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等学校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对策

时间:2024-04-25

史云婧

【摘 要】高等学校作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资金的安排及使用往往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高等学校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适应发展的需要,从资金运行角度为高校办学提供支撑。有效的预算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关键词】高等学校;预算;绩效管理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研发重要科技成果的基地,其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对财政资金“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根据财政部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施行“双分录”平行记账模式。《政府会计制度》中明确了会计目标:要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方面的会计信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监督和决策。既要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支出,也要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

由此,高等学校由单一的收付实现制改为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预算管理工作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产生了新的变化,高校的预算管理朝着精细化、全面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实务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不明确

为了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高等学校在编制年初预算单的时候通常会要求各部门制定计划,填报项目库。入选项目库的项目,需要经过可行性论证,按照中长期或短期来划分。各部门编制年度预算,为了获得资金,在项目绩效的理解上存在误区。一方面,在填报项目上不具备可行性,存在论证不充分的因素。另一方面,项目资金同绩效目标不能匹配。业务部门通常将绩效理解为到年末“可以完成”的目标,有些部门甚至为完成绩效考核将绩效目标降低,从而达不到有效的资金使用效果。

(二)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

由于预算管理体系涉及到的职能部门较少,计划财务处牵头的全面预算编制存在一定的限制,譬如对于教学情况、科研及学科发展的掌握以及专用设备等的经费使用情況不甚了解。财务处应当作为预算管理的主要部门,而不是唯一的部门去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年末,财务处根据各部门编制的预算进行汇总,上报校长办公会进行商定审核,将审核意见反馈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各部门根据建议进行修改,最终由财务处进行汇总上报党委会并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如此“二上二下”。但是执行和事后考量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不能起到监督预算执行的作用。

(三)绩效考核流程不完善

高等学校在日常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问题,领导层、各部门对如何报销的流程的重视程度远大于预算编制。同时对于预算的绩效考核,不能单纯的以资金的使用率为标准进行衡量。预算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学科等主体对预算的使用提出合理的考核指标。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综合的指标考核体系。例如,各个部门存在年底集中突击花钱的情况,这种做法只能使部门预算为了在年终考核中达到合格的标准,忽略了中期考核预算执行率过低的问题。由于职能部门对绩效考核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误以为将学科经费拨付给每个学科完毕就是完成了绩效,从而忽略了学科经费是否使用、如何使用也是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加强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相关对策

通过以上的问题阐述我们发现,高等学校在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考核的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到整个预算整体的执行效果。由此,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目标

高等学校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应当首先明确绩效管理目标。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参数,需要综合考量学校的收支情况、运行情况。适当的绩效管理目可以支持学校有序、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过高或过低会对学校造成盲目制定发展计划或过于谨慎制约发展的情况。计划财务处应当联合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科研实际和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编制全面预算,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性的绩效目标。例如,高校的绩效目标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不同,无法具体估量高等学校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费收入的考量需要结合当年在校学生数预计估算;

2、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能力大小可以作为重要的科研绩效评估指标;

3、通过对近几年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的回访,可以看出社会对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接受程度,作为高校声誉指标;

4、统计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的获奖情况及各级奖学金获得情况,作为教学成果的考评标准。绩效目标的设立应当考虑实际情况,结合经费预算的角度督促各职能部门开展业务,从而更好的完成年终考核。

(二)健全预算管理体系

高等学校应当设立以财务处为主的预算管理委员会或相关组织,对以下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1、制定并颁布相关的预算管理政策及文件;

2、组织并审核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编报的预算,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3、监控校内预算的执行情况。将主要职能部门例如教务处、科技产业处、人事处及二级学院纳入管理委员会范畴,从预算的编制、汇总、审核、下达各个环节进行跟踪和监督。由于高等学校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学费、住宿费的事业收入,对于预算的编制要遵循谨慎性原则,不能高估收入,低估支出,在保运行、保民生、促发展的前提下,编制收支平衡预算,合理安排支出。对于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报告的预算不得随意进行调整。

如遇国家或上级政策调整及学校发展方向的事项,按照资金重要性程度,分类上报校长办公会或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需要进行调整的,由申请提出部门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对于临时需要增加的项目,需报计划财务处查明资金来源、相关经费使用政策,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备案,从而纳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按规定对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三)完善绩效考核流程

绩效考核处于预算管理流程中的“事后”阶段,即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据此作出准确的针对资金使用效率、项目执行进度、所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的评价。学校及部门应当改变以往“重核算、轻管理”的思维模式,设置完善的绩效考核流程。财务部门在组织核算的同时,于年中和年末向各资金使用单位提供资金使用情况,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以此为依据,对下一阶段的经费执行进行调整,加快执行进度,并结合经费情况对自身业务进行分析,是否需要阶段性调整、加快或放缓项目的执行进度。年度终了,学校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年度决算考核各部门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于中长期的项目,应当按年度制定化解总目标,分阶段记性考核。短期项目以立项当年为考核年度,并根据完成情况调整下一年度的预算下达,从而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减少沉淀资金,促进学校的长期发展。

(四)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知識及服务技能

计划财务处作为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主要部门,首先应当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尤其是管理方面知识。基础的会计人员核算技能完备,更需要在宏观上形成预算管理的大局观,从资产负债、资金流动等方面对学校的财务现状有清晰完整的认识。会计核算不仅需要真实记录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相关报表的分析,向领导层、决策层提供有用信息,从而有利于做出有效决策。 其次,应结合学校实际,对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进行定期的相关业务知识培训。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应指派专人负责财务方面的业务,科研设置科研助理,从预算的编制、执行及考核等多个阶段进行跟踪,以便于专人掌握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调整。例如,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可以开展专门的培训,对固定标准的费用进行说明,按照人数*金额的方式填报,而对于相关业务经费,可以采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的方式进行填报。最后,高等学校在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报告体系。由计划财务处牵头,定期组织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汇总分析执行进度及情况,并及时向校长办公会或预算委员会汇报。

(辽宁中医药大学计划财务处,辽宁 沈阳 110000)

参考文献:

[1]毛建荣,彭松波.高校内部预算管理中的预算松弛及其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2018(09).

[2]彭满如,沈宜蓉,谭圆奕,刘汉森.高等学校绩效预算管理优化路径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9(05).

[3]杨玲艳.关于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探讨[J]. 时代经贸. 2017(07).

[4]秦亚琳.民办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 2015(0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