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龙江文化与和谐产业社会的互动关系分析

时间:2024-04-25

郭 振 张成新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龙江文化与和谐产业体系之间互动互促的机制,有利于探求机制创新的理论支持依据,利用“龙江文化”引领黑龙江文明的继续拓展,构建和谐的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良性互动。通过对二者相互影响分析,建立龙江文化与和谐产业体系互动发展的实现路径,有利于弘扬龙江文化,带动产业的和谐发展,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一、龙江文化

(一)龙江文化内涵与界定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与社会实践中所积淀下来的优秀成果,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实现其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源泉,是实现伟大复兴和繁荣最可贵的精神支柱。龙江文化是黑龙江省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内在民族精神、道德观念、风俗习俗、思维方法、伦理规范、社会制度以及黑土地下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具有深刻内涵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龙江文化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的龙江文化是龙江人民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人文条件、自然条件以他们当时的思想、观念为指导,遵循特定时期下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所做出的生产方式和行为方式,换句话说,也就是各个时期龙江人民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总和。宏观层面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群体在自然社会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都是它的构成要素。微观层面的文化是对宏观文化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以及各种不同水平的应用,表现为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文化,如企业文化、工业文化、农业文化、饮食文化、产业文化等,也可以表现为不同水平的文化,如产品品牌文化、企业组织文化、产业文化等。这些特定的文化作为相应的文化生产力的产物,不仅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而且有着不同的内容。本文所指龙江文化概念,主要是指宏观的龙江文化,即龙江人民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及与之相随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即龙江文化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

(二)龙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黑龙江省是一个边疆大省,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色。同时,黑龙江省又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特别是汉族、满族、朝鲜、蒙古、回、赫哲、鄂伦春、达斡尔、克尔克孜、鄂温克族等民族的文化传统,使黑龙江文化内涵具有独特潜质。作为一个移民省份,这种多元文化优势使龙江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开拓性的特点。多元化构成,体现了龙江文化中西兼容、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特质。不仅如此,海东文化精神、闯关东精神、中西兼容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冲破高寒禁区精神,彰显出龙江文化深刻内涵的时代变迁。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龙江文化可以分为边关少数民族文化、近代融合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边关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肃慎、鲜卑、扶余、女真、满族几大族系共同创造的原始文化和封建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在黑龙江境内曾经出现三次发展高潮。一是渤海文化,二是金源文化,三是统一全国满族的边疆开发。近代融合文化,是指以中原汉族人为主体,俄国人、日本人和犹太人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带来的各种文化相互碰撞、渗透、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末期,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二是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总之每一时期的文化,都对当时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龙江文化是黑龙江各族人民在长期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过程中形成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龙江文化的核心从海东文化,到近代的闯关东精神,再到现代北大荒精神和铁人精神。其本质蕴含着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情操、坚韧不拔的艰苦奋斗精神、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因此弘扬龙江文化,就是在继承和发展龙江深刻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挖掘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龙江特色文化品牌,全面提升龙江的软实力,塑造龙江的优秀文化形象,促进文化与经济、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尽快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精神生产力,并把这种生产力转移到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去,加快和谐产业社会的建设。

二、和谐产业体系

(一)龙江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一般是指具有同类社会经济职能的社会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群体,产业体系是指在一国的国民经济系统中,由众多门类和层次构成的经济系统,即产业经济系统。本文中的产业经济系统主要指由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以及三大产业之间的结构与关联关系。中国现代产业体系是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技术先进、清洁生产、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体系。龙江产业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龙江文化与产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三者之间相互作用下的特色产业体系。

(二)构建龙江和谐产业体系

构建和谐产业社会,不仅指构建完善的农业和工业有机结合的产业体系,而且依附于发达的第三产业服务链,从而以高度发达的工业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基础,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除此之外还必须注意到,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及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省份之一,产业结构虽然已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产业结构比列关系失调,作为农业大省,现代农业发展落后,工业能源消耗大、附加值低,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发展缓慢;社会结构中,贫富差距过大,城乡二元经济问题突出;生态结构中,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型城市面临转型,这些都对和谐产业体系的构建产生重大影响。构建和谐产业体系就是要在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好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生态结构三者的内部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构造一个低消耗、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产业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的新型和谐产业体系。

三、弘扬龙江文化与推进和谐产业体系建设的辩证关系

(一)龙江文化是推进和建设和谐产业体系的精神支持

新时期龙江文化作为龙江文化继承与不断发展的成果,对龙江文化内涵的演进与变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建设和谐产业体系的精神支撑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实现:第一,龙江人民崇尚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精神。黑龙江地处东北边陲,自然条件恶劣,但是龙江人民发挥主观能动性艰苦创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了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等,实现龙江文化与产业体系的第一次融合;第二,在专业化分工的影响下,产业体系不断演进,农业不再是占社会主导地位的产业,取而代之是与机器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当前改革深化和转型的关键时期,龙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龙江人民之间进行了再次有效配置。龙江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龙江人民的传统经济观念逐渐形成以“经济人”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观念,从而使当代龙江文化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第三,当代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社会里,造就了一支新型的产业大军,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主要生产要素,使得龙江文化直接影响龙江企业文化,进而影响产业文化与建设和谐产业体系。在龙江物质产业不断快速发展基础上,应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满足人民群众和产业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繁荣文艺创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主流文化的影响力。通过龙江文化的建设,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凝聚力,形成黑龙江省和谐产业体系建设中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建设和谐产业体系是弘扬龙江文化的物质基础

和谐产业体系的建设是实现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企业和产业间充分流动和高效配置的制度保障,从而使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生态结构得到优化,并满足龙江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构建和谐产业社会,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产业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企业。第一,和谐产业体系的构建,可以使得企业自由进出各个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加快新旧产业更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第三,有助于增强企业价值的创造力和生态效益。企业受益的最终结果是企业活力的增强,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自然资源持续供应前提下的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和国民财富的不断增长,进而为社会提供更多差异性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龙江人民多样性需求,富裕的经济生活、安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能引发人们在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一系列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有助于培养人们形成新的文明、健康、科学、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文化观念。

四、弘扬龙江文化构建和谐产业体系的制约性因素

(一)龙江文化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

当前从政府到企业对文化市场化和文化产业化意识还很淡薄,缺乏对文化市场的研究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理念,缺乏对文化能创造生产力的深刻理解。忽略了文化是产业经济的高级形态的本质认识,从而造成了对文化产业重视不够;忽略了对龙江文化的建设,而过于注重经济建设。因此黑龙江省目前还没有对文化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进行明确的定位,如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产业,怎么样的文化产业发展符合龙江和谐产业体系的构建。因此龙江文化的一大批优秀文化成果,如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不能通过文化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来满足新时期龙江人民对文化及文化产品的需求。龙江文化应该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号召下,对龙江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发掘,形成一个“以构建和谐产业体系为背景,以加快文化内容创新”为核心的龙江创意文化产业,来带动和加快龙江文化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二)龙江文化与产业社会的融合度不高

产业体系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从整体看,经济是基础,经济发展决定或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文化的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并且对和谐产业体系的发展可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当前的黑龙江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涌现,部分源于文化没有与产业体系进行有效融合。现阶段龙江的产业社会建设主要集中在如何使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上,从而忽略了高增长经济社会下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承载程度,更为重要的是忽略了龙江人民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时期,文化价值核心观念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从而使得资源生态问题、城乡差别问题、收入差距问题越来越严重,使龙江文化引领和谐产业社会的建设面临诸多困难。

五、新时期龙江文化与和谐产业社会互动关系的实现路径

如图1所示,新时期龙江文化是指新中国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期,龙江人民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的约束下,在建设龙江和谐产业体系过程中,龙江各族人民在继承和发展龙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形成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理念、消费方式,也就是新的龙江文化。这种新时期龙江文化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产生的。社会化大生产使得龙江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向产业体系的更高层次演进,并表现出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快速增长和不断累积。龙江人民作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进步的受益者,对产业体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自然生态环境,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专业化分工的加深使得生产资料在劳动者之间分离,尤其是物质性生产资料和精神性生产资料在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分离,使得文化的经济功能大方光彩,并最终分离为物质文化生产力与精神文化生产力,并与产业和市场相结合。

图1 龙江文化与和谐产业体系互动关系实现路径

物质文化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主要与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品相融合,形成新时期的物质产品文化;而精神文化生产力主要与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相融合,并且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形成新时期独特的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精神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新特点。文化的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相结合,为和谐产业体系的构建与不断完善发挥指导性作用,使得和谐产业社会在发展和演进过程中逐步形成高品质的产品文化、人性化的企业文化、高端化的产业链文化,并最终打造出以绿色为主题的绿色农业,以低碳为主题的低碳工业和以诚信为理念的诚信服务业为主体框架的、人们物质精神文化需得到充分满足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尊重与有效维护的、协调可持续的和谐产业体系。和谐产业体系的构建与推进,进一步促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使得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专业化分工不断加深,产业链不断延长,使得产业社会在以较小的能源消耗、较高的生产效率和对生态化境的零污染条件下,为龙江人民提供更多的产品差异化和形式多样的产品和服务,引导和改变龙江人民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消费理念、消费方式,为新时期的龙江文化的与时俱进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总体来说,龙江特定环境造就了新时期的龙江文化,新时期的龙江文化在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分工的影响下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并把先进的优秀文化成果作为社会进步的助推剂,推动了龙江和谐产业体系的建设,龙江和谐产业体系的发展改变了龙江人民的文化价值观念,为龙江文化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最终实现文化与产业体系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良性互动,实现龙江和谐产业体系中各个产业部门、生产细胞的包容性增长。

[1]金元浦.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J].求是,2002(20):38-42.

[2]赵彦云,余毅,马文涛.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4):72-82.

[3]顾乃华,夏杰长.我国主要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2):52-5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