的技术含量(见表3)。

表3 2010年三种有效专利数量的区域状况 单位:万件、%

由表3可以看出,四个地区发明专利比例排名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后是东部地区,与有效专利总量排名正好相反。四个地区实用新型专利占全部有效专利总量的比例分别为 42.8%、58.4%、49.5%、66.5%,几乎均达到一半以上,而外观设计专利东部地区比例最高达到44.5%。

(二)有效专利技术含量及来源结构区域差异成因

1.不同的创新执行机构有不同的创新偏好,其创新投入产出也有不同的特点,东部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创新资金融资渠道多、数量大,且由企业承担创新主体任务。由表4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有效专利来自企业的比例为48.1%,比例最大,企业作为创新产出主体,自然具有时间短、重效益的特点,所以东部地区外观设计专利占较大比例。另外,根据孙亚梅等对我国专利空间分异的研究,地域文化、历史等因素对外观设计专利的创造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区域的公司、产品性质也会影响外观设计专利,例如国际性公司或者出口产品对外观要求会更高一些。因此东部沿海地区外观设计专利相对集中。

表4 2010年有效专利来源结构区域状况(%)

2.一般来说,发明专利审查较为严格,需要经过实质审查,审批时间一般需要2~3年;实用新型专利则不需要进行实质审查,费用较低。这是四个地区有效专利结构多以实用新型为主,分布较为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个人发明多以实用专利为主,这也是实用新型专利占四地区专利结构主体的主要原因。

3.由于发明专利耗时长,投入资金量大,所以多来源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由表4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来源于这两类单位的专利为15.3%,东北地区发明专利的比例高于其他地区。

4.东部和中部地区是高等教育发达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林立,必然会吸纳大量的创新资金,但是资金进入高校后会被分散,用于申请专利的科研资金有限,导致东部和中部地区发明专利比例很小。

三、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四个区域发展的起点不同,有效专利的拥有量存在很大的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专利拥有量排名依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我国有效专利总量总体呈现上涨趋势,四个地区涨幅不同,排名依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科技含量排名是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为了促进各个区域均衡发展,建议如下:

1.由于东北地区专利科技含量最高,而总量和增长幅度最低,所以应加大东北地区的资金投入,可以采用多种渠道进行融资,来促进有效专利的增长。另外加大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间的合作或联合开发力度,既有利于发挥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科研实力强的优势,进一步增强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又有利于发明专利的成果转化,因此,应大力引导产学研联合开发专利技术。

2.东部地区应该调整有效专利的结构,加大发明专利的产量,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发挥研发基础和智力密集的优势,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3.中西部地区人均有效专利数量较少,若想改变这一现状,要促进有效专利总量的增长,集中使用资金,促进科技创新,加大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

[1]刘凤朝,潘雄锋.我国八大经济区专利结构分布及其变动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6).

[2]孙业梅等.基于专利的区域环境技术创新水平空间分异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7,1(3).

[3]国家统计局,科技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E].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