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与展望

时间:2024-04-25

马桂婵

(中共漳州市委党校,福建 漳州 363000)

区域发展格局是研究现实中国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与不同时期国家区域战略的提出密切相关。截至2009年,我国的区域发展初步形成了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的结构格局。近年来由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已经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发布,再次强调优化格局,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并作出新的部署,可以预见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转变将更加突出。

一、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新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演变,这与不同时期国家区域战略的提出密切相关。截至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改革开放前的实施区域平衡战略与三线建设阶段;改革开放后提出和实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阶段;1999年后提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阶段;2007年后提出和实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阶段。振兴东北的提出与实践结果,使我国的区域发展初步形成了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的基本结构格局,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产出比重依次递减;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近年来它们之间的发展差距在缩小;中西部地区之间虽有发展差距但仍不大;而东北地区竞争力的提升最多。“十一五”期间,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逾13%,比东部地区快0.5~1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东部地区不再“一枝独秀”,而是四大区域发展“百花齐放”,呈现出全国区域间协同并进的新格局。

2008年以来特别是2009年,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又一次出现了新的重大变化。从2009年1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发布开始,到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审议通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我国区域发展规划高达13个,其数量之多,超过了前4年的总和,这在我国规划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事。这些国家级战略涉及的范围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边沿地区,由点到面推进扩展,具有许多与过去不同的新内涵、新特点。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又一重大转变,标志着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于这一新变化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察:

1.突破薄弱环节,以新的内涵部署新一轮的东部沿海开发开放

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通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规划》等,把这些区域性的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如果把往年通过的《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和《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在一起考察,可以明显看出国家正试图突破薄弱环节,赋以新的内涵部署新一轮东部沿海开发开放大计。在这些区域规划中,天津滨海新区、江苏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均是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属于新的战略部署;而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大沿海板块——长三角和珠三角,则是再次被重新部署,赋予其全新的诠释。

2.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打造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新蓝图

在重新部署新一轮的沿海开发开放的同时,在2003年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和2006年国家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基础上,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又连续通过和发布了几个有关中西部和东北发展的规划和文件,并把它们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浓墨重彩进一步细化了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的宏伟蓝图。这些规划和文件包括《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等。

二、区域发展格局新变化的战略涵义及特点

(一)战略涵义

1.从战略指向看,新变化突出了三个发展方向

一是有利于重点地区率先发展和加快发展,包括长三角、珠三角这些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如何继续加快发展、率先开发开放。另一方面,也包括那些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如何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前者包括国务院关于长三角的指导意见、关于珠三角发展改革规划的纲要等,后者包括关于促进广西发展的意见等。

二是着眼于落实国家提出的重大改革和发展战略,例如资源节约型战略、环境友好型战略、产业转移战略等。其中包括黄三角高效生态区建设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以及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可以非常明显看出,它和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紧紧联系。

三是基于国家深化开放合作的需要,包括图们江开发开放规划、广西北部湾发展规划,也包括基于发展两岸关系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规划。

2.从规划编制的具体内容看,新变化体现了两个有效结合的正确方针

一是结合了国家的战略意图。这些规划的编制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而不是着眼于某个地方的局部利益。

二是结合了各地方的比较优势。既考虑到国家的全局布局,也注重发挥地方的比较优势,照顾地方的特殊需要。这样既避免了全国规划的地方化,也没搞一刀切,使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得以体现。

因此这次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在选择上都符合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有利于培育经济增长极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第二,有利于推进国际区域合作和提升对外开放能力的区域;第三,有利于破解特殊困难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地区;第四,有利于探索区域发展、区域管理先进模式的地区。

(二)发展特点

1.按现代临海型发展模式重构沿海经济地理

世界上许多拥有海岸线的国家或地区在其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中,充分利用海运物流的低成本优势,调配全球的经济资源,在沿海港口附近陆地区域发展临港型大宗原材料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形成大宗原材料产业集聚和城市集聚。这种临海型区域国土开发模式是几十年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这些国家或地区加快现代化的显著特点和成功之路。

相比发现,20世纪80年代初启动的中国沿海大开发,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海型区域发展模式。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在资源利用上走的是自力更生为主的道路。沿海地区依托国产原材料资源,形成出口型工业经济形态;依托深水港兴建的以钢铁、石化、能源为代表的临海型原材料工业基地较少。港口多为资源和工业产品出口型,进口海外资源型的工业、生活物质和能源大港较少;现有的转型多为进口海外原油、矿石、粮食等大宗原材料的港口,吞吐能力弱。城市间各自为政,同质发展色彩浓厚。

新一轮沿海地区区域规划中,加强现代化港口及港口群建设、布局临港工业、错落发展城市群成为核心主线之一。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港口、产业、城市“三位一体”互动发展布局首次明确跃上国家级规划层面,意味着中国开始按照现代临海型经济观对沿海国土进行再开发,重构沿海经济地理,推动沿海区域开发开放迈开“新步伐”。这样的规划部署顺应了中国自身发展阶段的逻辑提升。进入新世纪,中国国内资源供应瓶颈日益突出,经济发展进入从世界调配资源的时代。经济资源获取的日趋全球性特点,要求将目光投向海洋,对沿海国土开发重新进行相应部署。

2.按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模式打造中西部战略高地

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在内的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突出特点就是它和西部一样,也具有资源禀赋优势。因此《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要按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模式打造新的战略高地,推动中部走出经济洼地,实现新的腾飞。因此把国家推进中部崛起的重点放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晋陕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同时加速推进或尽快组织实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重点区域的发展。

西部地区也是这样,规划了一些重点发展地区,包括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及成渝经济区。另有消息称,新疆区域经济振兴规划在2010年5月上报至国务院。计划将在乌鲁木齐西北角打造一个石油城,把通过欧亚大陆桥从中亚五国输送到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在此储存起来。推进与资源丰富的中亚五国发展边贸,并有望建立起经济合作区。

3.推进区域经济增长由“单循环”向“双循环”结构转变

所谓“单循环”和“双循环”是近年来学术界提出的概念。“单循环”是指区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需拉动,也就是靠出口、外贸、外商投资来拉动。而“双循环”则指区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需和内需共同拉动,依靠内资和外资共同推动。实现这个转变主要是从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实践,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过去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偏重“单循环”结构的,现在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应走“双循环”结构的发展道路。所以近年这些新提升的国家战略中,在其发展规划中都特别强调要实现这个转变。

4.以中心城市为主体构筑大小不等的经济增长极和发展带

经济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组织系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在形成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以广州、深圳等城市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以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北京、天津等城市为中心包括河北、辽宁一些城市在内的环渤海经济区;以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为中心的东北经济区;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经济区;以重庆、成都等城市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区;以西安、兰州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部生态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这其中,“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大三极。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变动的一个新趋势是,不仅大三极通过扩大经济圈,延伸产业链,增强辐射力,使经济区域的版图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所谓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的发展态势,而且在一些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中心城市周边,也逐渐发展起了大小不等的新经济带,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中大、中小经济区并存的多极发展格局。如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等。2010年初国务院通过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又提出了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概念,也意在促成这一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按照规划,重庆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一起,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成为中西部地区一枝独秀。

三、“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展望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两个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未来5年区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西北大学、内蒙古大学发布的《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0)》提出,“十二五”时期西部大开发应重点构建“西三角”经济区,整合西北、西南两大经济重心,打造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和中国经济发展第四增长极。第四增长极是指除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塘的环渤海之外的第四增长经济群,即为“西三角”——成都+重庆+西安。根据近日中金公司发布的“卧虎藏龙”报告指出,过去东亚“雁行模式”中,第四次的产业链大转移,将会在大陆内部完成。从东部沿海第一梯队向中西部第二、三梯队的产业转移将续写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西部的发展令人期待,也将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产业联系和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从而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特色突出的良性互动格局。目前国家区域战略的调整已经不局限于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而是深入到四大板块的内部,看到板块内部经济的联结,多极带动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正在形成。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指导下,中国区域结构优化和协调发展方向已经明确。

[1]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戚本超,景体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区域兴则中国兴(盘点2009年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规划)[EB/OL].中国经济网,2009-12-06.

[4]黄庭满.中国部署新一轮沿海开发着眼“危机后时代”[EB/OL].新华网,2009-06-05.

[5]万建民.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日益完善[EB/OL].中国经济网,2011-04-1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