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王淑荣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辽宁省从1997年开始试办民办高等教育,在过去的十余年中,民办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辽宁省民办高等学院已有10所,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截至2008年,辽宁省民办高等院校共开设了112个专业,其中管理类(公共、经营、工商、旅游)专业30个,占全部专业的26.8%;计算机类专业14个,占全部专业的12.5%;外语类专业17个,占全部专业的15.2%;艺术设计类专业15个,占全部专业的13.4%;传媒、表演类专业15个,占全部专业的13.4%;其他如经济贸易类专业占7.1%,金融、会计类专业占6.3%。
从专业设置上看,辽宁省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形成了良好的互补态势。公立院校由于办学时间长、经费充裕、师资力量雄厚,在理工专业上形成明显的优势和特色;民办高校由于办学时间相对较短、经费有限、师资相对年轻,专业设置更加强调适应经济发展特点的需要。但是,由于体制及自身条件所限,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短缺
民办高等教育的体制决定了政府不承担民办高校的经费支出,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捐款、校办收入,其中学费收入占了民办高校收入的80%以上。民办高等院校的学费水平通常要比公办高校的学费高出50%~80%,但由于公办高校有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因此公办高校自身所承担的成本比民办高校低得多。国外不少私立高校的经费来源于社会捐款,但由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较短、知名度较低,加之社会上对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着歧视,民办高校很难从社会上筹集到经费。资金短缺使得民办高校在改善办学条件、吸引优秀师资方面处于不利地位,阻碍了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教学质量不高
首先,从生源上说,民办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高考录取的本科第二批次、第三批次和专科批次,质量相对公办学院来说偏低。分数虽然不是衡量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惟一标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分数也能代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接受能力的水平高低。其次,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模块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实践基地的建设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教育质量难以在短期内有大幅度的提高。加之上文提及的民办高等院校普遍存在资金短缺、教学设备落后等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3.生源压力
国际上一般将18~22岁列为高教适龄。随着辽宁省人口结构的变化,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正呈逐年减少之势。资料显示,2008年辽宁省高教适龄入学人口数达到峰值335.9万人;2008年以后适龄人口开始逐渐递减,到2020年预计降到178.1万人(如图1所示)。由于高校生源绝对数量减少的客观事实,民办高校面临的生源压力将逐年增加。公办高校由于享受国家的财政补贴,拥有较强的师资和相对完善的设施,在社会上享有更高的知名度,在招生中更容易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近年来,一些公办院校纷纷设立独立学院,依托公立大学的品牌优势,吸引一些二本分数线或三本分数线的生源。民办高校在这样的背景下将面临着更大的生源压力。
图1 2005—2020年辽宁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2周岁)变化情况
2010年辽宁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达到18278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升至全国第七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4.3%,2010年达到2004.8亿元,是2005年的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5%,累计达到5.1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2倍,名列全国前茅。2000—2010年辽宁省GDP增速与全国GDP增长率如图2所示。
图2 辽宁省GDP增速与全国GDP增长率
2010年,辽宁省外贸进出口实现了重大突破。全省进出口总额实现806.7亿美元,同比增长28.2%,其中出口431.2亿美元,增长28.94%;进口375.5亿美元,增长27.4%。外贸出口再创历史新高,超过2008年出口420.5亿美元的历史最好水平,继续在全国保持第八位。2000—2010年辽宁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与增长率如图3所示。
图3 辽宁省外贸进出口总额
民办高校突破目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关键是进行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而中外合作办学是实现人才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民办高等教育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丰富的生源是吸引外方合作者的重要条件。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对出国留学有着多样化的需求,有的学生希望申请到国外的预科学校,有的学生希望在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增加国际化教育的经历,有的学生则希望参与本科或硕士课程的深造;另外,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有效弥补民办教育自身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和知名度方面的不足,是民办高校谋求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民办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应充分考虑高校的实际情况。辽宁省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在数量、发展层次与创新力度方面与中部、南部民办高校相比略显逊色。因此,要充分考虑到高校的现实情况,根据从实际出发与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序地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
在辽宁省的10所民办高校中,只有辽宁省对外经贸学院和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是本科院校,其他八所均为高职学院,并且辽宁省对外经贸学院和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仍然保留一部分高职教育。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立足其区域性和地方性,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高职院校的核心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满足地区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培养适合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办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一种教育形式,是教育与经济的交汇点。因此,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应充分考虑辽宁省经济发展特点,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宗旨。
鉴于生源的特点,学生对于出国留学也有着多样化的需求,辽宁省民办高校有必要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设立多元化的办学层次,满足学生不同的受教育需求。
1.职业资格培训
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有重视职业资格培训的传统。学生在完成了专业基础课程后,还要参加相关的实践技能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只有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方能从业。一些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在某些要求职业资格的行业情况尤为明显,比如医务护理专业、机械维修、酒店服务和导游专业等。根据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目前的专业基础,可以适时开展酒店服务和导游方面的职业资格培训。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合作办学一方面促进了国际间的劳务合作,另一方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2.大学预科
大学预科亦称大学基础课程(University Foundation Year),属大学前的预备教育,一般为一年。大学预科是西方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在国外教育体系中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对于从基础教育顺利接轨高等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在国内或西方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在客观上都存在着较大的跨度。中外合作的大学预科教育不仅仅强调外语的强化,也包括对专业知识、国外风俗习惯的了解适应。每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模式都不相同,大学预科能让学生熟悉国外大学的教育环境和方式,为顺利适应国外生活做好准备。
3.学历教育(专科、本科)
学历教育是中外合作办学最普遍的形式。按照学生学习的地点可以划分为国内学习、国外学习、国内+国外学习三种模式。国内学习是指引进国外教师到国内授课,学生在国内完成既定的学业即可获得相应的文凭和证书,即人们常说的“不出国门的留学”;国外学习是指学生所有预定课程均在国外完成;国内+国外学习则是指学生在国内完成基础专业课程和外语强化训练后到国外完成余下的课程。目前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集合了以上三种形式,其中以国内+国外学习方式为主,比如“2+1+1”、“3+1”、“2+1”,其所获得的文凭为本科或专科。
4.硕士学历教育
硕士学历通常是本科课程的延伸。目前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已设立的硕士课程包括辽宁省对外经贸学院与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合作的工商管理硕士项目及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与日本京都信息学院合作的应用信息技术研究硕士项目。作为合作项目的延伸,有些项目允许学生在完成本科课程后申请硕士课程。硕士文凭通常是通过国外学习的方式取得。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合作方式主要有松散式、嫁接式和融合式三种。各种模式的内容、优缺点和与之相适应的办学层次如表1所示。对于学历教育而言,融合型的模式把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和国外合作学校的教学模式完全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保证。但融合式的合作方式要求合作双方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磨合过程,在现有条件下,学历教育还是以嫁接式为主,随着合作的深入将逐步向融合型模式过渡。
1.传统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有许多优点,授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对讲授内容和进度进行灵活地调整;学生通过与教师的直接交流,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但是,传统的授课方式也存在相应的不足。无论是外籍教师到中国授课还是国内学生出国学习,教学成本都相对较高。另外,在外籍教师集中授课的情况下,学生接受起来也会比较困难。
2.网络远程教学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及互联网的不断成熟和进步,促进了基于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的发展。教学网站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功能,诸如教学内容管理、数据库查询、教学资源共享、个性化服务、教学邮件列表、实时聊天、交互导览等,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能够提供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加。由于采用交互式和自主式学习方式,网络远程教学有利于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克服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交流受限的缺点。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引入网络远程教学,有利于降低教学成本、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教学的灵活性。
表1 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合作方式
[1]蒋福玲.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7(5).
[2]李盛兵.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8(8).
[3]杨海蓝,杨峰峻.论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
[4]陈曼丽.江西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8.
[5]梁燕.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