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外包风险防范

时间:2024-04-25

范文龙

【摘 要】随着高校建设工程的增多及内部审计监督要求的提高,高校建设工程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外包在解决内部审计力量不足的同时,也存在众多风险。阐述跟踪审计审计外包的形式及内容,重点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外包进行风险识别,并由此提出跟踪审计外包风险防范措施,提高建设工程审计监督质量。

【关键词】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外包;风险防范

一、前言

高校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风险防范方面要求高校内部审计对建设工程实行监管,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但高校建设工程内部审计存在诸多问题,如制度不健全、人员力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内审效果不理想等,受高校内审人员的数量、专业结构等方面限制,迫使高校委托外部第三方专业力量来帮助进行审计监督,高校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外包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趨势。然而,跟踪审计外包同样存在诸如降低内审独立性、审计舞弊、不经济等众多风险,这些风险降低了审计外包的质量,识别审计外包中的各类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是需要高校管理者在工程建设中重点关注的。

二、审计外包形式及内容

(一)审计外包形式

审计外包是为了补充内部审计不足、依托外部力量来帮助进行的审计监督,一般有全外包、部分外包、协助式外包等三种形式。

全外包方式。此种方式是内部审计单位将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全部委托给第三方中介机构如造价咨询公司或设计公司并由其承担审计工作的核心业务。中介机构行使内部审计单位的职权,在工程建设中与建设各方联系沟通,并编制各阶段的审计报告。

部分外包。此种方式是内部审计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部分阶段的工作内容委托给第三方中介机构。例如,在预算编制、工程结算阶段,通过招标方式采购咨询公司,完成预算编制审核和工程结算审核,其余工作内容仍由建设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完成。

协助式外包。内部审计部门完成跟踪审计的核心业务,个别领域或者专业知识不足,需要外界力量协助内审部门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二)审计外包内容

因高校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审计外包的内容与全过程跟踪审计内容一致,包含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包括项目决策阶段、施工图阶段、预算编制阶段、招投标阶段、合同签订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

三、全过程跟踪审计外包风险识别

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外包虽然能弥补内审人员的力量不足等缺陷,在工程建设中能履行内部审计的经济监督作用,但其也是一把双刃剑,给学校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众多风险。

(一)环境风险

一是在选择外包中介机构或专家时,可能会将不具备资质、不符合条件的中介机构和专家进入,导致出现选择第三方入库信息失真风险。二是因内部审计将业务委托给咨询公司,使得咨询公司在一定意义上在行使着审计的监督职能。而内部审计自身较少参与或者没有参与跟踪审计内容,存在审计的根本特征“独立性”降低的风险。

(二)管理风险

一是审计外包中介机构缺乏全过程跟踪审计经验,只对工程建设中的预算或结算较为熟悉,公司对自身的跟踪审计人员管理不到位,在项目监督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解决,跟踪审计相关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专业胜任能力有风险;二是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疏于对中介机构的管理,没有及时跟进检查项目实施情况,从而影响审计质量。

(三)道德和廉政风险

一是在购买审计外包服务时,内部审计可能与中介机构合谋,利用职权泄露招投标信息,相互串通,寻租获得利益,对其他中介机构不公平待遇;二是选择的中介机构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在审计过程中徇私舞弊,以权谋私、不作为,导致审计质量受损。

(四)信息不对称风险

外部中介机构虽然承担的是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但时间尺度扩大到高校的所有基建工程来讲,只是其中的一段时间,中介机构可能不如内部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了解的深刻,有时会产生中介机构与内部审计机构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审计报告的深度不够。

(五)成本风险

委托中介机构需要一定的费用,在选择是否审计外包时需要考虑成本风险。如果委托中介机构所消耗的成本大于中介机构产生的效益,这种委托是不经济的。反之,则是经济的。在工程中,有时无法提前预计中介机构能否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

四、全过程跟踪审计外包风险防范

(一)理性选择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的选择是审计外包风险防控的重要关口,在选择外包中介机构时,为避免因选择不当带来的风险,必须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制定合理公平的招标条件。特别注重中介机构的资质、财务状况、类似业绩、从业人员的数量、经验是否丰富。在确定入围机构名单后,组成评审小组,了解中介机构的社会声誉,详细比较工作方案、本项目的人员配备、人员学历和职业技能水平、业绩、设备投入、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认识、工作程序、质量保证措施以及应急措施,了解以往项目的服务评价以及出现的问题,横向比较各中介机构的收费。

(二)选择合适的外包形式

高校可根据内部审计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本单位的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外包形式,旨在克服内部审计在跟踪审计方面的缺陷。如果单位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无法自行开展跟踪审计工作,可采用全外包的形式。若内部审计力量能够满足跟踪审计日常工作,能够工程驻点,但对于一些节点环节把握不太准确时,可采用部分外包或者协助式外包方式。如内部审计力量充足,可采用协助式外包形式,聘请中介机构或者行业专家做技术顾问,解决疑难问题。

(三)明确内审责任、促进内审发展

审计外包从本质上讲,是内部审计的职责外部化,不论是部分外包还是整体外包,均离不开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价这两个基本职能。在内审监督职能的财务收支监督、内部控制监督、经济效益效果监督和经济责任监督四个方面中,尤其是内部控制监督和经济效益效果监督最为重要,此部分主要由中介机构来行使职责后,内部审计的核心业务被剥离,独立性降低。然而,建设工程审计外包并不能免除内部审计的相关责任,内部审计应抓住监督主责,一方面学习中介机构的先进工程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从内审管理和制度控制方面对中介机构进行约束,明确内审责任,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参与工程相关过程监督。

(四)加强过程监管和服务意识

虽然和中介机构签订了审计外包合同,但实际外部审计的问责却难以执行。中介机构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如从节约审计成本考虑,不愿或者不能深入高风险领域,或者不熟悉高校建设工程,从而降低了重要审计发现的可能。内部审计应重视外包合同签订,规范制度流程,明確外包责任,加强审计外包的过程监督。审计工作外包而不脱离,完善奖惩制度,审计业务多层审核。重视过程参与,约束中介公司的“任意性”,尽量避免其不作为现象。可以参考有关学者提出的工程预算“以编代审”,中介机构对工程预算从审核转变为编制,然后将两个预算进行详细核对,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五)建立审计外包指标评价体系

为促进外包中介机构高质量完成跟踪审计任务,需要建立一套针对中介机构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指标评价体系。根据委托合同和建设工程的特点,可以采取分阶段、分目标、分要素的方式建立指标评价体系。指标体系中的各阶段与建设工程各阶段相同,即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结算和决算阶段。目标可以从内部制度控制、造价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招标控制、资料管理、信息控制、风险控制、沟通管理等方面来划分。要素可以从外包单位状况、项目成本、工程工期、质量、风险、信息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提高内审人员业务水平

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不仅涉及到审计相关内容,也需要用到丰富的工程和法律相关专业知识,在施工图纸、工程预结算、施工过程等方面能抓住关键环节关键点。内审人员对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外包的监管和指导,离不开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内审人员应加强相关业务学习,更加熟悉高校建设工程运作程序,减少对外部审计资源的依赖,借助自身的审计相关知识,增强审计独立性,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 广州510091)

参考文献:

[1]何国昱.高校基建工程结算审计外包的风险防范[J].会计之友,2010(1).

[2]王翠琳李叔玲、李莉.国家审计购买社会审计服务风险类别研究[J].会计之友,2019(9).

[3]黄旸杨.谈谈高校内部审计外包的现状及风险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7(16).

科研项目:广东开放大学2019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外包模式下高校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项目编号:YB191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