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黑龙江省共享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4-04-25

高文智 陈健 王倩颖 王乐

【摘 要】当前农村劳动力人口外流、农业投资不足、城镇居民生态农产品需求以及深度农业体验不足等问题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瓶颈,文中以共享理念为突破口,针对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黑龙江省;共享;农业生态旅游

一、共享农业生态旅游内涵

(一)共享经济理念

共享经济或分享经济就是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搭建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生产生活资源的共建、共用、共享,全面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或实现经营收益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共享经济理念在上个世纪中后期就已经出现,但真正的广泛应用则是在本世纪初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之后,以美国的优步和爱彼迎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发展为主要标志。当前我国流行的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等经济形式就是共享经济理念的最直观应用。

(二)共享农业生态旅游

共享农业生态旅游就是基于共享经济理念,以实现乡村振兴为主要出发点,以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为着眼点,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互联网+农业+旅游+共享”理念应用为主要突破口,以农业生产生活资料共享为抓手,着力提高农村闲置生产、生活资料使用效率,强化城镇居民农业生产生活参与体验的一种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形式。

二、实现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人口大量流失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进城务工或购房定居的人口规模日益扩大。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出走”,一方面造成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进一步破败和萧条,大量传统民居以及土地、生产工具等被闲置甚至荒废;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以及经济贫困等系列社会问题。

如何将农村现有闲置生产生活资料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农业附加值,让青壮年能够留在家乡创业,实现自身价值,成為当前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二)农业经营融资渠道不足问题

现代化高质量生态农业发展所需投资大,经营风险高。农村居民虽然能够深刻认识到现代智慧生态农业具有的较高的附加值,但一方面巨大的投资,让融资渠道非常有限的农村无法承担,只能望地兴叹;另一方面农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有限,担心自己由于错误的市场判断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大部分农民为规避风险宁可外出打工或采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此同时,具有较强的市场判断能力和一定的经济基础的部分城镇居民,希望在工作之余,进行适当规模的农业投资来实现自身资产的增值,却苦于没有投资渠道。

(三)城镇居民农产品需求不足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品质健康生活的追求日趋强烈。城镇居民希望获得更为生态自然的农产品来满足自身健康需求。在此背景下,大量的以“生态有机”为特色的农产品开始进入超市货架,但由于缺乏可追溯性,产品“鱼龙混杂”。部分农民投入巨大成本生产的真正有机农产品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城镇居民面对眼花缭乱的“有机产品”也无从分辨。

如果构建农产品生产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让生产者无缝对接消费者需求,让消费者全面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成为降低农业风险,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镇居民高质量生态有机农产品需求,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四)城镇居民农业深度体验问题

农业发展在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同时,更具有满足城镇居民放松身心、回归田园以及休闲娱乐需求的功能。当前观光农业旅游的快速发展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但传统观光农业旅游季节性强,多在农作物成熟时节,依托农产品采摘而开展。由于受工作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游客出游时间多集中在节假日,且逗留时间短,主要以观光和简单体验为主,对农业生产生活的深度体验严重不足。部分城镇居民希望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农田,种植自己喜欢的农作物,并全程深度参与农作物成长过程,感受收获的喜悦,实现自己回归田园的梦想。

如何在充分考虑城镇居民时间、精力等方面制约的基础上,创新观光农业旅游经营方式,深入对接城镇居民农业生产生活深度体验需求,成为推动观光农业跨越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着眼点。

三、黑龙江省共享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一)全面树立共享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理念

生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依托,旅游是实现生态农业增值的重要途径,共享是推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升级换代的重要手段。黑龙江省作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大省,观光农业旅游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基于竞争压力的增大以及游客需求的升级,目前也已经进入了产品创新不足、客源市场拓展发力、收入降低等发展瓶颈期。对此,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要全面树立共享经济理念,完善共享机制,搭建共享信息化平台,与城镇居民共享农业生产生活资料,共同参与农产品生产,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和收益。

(二)完善共享农业生态旅游利益分享机制

农民可以将闲置农田分成若干小块,并通过信息化平台面向城镇居民招租。城镇居民可出资入股参与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农民以自己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料入股,共同研讨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并按股权比例分享收益。此种模式,一方面集中城镇居民闲散资金,共同投资开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经营,拓展农民融资渠道,推进现代化农业及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农民与投资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也降低了农民的投资风险。

(三)建设共享农业生态旅游信息化平台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共享农业生态旅游信息化平台。农民可通过平台众筹或自行投资建设实时监控系统、智能喷灌系统、智能化土地养分综合测量系统等,并通过平台将土地分块租赁给城镇居民,供其自主开展生态农产品种植、收获。城镇居民可通过平台选择合适地块,并自主决定种植农作物品种。自行决定是自己亲自种植,还是通过平台委托专门的职业农民帮助种植。通过实时监控系统以及VR技术,还可动态了解农作物生长情况,土地中水分、氮磷钾等变动情况,并可通过平台雇佣职业农民进行施肥或通过智慧喷灌系统进行在线浇水。在节假日居民也可带领亲朋好友到所租赁农田进行劳作,享受田园乐趣。农产品收获后,居民可要求农民将自己种植的农产品邮寄给自己或朋友,也可通过平台交换系统与其他土地租赁者交换自己喜欢的农产品。对于剩余的农产品也可通过平台专业团队进行销售。

(四)全面树立共享生态旅游营销理念

农民要树立共享营销理念,与每一位投资者、每一位顾客建立紧密的共建、共享机制。每一位投资者本身也是消费者,他们会主动将这种新颖的共享模式,通过微信群、朋友圈、抖音等媒介,以现身说法形式传递给周边的人。在线共享的最终目是要聚拢“人气”,吸引城镇居民到农场参与体验,进而产生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要让每一位旅游者真生感受到主人的待遇,门随便进、活随便干,并对游客劳动付出,承诺待农产品成熟时,用一定的免费农作物予以支付,提升游客主人翁感受,扩大宣传效果。面向中小学生,开办生态农业知识培训班,开设亲子训练营,共同种植果蔬、粮食等农作物,扩大宣传,提高顾客粘性。

(绥化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绥化 152061)

参考文献:

[1]孙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庄经济”经营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7(05).

[2]栾春凤,董凤君.大城市郊区休闲生态农庄规划布局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36(0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年度资助项目(19JYE261);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236007)。

作者简介:高文智(1979—),男,汉,河北沧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陈健(1997—),男,汉,内蒙古哲里木盟人,研究方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王倩颖 ( 1982—),女,黑龙江绥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王乐(1988—),女,黑龙江绥化人,硕士,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规划。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