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方军霞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随着浙江省经济的转型升级,企业对从事商务服务业的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新时期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现状,探讨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途径,培养适应浙江省经济转型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浙江省作为中国制造业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产业结构正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成为浙江省“十二五”经济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点,而商务服务业则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浙江省企业加强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迅速扩大,要求也随之提高。复合型人才由于其综合职业能力强,知识面宽,通晓国际规则,语言功底好,了解法律金融等专业知识,善于捕捉商机,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备受欢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发挥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作用,而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地方企业输送适用型人才。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在《浙江省关于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保障和支撑作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创新高等教育为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现代服务业等经济转型升级急需的各类人才。
企业招聘商务英语人才的目的是让其从事对外经贸工作,因此应聘者必须既懂英语又熟知商务,能将两类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所采取的“英语+商务”的培养模式基本上属于两种学科的简单叠加,缺乏有机的结合。加之课程设置上偏重英语类课程,而商务类的专业课程数量有限,造成学生的商务知识和技能比较零散、不够全面,就业后无法迅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现今的职业教育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一般都辅之以技能训练,但基本上属于点状的操作技能训练,缺乏将其进行整体化链接的综合性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因此学生无法获得对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过程极为重要的“工作过程知识”。如英语课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函电课上训练学生的函电写作能力,单证课上培养学生的制单能力,谈判课上训练商务洽谈能力,贸易实务课上培养学生的报价、签订合同能力等。由于学生没有在仿真或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综合性地运用知识和技能,很难实现知识的迁移性。一旦到了真实的工作岗位,如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等岗位,学生难以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自如地整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由于学校在教学时没有把“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没有培养在职业实践中相互关联的综合能力,只是分门别类地训练学生,使得学生难以形成对工作的整体认识,也无法建立学习与工作实践的直接联系,造成综合职业能力欠缺。
商务英语人才需要用英语从事商务工作,即融英语和商务于一身,因此对师资的要求也比较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或应用英语专业(商务方向)的老师大多为英语老师,缺乏商务背景,往往会把专业英语课上成普通的英语课,不能把专业知识融汇进去。商务课程通常是商务专业的老师授课,他们一般在英语方面不是很精通,很难用英语上专业课。而且,大多数老师缺乏商务行业的实践经验,所授内容往往和行业实际存在差距,学生就业后难以迅速适应工作。
培养高技能商务英语人才,必须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融理论学习和实践为一体,从而获得在职业实践中相互关联的综合能力而不是相对割裂的知识和技能,建立理论与实践的直接联系。
由于职业能力存在于具体的职业行为中,要想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必须与真实的工作联系起来。通过工作可以让学生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解决复杂工作情境中综合问题的能力。借助工学结合,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融合成为职场人员所特有的工作过程知识。学生只有亲自完成一项或多项工作任务后才有可能积累掌握工作经验。
浙江省经济发展要求高校建立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可以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无缝对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高职院校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掌握市场发展动态,并顺应经济转型发展的趋势调整专业。将企业确定为学校的实习基地,确保学生顶岗实习有去处;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队伍;通过进一步发展校企合作,拓展学生实习和就业的渠道。高职院校采取工学结合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为企业培养适用型人才,服务经济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要发挥区域产业升级转型助推器的作用,就必须了解和分析产业发展的动态,紧随企业的用工需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职英语专业可以调研浙江省涉外企业,了解经济转型期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根据反馈资料分析企业用工的最新动态以及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对调查结果加以分析,并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和调整。
与涉外企业合作,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邀请相关人员参加,为专业设置、专业调整等提供策略,专家可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指导学生,企业还可以提供实习机会。请外贸从业人员到学校开展讲座,让老师和学生了解最新的外贸形势、实务操作方法、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充分利用企业人员丰富的实践经验,邀请他们参加教材的编写和对学生实践项目的指导。
学校应当将教学活动与工作活动整合在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中,通过模拟完成几项工作任务来让学生亲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而培养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每个学期末通过课程综合实践来打破学科界限、进行综合性的模拟操练。专业老师根据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及真实的工作任务,设计若干综合实践项目,如“出口业务全流程”、“模拟广交会”等,请专业老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做指导老师,让学生分组完成各个项目(即工作任务)。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学生综合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锻炼综合业务能力。以“出口业务全流程”实践项目为例,通过一笔外贸业务的发生和完成,让学生分别扮演进口商﹑出口商﹑开证行﹑议付行﹑货代﹑商检机构﹑海关﹑保险公司﹑外管局、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在出口流程中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借助于函电写作、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单证缮制与操作、托运、报检、报关、结汇、核销、退税等业务环节,让他们熟悉外贸业务操作程序,从而培养了综合职业能力。在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商务谈判”﹑“外贸单证”、“商务英语”等多门课程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利用,在实践中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
仿真的工作环境较真实的工作岗位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想培养高技能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学生还需到企业去顶岗实习,锻炼学生的实际职业技能。除提高专业能力外,还可以培养诸如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与人交流等关键能力。
学校可以在第五学期的后半学期安排学生到涉外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除企业指导师傅外,学习指导教师也应定期到企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并给予指导。
第六学期学生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毕业后的拟就业岗位,自行寻找与专业相关的实习企业进行毕业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该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上综合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并提供了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必须在实习过程中,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技术应用设计,如“外贸服装跟单方案设计”、“与英国客户谈判方案设计”、“某某产品出口方案设计”等,并在企业师傅和学校老师的指导下撰写设计方案,然后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实施,最后根据实施结果找出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学校指导老师在毕业综合实践期间要一直和学生保持联系,并对毕业设计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
毕业综合实践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有助于他们顺利完成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从而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为企业输送复合型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商务英语人才。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